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五十四章 革除弊政

大明帝国设计师 第五十四章 革除弊政

作者:半老夫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4:04:22

第五十四章 革除弊政

徐光启没有回答巩永固的话,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他也无法回答,朝廷积弊已深,想要改变谈何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利益纠葛盘根错节,岂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回到客栈徐光启回忆着这些天在宣府的所见所闻,准备好纸笔在纸上提笔写道:

“臣光启言:

太祖扫平**,驱逐蒙元承继大统,古往今来,得国之正莫过于我大明!

自太祖以来,天下承平已久,现如今积弊丛生,如今天下关外建奴,陕北流寇,宣府腹心之贼,内忧外患,此乃大明生死存亡之忧也!

天下异象频生,陕北大旱,易子相食,……

如今朝廷当籍此良机,奋发图强,刷新吏治,扫除积弊!中兴大明,再造乾坤!”

徐光启写完之后,吹干墨迹将奏疏交给巩永固观看,巩永固看到奏疏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在宣府的见闻讲述了一遍,并提出了徐光启的建议,重点是提出了要想大明中兴必须跳出农耕范畴,他还在奏疏里举了荷兰的例子,欧罗巴弹丸小国,因其重视商贸工业,成为欧罗巴一霸,并且还将触角伸到了我大明的身边,现在已经占据了我大明澎湖巡检司大员岛南部,以我大明之体量,一旦重视工商,其国力必将突飞猛进,关外建奴在犀利火器的打击之下必将灰飞烟灭,宣府之贼也会因此收起桀骜之心,俯首称臣!

徐光启看着巩永固看完奏疏之后说道:“驸马!如果老夫不能返回中枢,请你将此奏疏递交给陛下,不要经过通政司,不要让别人知晓,此疏关系重大,一不小心必然会引起朝局动荡,守旧之臣必然会群起而攻之,你我将死无葬身之地!”

“晚辈明白!前辈老成谋国之言陛下必然会欣然接受,晚辈愿与前辈携手扶保大明江山,中兴大明!”

“这些套话就不说了,从现在起老夫说过的话你要用纸笔记下来,以免忘记!如果皇上允许你开办工厂,你记住不用把工厂开在京城,京城人多嘴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去天津把工厂开在天津,老夫在天津居住多年,会给你修书几封,相信他们还能卖老夫一点颜面,放在天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靠海,所产布匹可以走海运卖出,原料棉花也可以走海路从山东进来。老夫慢慢会把这些工厂的技术给你弄出来,你的工厂不靠蚕桑之地,只能专注于棉布生产,只要技术先进,棉布行业大有可为,经营所得钱财交给陛下的内帑,或者由陛下指定将领用这笔钱练兵,朝廷现在军备涣散,是该整顿了!

你要劝阻陛下莫要急切,天下积弊已久,岂是朝夕之间就能扫除的,要沉的主气,老夫自然会在宣府拖住希望营,不让其影响到朝廷的各项措施!朝廷当谨慎施政,我大明现在可经不起大的折腾了!”

第二天,二人继续出发考察最后一站——赵家寨,这个朝廷认为的希望营起家之地。

两人并未走张赵公路这样的通途大道,而是选择沿着这条路的边缘走乡村小路。

他们想看一看这希望营治下的百姓过的怎么样?两人骑着毛驴沿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缓慢行走,此时已是秋八月,庄稼已经成熟,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着收割的农民。赵家寨到张家口之间的百姓受希望营的影响最早,得到的好处也最多,他们在工作队进驻村子分地的时候没有任何异议。土地早已划分完毕,待到秋收之后就会按照新分配的土地进行翻耕,现在还是按着原来的土地进行收割!当然地主的租子还是要给的,但是不会是以前那样的四六分租,而是按照一成归政府,三成归地主,六成归农民。听起来好像还是四六分租,可是现在农民拿到的六成是实打实的,不用再交任何赋税,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拥护。如果是罪大恶极的地主已经被**毁灭的,这些租子将交给公家!

这租子一样是公家从中拿走四成,其余的归农民。这四成其中一成是粮税要交给政府的粮库,剩下的三成作为村中公共财富!用作村中公物的维修维护,比如说村公所、村学堂、水井、戏台之类的维护!以及蒙学堂娃娃们的午餐粮食,学堂教师的薪俸是由希望营教育司负责发放。这些粮食掌握在村账房手中,每一项公共开支都必须村长、民兵队长和村账房三人共同签署!每一项开支也必须在村里公示,以表示公开公正!

当然村民监督还不够,还要有上一级廉政机构进行审计,一旦审计账目出现问题,将会一查到底!

徐光启与巩永固二人一句缓行,来到一片树荫下,树荫下有几个干活累了,在树下休息的村民。徐光启上前打招呼道:“老乡请了!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二人要去赵家寨离此地还有多远?”

“二人客人从哪里来,听口音可不是本地人!”一位村民问道。

“老夫姓徐,乃松江府行商,欲往赵家寨谈些生意!”

“我们这个村叫孟家屯,全村人孟姓居多,从这里沿着官道再走二十多里就到了,客人为何不走大道?走大道省时省力,而且脚板还不累!”

“这大道不是要钱嘛,我二人想省下这点过路钱,也就够我二人一日的嚼谷了,出门在外能省则省!”这是徐光启与巩永固二人商量好的回答,这么走下面的小路很容易被人怀疑!

“客人可真是小家子气,一看也不是做什么大买卖的,那大道从张家口走到赵家寨你们这样的骑驴者也不过十多文钱,你二人加一块儿也不过三十文钱,如果手头不凑手大可以找政府申请打几天零工,一天下来至少能挣五十文!”一村民觉得眼前这二人穿的到像那么回事,可是从嘴里透出的却是如此小气之言,不由张口揶揄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