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三千一百五十四章 严阵以待

上帝指使 三千一百五十四章 严阵以待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4:18

三千一百五十四章 严阵以待

古人有句老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已!”,这些百姓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以前习惯了依靠别人,这样的习惯并不好。他们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而最痛苦的无不是那些没有一点准备的百姓,它等于要人们对既往的好都忘记,现在他们得重新认识这下大家族了。以前,各大家族有这样的惯例,而且大家都有好处,于是放种粮的事从各大家族势力明确后,就一直沿袭到了现在。

无论是城堡国人,还是乡野农夫,都感到被一条巨大的绳索捆住,浑身不自在。以前大家是撺在一起的蚂蚱,家族与百姓相互依存着,可是商人始终是商人,终有一天商人一定会变脸的,美好的的日子将不复存在。你帮我,我帮你,这样的情况不可能一直存在的,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终有一天是会分道扬镳的,这就是现实。

肉强食要变成公平相处,公平相处要有强弱之分,最终留下的一定不是公平,而是强弱的差别……这一切,对随心所欲的老百姓来说,简直别扭得要死,他们之前听岳小云说公平,这些人眼前一亮。现实却不是这样的,他只是忽悠大家而已,彼此间本就有强弱的差别,谈何公平而言。按照新岳小云的意思,一切都要颠倒过来,如何不感到别扭?冯府想要得到最大的利益,为了榨取百姓的血汗,商人的嘴脸是暴露无疑了,这就是商人,这就是恶心的商人,岂能不大发怨声?

所谓百姓,说的是居住在都城及都城领地的工匠、商贾、市人和农夫。在这几种人中,称为“百工”的工匠地位较高,商人则地位较低,自由农人地位居中。可是现在不同了,国家繁荣富强了,农民的地位却是大不如前了,现在的大唐的地位不再像以前是看个人对国家做了多少事,做出多少贡献来划分地位的高低。大唐人的地位看的是谁有钱,谁更有财富,这才是大唐人所在意的。

但在战国时代,商人远不象后来那样被称为“贱商”而大加抑制,只不过没有工匠那样受人尊崇罢了。因为工匠绝大部分是官府经营的作坊的技师,是典型的“国人”,而商人则绝大部分是私人业主,官府对待他们自然有高下之分。而现在商人通过不断的积累财富,还有依靠家族的关系,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他们不用看谁的脸色,就连官家也是支持百姓经商的,希望大力发展的商业,地位自然就凸显出来。

大唐国人对法令的怨言,主要在“惩疲”法条。所谓惩疲,就是惩治懒惰懈怠和不务正业的游手好闲分子,鼓励勤劳和努力的人。《周礼》称这种人为“疲民”,所以惩治这种人的法令便称为“惩疲”。大唐在不断的发展,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武帝不再颁布的奖励军功、奖励农耕的法令,大唐重文轻武,文人在这个时代更受到吹捧。大唐反是喜欢小商品经济的发展,像东强这种卖鸡蛋的人,国家是最喜欢的。虽说不是谁都可以像东强一样从小一个偷鸡蛋的,变成一方富绅,但是东强却也是成为了商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不管是在何时,统治阶级都不会喜欢偷懒的人,对这种“疲民”给予严厉惩罚:无论农工商人,凡是因为懒惰、懈怠而贫困者,一律罚为官府奴隶,男人做苦力,女人做仆婢;凡是有业不操而游手好闲者,一律罚为官府奴隶,强迫劳动;凡罚为奴隶者,夫妻不得同居,家人不得同事一主。更严厉的一条是,主犯家长一生不能恢复为自由籍的平民。

对于这种惩罚,却是按照惯例延续了下来,忠厚勤劳的人们自然不会反对,也不会有怨言。但忠厚勤劳者一般都谨慎怕事,影响力很小。大发怨气的是各种疲民。这些人都很刁钻强悍,通常专门靠欺压良善、敲诈商贾、偷鸡摸狗、抢劫财物为生。还有一种“富疲”,由于家道富裕不缺钱财,便不事劳作,追逐爱情,专门游荡四方,做游侠式的好汉,结党营私,更有甚者成产了帮派。

