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六十一章 吃饱饭了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六十一章 吃饱饭了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六十一章 吃饱饭了

割完的五十亩地麦子,经过一两天的晾晒,开始被拉入打谷场内进行脱粒。

将捆好的麦个子砍散,均匀的铺在打谷场上,马拉着石碾子在打谷场上一圈圈的碾压,直到麦穗上的谷粒全部碾压下去。

这个过程就不细细描述,所有五十亩地的麦子全部脱粒完成,经过测量这五十亩地的产量在九斗左右,取一个整数就是亩产九斗,低于丰年的产量!

分过地的百姓,亩产九斗一斗缴税,还剩下八斗,还要留下一斗做为来年的种子,只有七斗是农民自己可以支配的产量,一亩七斗,十亩就是七石!以一个壮劳力三个月消耗一石粮食计算,一年就要消耗掉四石粮食,只有剩余的三石才是可以拿来换钱的,考虑到农民都有丰收年存粮的习惯,他们最多能拿出一石粮食出售,一个五口之家最多能拿出七八石粮食出售,这还是考虑到孩子女人没有男人饭量大的情况,事实上在农村有着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说法,小孩子正在长身体饭量可一点都不小。

按照现在希望营新的货币标准,一石粮食的官方收购价是一两五百文,一个五口之家的全年收入也就十多两银子。这十多两银子要平摊到一年的开销里,其中开销最大的是盐和布匹!宣府不产盐,所有食盐全是商贾从外面运进来的,路途遥远,一斤盐的价钱最高的时候能卖到旧钱一百八十文,就是现在的新钱也得一百五十文。

这食盐是刚性需求,人不吃盐就浑身没劲儿,干不动力气活,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盐消耗最少也要在十多斤以上!一年食盐的花费就得三四两银子,再加上四季衣服布料的购买,十多两银子能够剩下二三两就已经了不得了!

如果遇上个头疼脑热,去药铺抓个药,那一年到头就是一文钱都不剩!

好在希望营在农闲之时为百姓提供了各种零工可干,也算为间接百姓补贴了家用!

张三在秋收过后的农业总结会议上感慨:“我们农民真的太苦了,就这样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还总想着盘剥这些可怜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张三感慨老百姓过的不容易的时候,宣府治下分完地的百姓却是个个喜笑颜开,通过秋收之后的大概估算,除去交给政府的赋税,剩下的粮食居然能吃饱饭了,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事了!

即使是丰年也是夏靠野菜,冬靠饿!遇到歉收的年份更是草根树皮只要能活下去的东西都能吃下去。

今年的年景并不是丰年,交完了赋税和地主的租子居然能吃饱饭了,来年所种的地都是自己的,只用交给官府一斗的赋税就行!那还不打着滚的吃啊,咱们现在的官府仁义啊!这样的官府咱老百姓要是不拥护那还不猪狗不如了!可笑的是官府来给咱分地,咱当时还这样那样的不愿意呢,真真是猪油蒙了心?

老百姓在心里暗暗咬牙,官府要是有任务,咱不要命也要把官府的活干好了!这样的好官府值得咱老百姓卖命!

就在百姓们憧憬着来年的生活,未来的好日子,各村的村长召集了自己村子地村民,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传达希望营总部的指示,所有村民抓紧时间干完自己家里的农活,土地秋翻要做仔细,不要应付了事,做完自己的农活,由自己村的村长带领,到自己村的上级乡镇听从部署,统一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每个人的工钱每天三十文,中午管一顿饭,钱不多是官府对大家服劳役的心意!

各村村民兴奋了,从来没听说过,给官府服劳役还给钱的,中午管一顿饭还给三十文,这样的劳役只要没种地咱天天都愿意干。

咱宣府人有福了啊!摊上了希望营这样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府,这是每一个宣府百姓的心声!

希望营高层没有想到,一场秋收竟然收获了百姓的绝对拥护,其实这也是很简单的逻辑,老百姓不听你说的如何之好,在没有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老百姓是不相信的,老百姓朴素的心里更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分地的时候,工作队说的再好听,也不如秋收的时候来切切实实的收一回税,只有让百姓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他们才会真真切切地拥护你!

日子最好过的是崇礼县的百姓,他们是最早分下地的百姓,由于是新开荒的良田,地力肥壮,崇礼县的平均亩产达到了一石二斗,今年的收成达到了宣府丰年的水平,每亩地除了缴纳一斗的田税,还有一石一斗的余粮,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

当然崇礼县的百姓还有一些别的地方没有的负担,那就是住房欠款和买马的银行贷款,但是崇礼县的百姓却对这些欠款不怎么着急,住房款可以在农闲的时候打零工慢慢还,买马的银行贷款,今年的收成紧紧手差不多就还上了大半,明年再苦上一年,以后就全是好日子了!

中秋节前,吴忠明终于将自家地里的农活全部干完,套上马车拉上四石粮食前往希望镇去交粮税,他可不愿意等着村长来催再去缴税,那是打他老吴的脸,咱可是军属,干什么都要积极向上,不能给儿子脸上抹黑!

儿子世福前两天来了信,并随着信捎回来了十两银元票儿子在信上说:已经在部队里当上对镇抚官,成了管纪律的军官,并告诉老吴儿子在部队一切都好,请他和母亲不要惦记,这十两银元票让老吴把银行的贷款先还一点,风他再发军饷之还剩下的部分。

老吴不认字,看着信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除了儿子的名字之外,大部分都是认不得,信还是请村账房给读的!他的小儿子还没有到入学的年龄,所以还不认得字!看着儿子当兵还不到一年就会写信了,还知道给家里寄钱,老吴的心里那叫一个美,老子哪能花你的钱还贷款,得给你攒着,来年得托媒人给大儿子说门亲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