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储备干部

上帝指使 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储备干部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4:18

二千九百九十四章 储备干部

这也太不讲卫生了,这可是开会,徐有在这里以老卖老,让年轻人看了不禁有些尴尬。特别是像罗县丞这样新来的,他对之前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对徐有这个人也不是很熟。罗县丞也是最近才接手共亏集团的,也就从这时才与这人打交道,平时看起来他也是一个礼数的人,罗不明白他今天怎么就做出了这样的。

不管是不是领导,大家出来做事情,都特别的在意自己的仪表,我外人对自己的看法。像徐有今天这样随地吐口痰,估计换成是任何一个要面子的人都不会这样做,何况他是领导,代表了集团的形象。要是徐有有这样的习惯,集团里的人自然不敢说他什么,外人看到了会怎么想共亏集团。领导如此的没有素质,谁还会跟这样的商行合作。

徐偏偏是个领导,大家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这里面就只有唐县令敢说他,偏偏两个人的关系很是尴尬,唐也不会轻易去招惹他。一般来说都是随他去,这种不伤大雅的事,没必要跟他较真,他也懒得提醒他该怎么做。徐有这样做他就考虑过后果,要是他承担不起这个后果,他就不会这样做,看得出他对县令很是不满。

周圆圆与徐有走得最近,他有没有这样的习惯,他最有发言权的,周表示没有见过他做过这样的恶心的事,这就说明了。这明显就是针对县令做的,这里可是县衙,这是县令的地盘,他在这里吐痰,他不是针对县令还能是针对谁。本以为过了这些年,两个人的矛盾可以化解些,看来徐有还是出不了这口气,放不下以前的事。唐县令虽然是他的领导,但是两个人以前的关系却不是这样的,要不是唐县令阴了拿出一手,加上他自己当时没把握住火候,才导致了他的提前出局。

这又怪得了谁呢?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旁人也不好插手,周圆圆见两个领导不对付,本想当个和事佬,把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化解了。不过,这事还真不好办,徐一直就没有松过口,想要忘掉之前的事。看得出之前的事伤他太深了,他们之间的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清楚的,就看有没有缓和的余地,不过这也得找机会,短时间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发生改变。

好在两个人作为县里的领导,都还是比较克制的,估计是不想把矛盾再激化了,只想保持现在这个状态。所以,有的时候徐有虽是过分了些,唐也不把他当一回事,这算是唐的让步吧。只要他不太过分,两个人相安无事这是最好的,唐当初故意把他调走,就是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好在,两人也只是开会的时候有交集,平时两个人也很难见面。

徐有是个直爽的人,不爽就会说出,哪怕是突然吐痰,这就是他的态度。他不会像有些人憋在心里,躲在暗地里害你,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徐有可不是这种卑鄙小人,唐对这个兄弟还是挺了解的,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是欠了他的。要不是自己坑了兄弟,找人向领导打小报告,现在他俩的位置就很可能是倒过来的。

唐也是明白人,对方在自己的面前做小动作,这些他都能理解,既然能理解他,也就不会很生气了。

这浓痰似是在他的喉咙里堵了很久,吐出来后,他整个人显得很轻松,完全没有在意别人投向自己的异样的目光。他只是在意自己的喉咙舒服了,却不管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当领导的派头,他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

就拿吐口水来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绝大多数干部自觉在公共的环境里不吐口水,徐有却我行我素,保持着当年县尉时养成的随地的吐口水的习惯。有的时候,周圆圆真是替他着急,再怎么说这里是办公的场所,又不是他徐有家里,他怎么可以当成大家的面吐痰呢?当然,这是他个人的习惯,他现在的地位很高,平时谁敢说他不是,以至于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然没有人会说他,也没有人会提醒他。

只是今天不同,他在县衙里吐痰这就是他的不对了,作为他的护法,周圆圆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任这浓痰自生自灭了。

唐县令的脸色却是不太好看,想起他跟他当兄弟的时候,他就特别讨厌他这样做。没有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他还是如此的我行我素,一点也没有改变。

好在,在场的人都没有洁癖,要是有洁癖的人在这里开会,估计会特别的难受,唐县令不好当着大家的面指责这个兄弟,只当是没看见了。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虽然你是县令,可是徐有还是想着在某些方面能压压他,徐有自认为自己干得漂亮,这事他真就压他一头了。

周圆圆特别的无语,他知道徐有和唐县令斗了十几年了,也不知道他们时候才能和好,不再斗下去。

大家跟徐有处得久了,都知道他有这个习惯,开会或和人谈话他会时不时的来这么一下,让人反感却没人敢说他半个不字。提起“储备干部”徐有就来气,这可是集团五年才有的盛世,在外人看来这算不上什么事,估计没人有会在意。可是在集团内部这可是了不得的事,储备干部顾名思义就是当干部,在我们大地朝只要是个人谁不想当干部。

任何人都想当官,问题是你没有这个资格,五年选一次,说明了这是一件非常严肃,也是周期性很长的重要工作。共亏集团非常重视这个工作,并且把这个工作列入了集团阶段性计划,建集团之初制定五年计划,是向东强强干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唐丝绸之路经济体制中对经济的计划。但除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面几个计划都不理想,就是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才,集团总结出这是共亏集团亏损的原因。

集团缺什么,说起来这是朝廷的部门,他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人才。所以,为了配合集团的发展,这才是搞了个五年为周期的储备干部大选计划,原因很简单,经济发展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就是违背了市场发展的原则。后来,王大力制定五年规划,但已经不是计划,而是规划了,是将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变成了后来的指导性的规划。这时的五年规划可不是一般的计划,这是一个要创造奇迹的计划,是大唐建立所谓的帝国的宏伟计划。

王有力当时搞出了这个计划,不仅是得到了县里的肯定,也得到了长安的肯定,更是得到了武则天的肯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动了王有光,长安却没有处置王大力的原因,因为他为朝廷做了大贡献,他想出了一个宏伟的人才计划,这个计划据说可以让大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如此伟大的人才计划,县里是十分重视的,也是集团今年最为重要的工作。

这是共亏集团每隔五年的一大盛世,在集团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储备干部大选的规格也就比朝廷科举考试稍微低一些。每到这个时候,集团里的中年才俊,都会踊跃的报名,这可是关系到集团里每一个人收入的大事。不仅是集团很重视,下面的商行也很重视,反正就没有不重视的,说不重视的人都是吹牛的。

周圆圆将自己的头微微一抬,整个人显得特别的高大上,他很是骄傲的说:“当今大唐盛世,大唐荣耀光照大地,就在这个凤舞九天盛景下,我们共亏集团什么也不缺,我们缺的就是人才。”

对于像共亏集团这样的大商行,我们下面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这样想的,你要说我们对这商行有多大的感情。虽然我们从商行里拿钱,可是这钱有多有少,于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就各不相同了。你每月从掌柜手里领工资,掌柜给的钱多就多干点,否则少干点。对你好的掌柜时候就多干点,否则也少干点。掌柜在商行的时候就多干点,否则就少干点。因为,小灵光说我们这帮人,因为我们没有业务,没有做出业绩,商行只是靠收租过活,所以我们这帮人都不配拿商行的钱。

陆羽就想问了,你天天写材料,你又为商行做了什么事,你又做出了什么业绩,那你又凭什么拿高工资。每一个领导怕都是如此,都认为下面的人不该拿钱,只有他自己配拿钱,一旦一个商行的领导有了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商行注定是没有前途的。你做了事就应该拿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在领导看来你做的事太少了,太简单了,你的工作太轻松了,他就会想着法子克扣你的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