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二千九百七十九章 罗帅品茶

上帝指使 二千九百七十九章 罗帅品茶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4:18

二千九百七十九章 罗帅品茶

像罗县丞这样的读书人,他是不可能知道百姓的疾苦的,他根本就想像不到炬城这样的城市,一个星期没有人来棺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炬城也没有几家棺材铺,能选择开棺材铺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两家都是共亏集团的营生。一个星期没有人来棺材,也就是说一个月估计也就只能卖四口棺材,还有两家铺面做棺材的生意,这生意不亏就怪了。

既然是共亏集团的生意,整合一下资源开一家店就行了,可是共亏集团的人不这样想。他们非得开两家店,两家店还要竞争抢生意,为了抢对方的生意,既然还弄了个“买一送一”的活动,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

当然,罗县丞可不在意对方是赚还是亏,更不在意这个所谓的共亏集团是怎么做生意的,他只想着会不会有人来,两个人拼单把生意做了,这样他会节省很多的钱。

既然你这两天没有卖出棺材,为什么没有人来买棺材呢?罗县丞这就想不明白了,眼看着可以省一大笔钱,可就差一个人来拼单,这该如何是好呢天无绝人之路,上天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机会,眼看就要实现了,只差一个人就能拼单成功,这让人要如何放弃。反正罗县丞就很难放弃,这不他一直不走,就呆在棺材铺里东看西看的,东问西问的,你当他真的很闲吗?他也不闲,他真的很忙的,只是这棺材的优惠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一个堂堂的县丞在一个棺材铺里一呆就是好几个时辰,不仅他着急,老板也挺着急的。老板慢慢地也了解到了罗县丞的需求,他只需要一口棺材,他只想要买一口棺材,他只想付“买一送一”一半的价格,他...真的挺难缠的,大部分的人遇到这样的事,到最后如何始终遇不到拼单的人,买家最终只能狠心放弃。只有少数像罗县丞这样的,始终不愿意放弃的,哪怕这会耽误他许多宝贵的时间,哪怕等到最后也没有人来。

可是,共亏集团是一个很讲原则的集团,老板既然制定了这样的规则,他就不会轻易的打破,管他是谁来棺材。如果是圆滑一些的老板,可能受不了罗县丞这样难缠的人,为了打发他离开,可能会雇个人来拼单,这便解决了客人的烦恼。只是罗县丞不知道的是,老板真是不可以这样做,这老板太实在了,真是拿出血本赌气做活动。买一送一并不是噱头,老板这般卖棺材,他的心也是在滴血,真是亏大了。

所以,他不可能再雇人来拼单了,做为共亏集团的成员,他为了在炬城站稳脚跟,他可是亏着本在卖棺材。客人买一送一老板已经很亏了,要是再让他找人来拼单,如此亏上加亏的事,哪怕是共亏集团的成员也干不出来。这共亏集团本就是一个奇葩集团,他们真的不怕亏钱,听说这些钱都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国家的钱的。

就算是大唐国的钱,也着不住他们这样亏的,可谓是大唐大了什么样的集团都有。一个小县城开了两个棺材铺,还是同一个集团,还要打价格战,这真是共亏精神的体现,把共亏精神发扬光大了。罗县丞万万没有想到这共亏集团居然是朝廷的营生,要是知道朝廷就这样做生意,要是知道他们就是这样亏钱的,像他这样精明的人只怕得被当场气吐血。

可惜他知道得晚了,不然他是万万不会接手这个集团的,这集团就是一个大坑,而且还是宇宙级的大坑,罗县丞的一世英明都毁在这个集团手里了。而这个时候,罗县丞并没有放弃,想到能占一个很大的便宜,这样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口棺材,真是千值万值了,此时此刻的他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他可不管老板这样做生意会不会亏死,他只想着这棺材他今天是要定了,人就得自信。