这种人有威望有能力有武功,影响力很大,是疲民之最,都是一方的败类。更有一种家道中落的“士疲”,识得字,读得书,偏偏下不得苦。文不是文,武不是武,或整日在市人中摇唇鼓舌评判是非,或在官府吏员中传播道听途说的各种流言,或帮着“富疲”出谋划策蹭饭吃。这种“士疲”对惩治疲民的法令骂得最为刻薄尖酸,说惩疲法令是“蛇蝎心肠,有损阴德”,是“老妪当家,阴气到顶”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庶民国人中的怨言,上层也是一片怨气,大不安宁,大家族们明哲保身,也不会与这样的流氓对立,反是出现了像冯府这样拉拢帮派的局面。这是官府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也是百姓最担心的事,可是这样的事最终还是发生了。在冯府与慈云社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强强联合,而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无边的黑暗,痛苦的开始。

冯裤子站在队伍边上一辆破车上,对着面前黑压压的流民,痛心疾首地大声说道:“作孽啊!”百姓如此恳求你们,你们为什么还不肯答应他们?他们的要求也不过份,他们不过想要拿种粮回去,有粮食可种,明年有个好的收成,这就是农民的愿望。

吴宇、关明也没有想到岳小云却是如此个主意,要是他一早就不想发种粮给别人,就不应该让别人来领,现在人来了他却又不发了,这可是要如何是好。现在岳小云不在,要是出了什么事都得他二人担着,他们心里应该知道,要是百姓之中有一人哄抢起粮食来。那么,不仅是你们,还有我,还有城里的百姓,都可以遭殃的!“

百姓们喊起来:“就这点粮食不够分,你们冯府就给了这么点种粮,你们这是耍我们玩吗?你们看看排了多少人,大部分的人都没有领到粮食,这可要怎么办?”

又有一个气不过的百姓喊道:“分了一半不分了,难道我们就不能抢么?”

这些百姓们早就愤怒了:“好不容易是进了城,冯府却让我们空着手回去,你让我们回去如何跟家里人交待。这不给我们种粮,跟杀了我们有什么不同,他们要杀我们,我们能不反么了”

冯府的人家丁们早就得了岳小云的命令,他早就预料到了现在这个局面,他作为管事的自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他更是下了死命令,就是一定要稳住局势,不可让场面失控,他更是给他们鼓气说:“他们不过是一群刁民而已,都是些乌合之众,你们用不着有任何的顾虑的,要是他们敢乱来的,不听话的,你们大可大大出手,用不着留情。我们冯府并不欠他们什么,他们要是不依不饶的话,我们冯府也不会由着他们,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难而退。”

见这些百姓们久久不退,冯府的人家丁们一个个拿着棍子,刀子,在冯府粮仓外站成了一排。告诉这些人千万不要有别的想法,不然你们会死得很难看的。

这些看到冯府如此的阵势,看来是要跟大家干上了,排队的人中有人大声喊道:“我们是来领粮的,你们当我们是什么人,用刀枪对着我们么?你说,这要如何说。”

关明摆着手让人群安静,但他的声音很快被喊叫声淹没了。

冯府纠结了上百名家丁,一个个持枪带棒的,两个管事的,也是各自拿着武器,在众家丁前面巡了一圈,大声道:“各位弟兄听好了!严阵以待,要是谁敢无礼,若是稍有不轨,即以流寇论处,一律剿灭!听见了吗?”

众家丁得令,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准备与百姓大斗一场。

此时此刻流民的吼声震耳欲聋,他们不断的向冯府提出抗议,让他们再放出粮食来。

吴宇活了这大半辈子,没有想到今天会是遇到如此的局面,他万万没有想到百姓还能弄出如此大的声势来。还以为这些人吓一吓就滚蛋了,却没有想到这些人早已经是豁出去了,非得找冯府的人说理。他的嗓子暗哑,脸色灰白,他知道,眼前百姓的情绪已经在失控,莫说抢粮了,就是抢不到把粮仓烧了,也是有可能的,他现在也稳不住了!

有人喊:“弟兄们,当官的不露面,冯府的人的都靠不住!要我们进城领粮,却只是随便放出点粮食来应付我们。我们百姓地连话都不能说,连屁也不能放,把我们当什么了?弟兄们!他们不是说里面没粮了吗?我们自己冲进去看看!要是没粮了,那就算了,可是要是有粮,他们却不放给我们,那我们只能自己动手拿了,兄弟们怎么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