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六十三章 徐光启的观察 为书友别慌玩会加更

第六十三章 徐光启的观察(为书友别慌玩会加更)

崇祯元年的秋八月,整个希望营都在忙碌中度过,月初的秋交会,贯穿整个八月的秋收工作,以及月末的田税及其公地粮食入库工作,占用了希望营大量的精力,就连最重要中秋节都没有时间好好的过一过,只是各个部门自己组织吃了一顿团圆饭。

整个八月做为旁观者,徐光启与巩永固全程旁观了整个宣府的秋收。希望营透露出来的蓬勃朝气,让二人动容,整个希望营高层全部投入到秋收工作中,甚至还亲自下地收割,这让见惯了朝廷亲耕作秀的徐光启万分感慨!这样的政治力量怎么可能不兴旺,那个少年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宣府这样一个贫瘠之地一跃成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富足之地。

尤其是纳税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胥吏下乡村收税,而是一道命令下发到各个村子,让百姓自己去离他们最近的税务所缴税!

本来徐光启以为不下去催缴赋税,百姓怎么可能会主动把自己辛苦种植的粮食送去官府呢?可是没想到的是老百姓都很主动,根本就没用希望营官府催促,都是自己把粮食送到了税务所里的粮库。反倒是那些地主士绅大户,没有一个主动缴税的。希望营没有上门催缴,而是给他们发了一张缴税通知书,并且规定了日期,在规定的日期里没有主动缴税,按照逾期时间缴纳不等的滞纳金,也就是田税额度上浮。

徐光启与巩永固二人还专门去了一个收税粮的仓库,在那里观察了大半天,他们发现希望营的底层小吏一样很守规矩,根本就没有朝廷下面的小吏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狠辣与油滑。胥吏收税时所用的手段在希望营一概没有出现,就是散落在地上的粮食,小吏也会让百姓自己收集起来带走。

前来缴税的百姓还是按着往年缴税的惯例都带着多余的粮食,就是为了填补被胥吏用各种手段讹诈掉的粮食,老百姓单独的时候面对胥吏的欺压是毫无反抗能力的。

可是让老百姓没想到的是,今年换了官府不但给百姓们降了税,连往年胥吏的那种坑人手段也没有了,老百姓的脸上露出了由衷地笑容!

大多数百姓缴完税后把剩余的粮食都卖到了附近希望营开设的粮栈,百姓们完全信任了现在的官府,他们相信粮食卖给官府不会被坑骗。

这让一些准备在秋收后捞上一笔的粮商大失所望,他们整个秋天没有收到老百姓的一颗粮食!

老百姓卖掉手中剩余的税粮,转手就把钱交给了希望营百货商店,从商店里换回了各种日用商品,百姓手里有了一点多余的闲钱,连带着各种小食铺也跟着生意好了起来。

希望营整个田税的征收与朝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希望营亩收一斗的田税比朝廷的正税高的多,收到官库里的粮食也比朝廷多得多,但是百姓的负担不但不重,反而很轻,这从百姓脸上露出的笑容就能看出他们是由衷地感谢现在的官府!

那么希望营为什么能够如此高效地让百姓痛快地把税交上,原因就是希望营下到乡村的官僚队伍,这些大小官僚分工合作,能够将最高层的意志直接贯彻到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让老百姓明白官府的每一个政策法规。单单依靠这些田税能够养的起这么庞大的官僚队伍吗?答案是否定的,希望营的田税更像是为了凝聚人心而收取的,希望营真正的收入是商贸与商税!他们的官营工厂创造了大量的新奇产品,吸引了各地的商贾蜂拥而至前来采购,而希望营通过税收的杠杆让商贾有选择地向希望营输送货物,据徐光启的观察,希望营急需的粮食、棉布、棉花、食盐、茶叶、硫磺芒硝等进入宣府的关税及其低廉,甚至有些物资希望营还会给退税优惠!

丝绸、瓷器、宝石珍玩等高价值的物资进入宣府会被课以重税,就连希望营引以为傲的琉璃镜子之类的商品一样要缴纳重税!

通过这样的方式商人们就知道前来宣府最好带着什么货物来,有些物资看着利润不高,但是能够保证不赔本,只要是希望营优惠名录上的物资,希望营都会给商人托底,也就是商人在运送过程中遭受了损失,只要商人能拿出切实的证据,希望营负责赔偿所有的损失。前提是商人要在银行买一份保险书。保险书里会有商人所运送的物资种类、价值等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商家有义务协助希望营调查原因,直到找到真相!

没有切实的证据希望营是不给赔偿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规避一些无良商人制造假象骗取赔偿的做法!

就徐光启的观察,不说全年希望营收了多少商税,一个秋交会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差不多二百万两份交易额,商税也收了至少三十万两,由此可见希望营完全是一依靠商业运转的政体。

整个希望营光是负责工商业项目的部门就有重工业司、轻工业司、建设司、商业司和工商管理司等五个部门。而负责农田水利的只有一个农业司。这希望营重视工商可见一斑!

希望营挣得多,开支也庞大,不说强大的军队开支,就说推行全民教育就要花费大量的钱粮,还有各级官吏的俸禄开支,哪一项单独拿出来都不是小数目,合在一起就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就是这一个月多月来,徐光启对希望营的全面观察,他发现这些在希望营能行得通的方法,朝廷根本就行不通,这样的管理方式太昂贵了,朝廷两京一十三省,如果这样管理,光是官吏俸禄就得压垮了整个大明朝!希望营之所以能够如此,那是因为他们通过新奇的商品用贸易的方式抽取大明全天下的血,相当于是以全国养一隅,完全没有可复制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