罗县丞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这棺材本大人买定了,谁要跟哥拼单。老板是一个客气人,生意不成仁义在,哪怕生意做不成,迎四方宾客还得把自己的礼义做好,这是大唐人做生意的原则。老板见他一直没走,看得出他还是挺看中自己的棺材的,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不管他家里有没有死人。趁着便宜的时候买二口棺材,不管是送老人还是留给自己都是不错的选择,毕竟错过了今天的活动力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上。

老板一直在劝罗县丞赶紧下决心,看他犹豫不决的样子,真的挺替他着急的,遇上喜欢的东西,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不然一定会后悔的。为此,老板给他沏了一壶浓茶,也许是看出他会纠结很久,或者觉得他不会轻易的下决定,所以多给他抓了几颗茶叶。既然觉得他要待很久,就得好好的招待客人,这是老板做生意的原则,对于老板来说亏不亏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东西卖给需要他的人,客人喜欢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很多老板来说,交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也许这单生意谈不成,可是能多交一个朋友,何乐而不为啊!

老板随口问了句:“阁下喝茶吗?”

罗县丞心想不喝白不喝,讨价还价还得费些口水,见对方如此的热情他也就答应了。

唐代是称呼煮茶时第一泡出来的茶汤,以备曾味和止沸,有时也直接用来奉客。陆羽《茶经·五之煮》:“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是书《六之饮》:若坐客数“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罗县丞平时也喝茶,他也不觉得这东西有什么好喝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茶喝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特别的顺口。要不是心里有事,也许这茶品起来,就越发不一样了,以前他们这里的人把茶当成一道菜来吃。茶是老百姓家里很再平常的东西,在大唐的山里满山遍地都能见到茶叶,因为太过普通了,所以就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

当老板说给他沏茶的时候,罗县丞到是看了他一眼,并不把对方的话当一回事,还以前对方没有什么可招待自己的,于是才拿了最低贱的茶叶来招待自己。他并想要拿自己的身份来压人,这才是一直没有亮出自己是县丞的身份,对方要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用茶叶来招待自己,这也挺合情合理的。

大地朝人不喜生冷之物,一定要喝开水、热茶。神农尝百草,经常中毒,内脏颜色剧变,却能以茶叶解毒。这种传说深植人心,所以喝茶成了古人饮料的首选。茶叶原产于丘陵,汉代四川产茶。西汉王褒的《僮约》一文,是王褒与家丁斗气的游戏文章,文中提到“武阳买茶”,却是了解汉代生活的重要资料。唐代以前,因为交通运输不便,茶叶不新鲜,所以唐人喝茶时,要放些姜片、盐,可能真把茶当成了解毒药。当时的茶来自江南,利润不低,平民百姓不见得喝得起,而在炬城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

按照其说,东汉末年四川已经有了人工养殖的茶园,但当时的茶叶更象是被当作蔬菜,用蜂蜜或者其他酱料蘸着吃。从“烹茶”这个词,我们又可以想象,也许最早的茶就是种水煮菜,就象“上汤娃娃菜”。后来人们对汤羹类食品的营养价值渐渐了解,当地人也渐渐地习惯了茶汤的味道,很多的人更喜欢喝汤而不是当菜来吃,这道菜就从吃菜变成了喝汤。

炬城的人很早就煮茶来吃,加上大唐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也能接受一定限度的浪费。就算是把茶叶倒掉而只喝其汤,也算不上是奢侈的行为,换作以前估计国人还真是舍不得,可是大唐百姓还真有这样的底气,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浪费就浪费些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本地的茶很多,价格也特别的便宜,大家都消费得起。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对于当地人而言茶叶的好处不言而喻。也不是谁都喜欢喝茶的,好在老板问罗县丞喜欢喝茶吗?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愿得知己人,煮茶品人生。老板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卖的虽是棺材,可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茶还不是大众都认可的东西,加上生产的工艺不同,烹荼尽具不同煮出来的味道也有差别。

做任何事,喝任何东西,都得有知己才行,没有知己再好的东西也没有味,有了知己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滋味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