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洛人文明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第五百一十一章 洛人文明

作者:政泓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7:38

第五百一十一章 洛人文明

要让外星人学会采集者们这边的语言比较困难,因为想要学会一门语言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采集者们也没有帮助外星人加快学习进度的技术。

不过,反过来的话就简单很多,采集者们有超算能够破译语言,文本量越大,破译难度就越低,有外星人这么一个活文本,破译难度更是几乎没有。

两边很快就能够进行正常交流。

“你叫什么名字?所属种族是什么?来自于哪里?”

在能够流畅交流后,采集者们优先询问了这三个问题,外星人倒也算是配合,没有犹豫的就如实回答了采集者们的询问。

“康纳,所属种族洛人,来自光辉系的六颗行星科桑。”

“你在那颗星球上多久了?”

“十一个费轮。”

自称康纳的外星人,依旧非常配合的回答采集者们的询问,没有一点避讳的意识。

“你是因为什么而去到那颗黑洞伴星上?”

“我被政府分配了殖民任务,前往那颗星球开拓殖民地。”

说到这个,刚刚还没什么情绪的康纳,言语中出现了情绪的起伏波动,他愤恨的补充一句。

“那些混蛋只考虑他们的政绩,为自己能在民众那里赢得更多话语权,故意歪曲了一些探测器的数据信息,哄骗像我这样的蠢货去到那颗星球上送死。”

“殖民?就凭你这一个独立个体就能完成繁殖行为?”

采集者们并不意外这个答案,这是早先它们就猜测的事情,不过有一点它们还是很疑惑,因为既然是殖民,前往异星殖民的外星人没理由只有一个,自称洛人的外星智慧种族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他们是需要异性母体才能够繁殖后代。

而且考虑到基因的多样性,为了避免基因崩坏,就需要足够数量的男性个体与女性个体前往异星。

关于这个问题,采集者们有着各种猜测,其中比较得到多数采集者认可的就是,这些洛人都遇难了,目前这个洛人是唯一幸存者,这很有可能,毕竟那颗星球上存在着马赫海啸这种恐怖的自然现象。

不过,事实却是和采集者们所想的有些出入。

“我的文明已经开发出了人造子宫技术,人口可以通过机器孕育出来。”

跨恒星殖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要跨越光年级的大尺度时空,维持就需要更高的速度,而更高的速度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可能的产出终究是有限的,所以到头来,跨恒星远航的物体质量是越小越好,因为在同等份能量的情况下,质量小意味着耗能可以在消耗比较少的情况下达到更高的速度,也可以很容易的完成减速。

体积越大,被恒星之间空旷地带的陨石命中概率也就也大,而且整体强度也越低。

诸如种种原因,跨恒星系统航行的造物趋势是质量越小越好,体积越小越好,强度越高越好。

为了缩减质量与体积,飞船的载重人数也是需要加入进去,在人造子宫技术被开发出来后,殖民飞船只需要携带基因库,人造子宫装置,以及一名操作员就足够了,不需要去负担大量的人员载重,这些乘员被删减掉后,大量维生区也域可以删减掉,冬眠舱只需要一个,像娱乐设施这些,飞船只需要满足一个人的需求,而没不是去满足一群人。

至于人造子宫孕育人口所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和文明的扩张相比重要吗?不重要。

采集者们很快便捋清楚了其中的前因后果,这些洛人的情况和帝国的种子计划很像,只不过帝国并没有解锁人造子宫技术,而是直接让女性乘员来承担人口繁殖工作。

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后,采集者们继续询问。

“那样恶劣的地表环境,你是怎么活下来的?我们想知道细节。”

康纳在被采集者询问后,陷入自己在黑洞伴星上的回忆当中,语气不疾不徐地叙述自己存活的过程。

“我的飞船在刚刚登陆那颗伴星的时候,运气并不好,很快就遭遇了星球上海啸的摧残,好在政府那些混蛋虽说没有良知,但起码还是做足了样子,足够坚固的飞船硬抗下了第一波的海啸。”

“不过这也是极限了,飞船绝对抗不下第二波,我在迅速分析好情况后,动用飞船内的工程机械,开掘地面,在下一次海啸来临前,让飞船低于地面,然后用简易冶炼的金属板,盖于顶上,撑过后续的海啸,再到后面,我不断的加深对地层的挖掘,也就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地下生存站。”

躲过马赫海啸并不难,登陆到星球上的采集者们也同样用类似的方法做到,只要处于地面以下,马赫海啸的威力就会削弱很多。

不过,这一方法也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采集者们询问。

“高于地面会被海啸侵蚀,你为什么还要建造高于地面的大型金属建筑?”

康纳微微一怔,解答了采集者们的疑问,“那个是雷达天线,我需要向我的文明发射求救信号,让他们来救我。”

天线不能处于地面以下,那样会影响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本来距离就很遥远,再经过这样一轮信号削弱,那就更不可能将求救信号发送到母星那边,所以康纳必须让天线高于地面,可地面之上有马赫海啸,海啸必然会摧毁掉天线。

那该怎么办呢?

康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天线放大,建造成一种大型且坚固的金属结构,而在种种几何设计方案中,他选择了四棱台的几何模型作为天线的模板。

四棱台是天线的答案令采集者们有些意外,这是它们所不曾想到,主要原因在于经验主义的错误,它们主观潜意识就认定了天线是一种很细很长的金属体,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将四棱台与天线联系到一起。

“既然你已经在那颗星球地底有所发展,为什么不增加人口数量?那样应该能建设出一座殖民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