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十七章 第一工作队(五)

第二十七章 第一工作队(五)

杨玉昌的话音落下,村民一片哗然,官府怎么可以这样规定,这样一来小儿子以后连娶妻都困难了,谁家有女儿也不愿意嫁给次子啊!

“贵人!这样的法令是否对少子不公啊!如果真要这样做,家有少子者成家立业都是问题,不知官府考虑过没有?”

“少子为何就不能成家立业呢?政府给了少子出路的,愿意种地的可以由政府安排到别的地多的村落,不愿意种地的政府可以安排进工厂做工!总会有不错的出路!政府如此做的初衷是不让人口在一个村子里过分膨胀,因为村子里的地有数的,而人口增长却是无数的,与其到时候大家一起饿死,不如提前分流,还是那句话政府做出政策是考虑大多数的利益,而不是照顾少数人的利益!”

村民喏喏而退,尽管心有不甘但是也不敢有什么怨言。杨玉昌强硬的态度让村民不敢再有什么抱怨之言,但是一味地强硬只能威压,并不能让百姓心存感激,强硬完了应该给点好处了,应该让村民知道希望营还有更多的福利。这时候熊秀娘上场了。

“诸位乡亲!我是希望营主管文教的,我姓熊叫秀娘,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愿不愿意让自家的娃娃读书识字啊?”

村民一看昨天看到的漂亮小娘子出来说话了,瞬间停止哀怨,两眼不错神的看着熊秀娘,听她在说什么。

读书对于庄稼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事,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钱粮读书,尽管是羡慕人家读书人一朝中举,鸡犬升天的故事。可是没有钱谈什么读书!

“贵人!庄户人哪有读书的本钱啊?整个庄子里就老汉年轻时跟着私塾识了几个字,这么多年也早就忘完了!”

“老伯!只要有希望营在一天,以后咱村里的孩子都有书读,只要够年龄的娃娃,不管男女都能入学堂读书!希望营将在村里建一所学堂,把咱村里的孩子都招进去学习!老伯觉得如何?”

“那要花多少钱?各家各户哪有钱给娃娃们交束修啊!”

“不要钱!娃娃读书,咱希望营把学费承担了,不但如此中午学堂还管一顿饭,虽然吃的不好,但也算是给孩子的家庭减轻一点负担!”

“这是真的吗?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是真的!希望营老的地盘都已经实行了快一年了!现在我们正打算在整个宣府铺开,凡是完成土地重新分配的村子都会建一所由希望营承担费用的蒙学堂。这是希望营既定政策,咱村里抓紧把地分了,然后大家一起帮忙把学堂建设起来,我们就会把老师分配过来,孩子们也就能读书学习了!”

“这感情好!娃娃们这回可是有福了!”有地无地的村民对孩子能读书这件事上态度出奇的一致。

有了孩子能读书这样的好事缓冲,村民们对长子继承制度也没有那么多的抵触了,万一自己的娃娃能读书出去做官,谁还在乎这几亩地啊!

就在村民们放飞自我,畅想自己的娃娃读书成才的时候,又有人说话了,这回说话的是领头的那个少年。

“乡亲们!来到咱们这个村子,我发现整个村子只有一口井,而且井水混浊,乡亲们长期饮用不洁之水容易影响健康,我希望营决定帮乡亲们再打一口深井,让乡亲们吃上干净的饮水!”这个时代打井可不是后世有专业的打井设备,现在的井全靠人工挖掘,危险性非常高,一不小心井壁塌方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打井与修桥铺路一样是古代大功德之事,要不怎么后世会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说法。

听到张三说要帮助村民挖一口深井,村民们一下子激动了,这是造福子孙的大恩,村民们一下子全跪下了!

“谢贵人大恩!苟家庄上下愿为贵人立长生牌位,日夜供奉!”

听到村民要给自己立牌位,张三心中一阵隔应,这和那个死太监立生祠有何区别,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乡亲们不必如此,我年纪轻可承受不起,只要乡亲们把日子过好了,就是对张三最大的肯定!”张三连忙推辞。

说干就干,打井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就能出水的,这涉及到了地质学的范畴,张三并不懂这个,所以必须要找一个懂堪舆的打井的位置选好,这个时代看风水的道士还是有点绝活的,而且这个堪舆的过程也能让村民知晓希望营是真心来帮助他们的。

百姓虽然愚昧无知,但是并不是不懂好歹,只要你认真对他们好,他们是最懂的他们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也会全力支持你!只要希望营将井打好,给村民重新分配了土地,并且还给他们建起学堂,相信只要希望营把征兵通知一贴到村里,百姓就会踊跃报名参军。

张三一众工作组在苟家庄一共待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这里不光是为了给苟家庄分地、打井建学堂。更重要的是总结如何去做百姓工作,形成一套基层工作理论,作为培训教材培训基层官员。随着整个宣府的土地工作的开展,希望营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充实地方。

这些官员从哪里来,村长可以由村民自己推举,但是村账房必须由上级指派,民兵队长可以由伤兵退役担任。这样就形成村一级稳定的权力架构,三人互相制约,村长民选必须要替村民说话,不然下一届没人选你,村账房是上面派来,管村里钱粮,不好好干那就一辈子在村里待着吧!想升迁就得努力把村里的账目管好,杜绝贪腐。民兵队长作为村武装力量的话事人接受的是上一级军事部门的领导,不受村里两位的制约,更能监督村里工作!

上一级的乡镇级别的官员可就必须要希望营进行培训,这些官员的培训教材就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组回到宣府镇城中,开始在招募的读过书的人之间挑选思想活跃年轻人进行培训,培训老师就是工作组的成员。

当这些人走进基层岗位,只要完成了乡村的土地工作,也就基本掌握了基层岗位的工作技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