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三千零七十七章 慈云帮

上帝指使 三千零七十七章 慈云帮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4:18

三千零七十七章 慈云帮

他去洛阳采买香烛时,下山100多里地,老人连十几个铜板都不舍得花,走着去,走着回来。天将黑的时候,就告别徒弟下山了,边走边持楞严咒,108遍持完,也到了洛阳。此时天刚刚亮,灵智和尚在路边捡些东西吃,然后就去买山上用的东西,买完接着就往回走,等天黑的时候,老和尚就又回到了望月洞。虽然老和尚不练武功了,可来找老和尚比武的人却很多。据老和尚说虽然他不敢用四分以上的力气,一般只用三分力,也伤过不少人。

他的比丘尼徒弟机灵和尚告诉我,有一次她见到一位自称华山派的小和尚想和老和尚较量,但老和尚不愿出手,结果他站在老和尚前面骂了一整天,后来老和尚忍不住了,离着一丈开外,站起来手一指,小和尚就掉到了山下;虽然因为轻功很好,没有摔到,却因为老和尚的一指断了肋骨,结果老和尚还得为他敷药疗伤。

还有一个昆仑山的弟子,他在昆仑据说也是小有名气,他想要找灵智和尚比武,也被他拒绝了。这个人就赖着不走了,非要找他比试过,才肯离开,灵智和尚无法,只能与他比试。他还没有动手,只是大喝一声,那人就被震住了,还受了重伤,最后悄悄地离开了。除了来比武的,还有来拜师的,但老和尚都不教。心地不好的不能教,心地好的呢,老和尚告诉他念佛修行最好,不要耽误了功夫。

据比机灵师父说,山上曾来了一位帮着灵智和尚砌墙的百姓,洛阳人,老和尚总说这个小伙子不错。居然破例主动教他如何随时随地用功,结果不到三个月,五六块砖摞起来,这个以前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小伙子一掌就给劈碎了。随着大唐国的不断的发展,经济也有好转,和尚接到的供养也比以前多了。他在山上慢慢置办下了几十尊佛像、石狮等,也踩出了一条四寸宽的上山小道;望月庙渐渐地也小有规模了,成了大唐屈指可数的前百强的庙宇,可惜几十年前垒起的土墙现在有的已经坍塌了,比如灵通殿、厨房等等地方。

然而灵智和尚和他的师兄弟们已经年过半百,不过他们还在努力着,没钱买砖,老人们自己砸石头,把泥土殿换成了结实的石头殿,但也只把大雄宝殿改成了不漏雨的瓦房。老和尚就想把所有土殿、土房都变成结实不漏的砖瓦房,这样“不管我在不在了,只要这个道场还在,就还能有人在这里接着修行”。在此期间,老人的牙掉了三遍,又长了三遍,据说都是36颗牙,现在的牙整整齐齐的。老人说“你们长牙的东西都给了老婆孩子了,咱的一点儿也没漏。

”呵呵,老人也从来不刷牙,牙齿照样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异味。老人平时只爱念佛经,对大唐社会并不熟悉,连评书里讲的故事都当作真的,性情豪爽、慈祥天真,如同小孩子一样。老人怕热,平常只穿一层单衣,还总出汗,有时高兴,会让大家见识一下他一身的肌肉,真是无论哪里都如同铁打的一样坚硬,几个小伙子连老人的一根手指都掰不弯。只吃白菜豆腐的身体怎么会如此肌肉强健,确实令不了解佛法的现代人匪夷所思;而这样坚硬的身体也能双盘安坐,也更是不可思议了。

到了长安之后,很多居士告诉老和尚说“到了长安必须洗手,长安比不得望月洞,因为到处都有人,有人的地方就会传染上疾病,不洗手容易得癌症”。哈哈,老和尚也没有刻意去洗过。居士们还安排让师父泡了热水澡、也泡了脚,老师父都一一按照居士的安排做了。但后来居士再请师父洗时,师父说不洗了,洗了反而不舒服。呵呵,有意思。

老和尚吃的也很简单,最爱白菜豆腐,而且只加食用油和盐,别的味道都不吃,一点荤腥味都吃不了,包括牛奶。但老师父喝茶,只喝好茶,因为不好的茶“喝了就拉稀”,他生活的地方都是很高的山上,那里的环境特别的好,茶叶也是纯天然的,长年得到日月精华的滋养。因为,和尚太有钱了,他吃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跟女帝吃的没有两样。

