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 第九十七章 物理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第九十七章 物理

作者:政泓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7:38

第九十七章 物理

所谓的天文观测,其实说白了就是对宇宙电磁波的收集,这些电磁波是宇宙中的声音,它会告诉聆听者,这个宇宙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有猛烈的超新星爆发、有静谧且结构更加庞大的星云体、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曾经有这样一颗黑洞在那里形成。

人类之所以要建设各种大型的观测站,天文卫星,就是为了收集电磁波,虽然人类的眼睛也可以收集电磁波,可是存在着极限,人类的眼睛并不能随他们心意去观察整个宇宙所有种类的电磁波。

而霍古不需要担心这点,它能让细胞随它意愿行动,也就免去了去专门设计一套天文观测的生物结构。

在可见光的目视下,其实行星系内的行星并不怎么显眼,尤其是宇宙背景,想要仔细辨认出来是件不容易的事。

不过,如果再加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视角,那就会变得很容易,恒星的紫外线会在接触行星后反射回来,而恒星的光芒本身具备热量,会给星体表层加温,在红外线视角,会和宇宙背景产生出截然不同的微波。

霍古很快就发现了小行星带,不过是行星星环,类似土星环的那种结构。

忽然,霍古发现自己观测的星球正在发生缓慢的移动,以观测尺度来讲,这种速度无疑是相当的快。

这可是大事,能够影响到行星级别,质量怎么说也得到恒星级别。

“万一是颗流浪黑洞可就麻烦了……”

“在哪?”

就在霍古紧张搜罗观测信息的时候,来自圆锥体哀鸣般得振动透过实体传递到感知细胞那里。

霍古瞬间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松口气的同时,有紧张起来。

松口气是因为不是黑洞这种恐怖的东西,紧张则是因为,问题出在它设计的圆锥体,那可不是一个小沙堆。

想要创造出天体级别的东西,单靠生物分子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是物理的地盘,原子之间的原子键,在这种尺度上,材料强度会被严重削弱,所以需要加入力学的考量。

强韧的金属即便强度足够,没有发生绷断,也会‘柔软’,就比如现在,搜寻小行星带的霍古正在面对着来自圆锥体的摆动。

本来,这种情况应该早就发生才对,如果霍古将圆锥体安排在其他地方建设,恐怕最多进入到中间层,就在星球纬度和自转的作用下倾斜倒塌。

然而,很巧合的是,霍古的选址是在赤道上,纬度的问题被规避掉,圆锥体只需要承受星球自转造成的空气阻力。

圆锥体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整体呈现一定的弯曲弧度。

这是圆锥体整体而言,局部仍然看起来与笔直无异,弯弧度处于小数点级别,这和星球地表看起来平坦是一个道理,并不容易让人注意到。

巨构摇摆的速度并不剧烈,但幅度却越来越大,霍古知道继续这么下去,崩塌是早晚的事情,而崩塌所引发的现象,恐怕可以用天崩地裂来形容。

如果说,这个现在和冥古宙那时一样霍古当然是无所谓,可现在地表上已经生活着一群有知性的智慧生物。

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让一群无辜者死亡,霍古的三观接受不了。

“不,一定还有挽救的方法。”

霍古一边用指令,让根茎制造出大量钛合金避难所,然后强制命令那些生活在赤道附近的采集者们进入到避难所中,并严令不许离开,自己则在绞尽脑汁的思考对策。

“对了,我可以加粗,加宽,内部中空的话质量也就不会上升,所需要的细胞不需要太多,为了保证强度,金属体再增加到一定厚度……对,就这么整。”

圆锥体……不,形状已经不能算是圆锥体,更接近于核电站的那种圆台大烟囱。

圆台体内部的中空面积在霍古的指令下扩大,倾斜面在内部呈现出向内的斜坡,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整个结构重心下移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强。

在经历几百个昼夜更替,如此一段时间的忙碌,霍古这才算是能缓口气。

“总算是稳住了,吓我一跳。”

“说起来,我又整了个大东西……”

当霍古注意到时才发现,它在不知不觉中整出的东西,占地面积如果包含中空部分的话,已经相当于八面体的二十分之一。

从本意上讲,霍古一开始是不想折腾出这么大的东西,所以才选择之前那种设计……

“至少……这家伙我还是能供养得起,和八面体比起来消耗要来的小,也没什么大气结构破坏的能力。”

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个开脱的理由,霍古转而把精力投注到另外的事情上,那就是对行星距离的测算。

要说测算恒星距离,霍古还没什么好法子,它毕竟不是天文专业,这已经超出了它的知识范畴,不过如果是行星系内部的测算,霍古还是多少知道一点信息。

方法就是利用无线电信号来实现行星间的测距。

方法的原理并不算是高大上,和利用声波测峡谷深度一个道理,向观测行星发射一束无线电信号,在计算发射和接收这个时间段里,无线电波所走过的距离,然后除以二,就可以得到当时行星之间的距离,然后经过几次观测数据,以及当时恒星所处的位置,就可以基本勾勒出观测行星的运行轨道。

无线电的原理也不是太过复杂,基本分为两个结构,发射器和接收器。

接收器的原理,就是电压表连接上可供电子流通的导线,形成一条无电源的闭合回路,这就是一个无线电的接收器了。

发射器则稍微复杂一些。

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电波引起的电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这是基本原理。

无论是改变电阻,还是通过开关电源,都可以实现无线电的发射,而无线电信号本身具备的强弱,则是取决于发射器所产生出的电流强弱。

细细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知识积累,霍古开始着手测算行星距离,好为后面的行动做准备。

宇宙旅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技术还处在工质推进阶段而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