俗话说:“好山出好水,好水出食,只有最好的东西才能养出好的东西来”,前提是环境得好才行,环境不好的地方是生不好好东西来的。平时吃得好了,吃到不好的东西他就会拉肚子,这是可以理解的。就这样,老和尚在长安白天接待居士,晚上边走边诵108遍楞严咒。每天只休息一个多小时,日日如此,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如果大家能亲眼见到,就知道确实有这样的人了。大家如果有机缘,可以亲近一下,并亲自感受一下。当然,这是表面上的,可是如果真就表面上这点香火钱,想要建大庙那是完全不可能的。灵智和尚的故事,说起来如同神话,要是不把他是包装成如此高大上的模样来,百姓哪里会肯掏出腰里的钱给和尚修大庙。

灵智和尚说:你如我这般,收起了脾气火气,不在任性淘气,只为梦想奔波,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禁锢,谁不曾爱上青楼,谁不曾孤单上路,曾离我们仅一步之遥。

得到灵智和尚的指点后,他的成绩进步很快,很快就在当地是打出名堂来,成为当地的有名的小混混。提起岳小云,在洛阳永安县、灵越山都是臭名远扬,无人不晓。据说,在当地甚至成了父母教训孩子的“法宝”,小孩哭闹时,父母只要吓唬说你再哭岳小云就会来打你了,孩子就会立刻收敛。那时候还不到18岁的时候,岳小云就已经打出点明堂来了,他相信只有拳头才是硬道理,只有靠拳头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那时候的他其貌不扬却极其凶横。

从小就跟着叔叔在帮派混着,那段时间他是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只要能挣钱,他几乎是什么事都敢做。频频的溺爱使得岳小云很早就偏离了正道,少年时的他俨然是当地有名的小混混了,几乎天天都在寻衅滋事打架中讨生活,凡是他看着不顺眼的人,都会惨遭“毒手”。当地老百姓看到他都会“惧”而远之,而一些小混混却视他为偶像,逐渐云集在他的手下,慈云帮在本地的分舵渐渐形成本地最大的帮派。

在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简直就是帮派集散地的代名词,由于这几个县的大多数居民家里通常比较穷,有很多人无事可做,整天游手好闲,于是他们找到了一条生财的邪道,敲诈过往车辆和收保护费。依靠帮派,这些人从一些做生意开小店的人那里收取所谓的保护费,逐渐发展为暴力资本型帮派性质团伙。

女帝统治时期是洛阳附近几县帮派人物组织最严密也最嚣张的年代,人们曾经这样描述,“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很少有人敢在天黑以后走在县大街上走。岳小云一伙就是在那个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当年坡本地的当差的衙门说,当时刑法上有的罪名,慈云帮都犯了。岳小云因流氓罪被抓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抓了放,放了抓。只要他一进去,帮派就找人把他是捞出来,渐渐地就连衙门里的人也不愿意抓他了。

斩了对方近百号人,那场面真是无法想像,本来他那时就应该被判死刑的。因为帮派里的得力骨干陈某、虞某被他以所谓的兄弟情谊蒙蔽,一直没有供出他是主谋,把许多重罪都扛下来了,结果都被重判了,而他却逃过了一劫。而他那时候却是脱颖而出,他把几个骨干送进去后,因他年纪小,加上主骨顶了罪,他却是从牢里出来。

慈云帮这样的帮派想要得到晋升就得打出点明堂来,他置刀枪聚人马,出来后他便成了分舵的舵主。为了重组团伙,笼络人心,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到已被执行死刑的陈某与虞某的坟前扫墓,尔后到他们家中看望其家属,并表示会一直代替他们照顾其家属。岳小云这一手段,得到了当年陈某、虞某手下人的“肯定”,有些涉世未深的小混混居然觉得这就是“江湖义气”,纷纷加入岳小云的团伙。

而岳小云则在筹划着怎样组成一个更大更有实力对自己更加安全的帮派,经过一番筹划,他开始行动。首先岳小云来到李少林家,要求对方把家中藏匿的三千把刀给他保管。据李少林说,他当时就感到纳闷,家中的三千把刀是在两个骨干出事前藏匿在他家的,说是跟得钱社这一仗没有多大的把握,不管是赢是输,赢了后用它们来做大,输了的话用这些刀子来东山再起,于是慈云社的骨干在出事前藏匿在他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