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上帝指使 > 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天的秘密

上帝指使 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天的秘密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34:18

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天的秘密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sm.22ff.

不做亏心事,自然不怕鬼叫门,只要一身正气,又何惧天威赫赫,神明惩罚。听了此话后,大家明白,这异人明显是话里有话,自己要是再继续反对,对方一定会说自己质疑圣太后的政启盛世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乃天下第一明君。现在就算是再知此事不妥,可是却不能冒着诋毁圣太后之嫌,而开罪于女帝。

现在这事只能顺水推舟,静观事态的发展,大臣们知道现在圣太后对朝政的控制力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候,现在自然是没有人敢忤逆他。加上她的身边不乏有推波助澜的人,而这些人无不想要讨好她,对于这种歌功颂德的事,大家更是一拥而上。也就是说,大家只敢有异议,却不也明着反对,这就是现实。

异人何许人,说好听点是知天命,通古今,上能观星鉴月,下能寻龙探穴,感应天地造化之人。可是大家却是忽略了一点,就是异人最强的,还是相术,所谓的相术,相术又称相人术。古代中国术数之一种,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相术种类根据部们可分为面相、骨相、手相、乳相等等。

当然,古人不懂科学,也不知道这些都是迷信之术,可是在那个时候在没有科学,被异人那些玄学异术蛊惑后更是深信不疑。命运是不可预知且时刻存在变数,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上进,正确判断人生的选择才可把握命运,相面只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段。而这些并不科学,假使真有上天,其也只是自然(道)的实体代表,依自然(道)根据不同人的人生予以不同的考验,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只可用于趋利避凶,故而切勿迷信相术。

不过异人却并不是简单的人物,所谓伴君如伴虎,他们想要在女帝的身边生存下来,要是没有过人的本事,估计他们也不能活到今天。他们与大臣不一样,大臣有自己的势力,有自己的立场。可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势力,遇到了事没有人会帮他们;他们也不是说就没有立场,只是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与大臣们结党营私。

确实,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的法则,只要是不忤逆女帝大家就能相安无事。异人道:天与地的距离其实并不远,而外星人离我们也并不远,只要我们想要登天,那我们就去登天,那又有何难。

而女帝以前只听说过祭天,祭天的由来,传说是纳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衬红宝百命成婚后,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点下祭天之后,生了三个儿子,但长大后又不会说话,便再次行大祭天,三个儿子才说出三种不同的语言,变成了纳西、藏族、白族等三个民族,故纳西人认为祭天可以保佑子孙的繁衍和健康成长,就世代相承下来。

我们中华先民心中祭天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子嗣的繁衍,还有另一层的含义那便是祈福。大唐时候最高的主宰神是“天”,其次是地,天大,地大,而人就应该是顺应天地。即所谓“皇天后土”,说的就是那时候大家对天地的敬畏之心。“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皇天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主宰着人间万民万物,君权是皇天授给的,而人是不能与天抗衡的。

也许对天地大家有的是一种敬畏,而并不是害怕与担心,而所谓的所谓的通天塔,并不是说人能有通天之能,而是说人无限的接近于天,可以更好的与天神沟通。“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上报天,下报地,以“报群神之功”,而这就是古代皇帝与神沟通的方法。那是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它是无限接近于天的地方,而通天塔就想要做到与泰山比肩的存在。虽然没法真正的达到泰山之效,可是这却是一种大胆的设想,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整个中华文化从周文化开始开始重视仁、义、礼、智、信,可是这个世界却是少不了纷争,少不了争斗,自从礼崩乐坏后整个中华文化陷于混乱之中。整个文化保持最完好的就是齐鲁地区,泰山作为齐鲁的名山也就成为延续周文化最正统的地方,那里自古传说有神仙居住,可以通神。皇帝都自命真龙天子,都是华夏的子孙,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传承之地,加上天下再也没有一座山可以与泰山娉美。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而道教、佛教更是视泰山为“仙山佛国”,众神之地,并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我们是炎黄子孙,泰山是我们精神寄托,也是我们的永远根除不掉的一种情怀,都需要到那里祭天以表示受天命,为国家祈福,为百姓祈福。

但是,一般帝王还没有资格封禅,一定要受命于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资格。这么隆重的封禅祭仪,在五岳之中,人们不选择最高的北岳恒山和居中心尊位的嵩山,而选择东边中等高度的泰山,除了泰山坐落的位置海拔起点低而相对高度较高,由华北平原望去突兀雄伟之外,最主要的是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正统思想后,世间的儒生们极力鼓吹泰山的神圣。

长期居住在泰山一带的人们,以为泰山最高,上可通天。因此,登上泰山之顶,筑坛祭天,与皇天通话,报天之功,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祭地,报地之功。可是去泰山却需要时日,要是我们能建一座跟泰山有着同等意义的通天塔,那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与神灵沟通的同等的效果。古人有云:“登高而呼,天下可达。”异人道:未来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般遥不可及,想我泱泱大国,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尽出劳力,穷大唐之珍贵草木一定能建造起一座通天之塔!”

毫无疑问,异人的想法太过大胆了,也太荒谬了,有些大臣并不支持异人的想法,但迫于圣太后的威仪,他们不得不同意。

冯小宝道:可是有一点大家却不能否认,圣太后文治武功盖世,盛世文明垂范天下,文化、礼仪、律典、文物制度皆被四夷争相效仿採纳,以沐中土华风为荣。大唐得圣太后的励精图治,更是将开创出盛世之兆。

异人道:对,我们可以在长安之畔建造一座高不可测,直通天空通天塔,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一望无际的平原,有此高塔后,我们不仅有了掌控天下权利,更能让世人产生敬畏之意。而天下并不可能永远的太平的,通天塔就像是插在长安城上空的眼睛,我们需要有这股强大的力量来制衡天下的恶势力。

通天塔之高,高耸入云,极目望去塔尖直上云霄,看不到塔尖,谁也不知道通天塔到底有多高。为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圣太后耗费巨资,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天下间可用的财富来建造通天塔。此工程正式开始了,圣太后亲自督造,又令冯小宝当监官,为了使塔体牢固,圣太后命人深挖地基,渭河里的精怪受到惊动纷纷东逃大海。

许由从各地运来的木料不会闲置一天,便会被很快地投入进通天塔的建造之中。因为通天塔太高,需要的木材也巨大的,在冯小宝所率部众的不断砍伐下,长安的绿色开始从山脚慢慢褪去。大唐的文明比此也就开始衰落了,只要这个老妖婆执政一天,天下就不会再有安宁了,天下间突然被黑暗笼罩起来。但是更让人可怕的是这座塔一旦是建成后,他便像一只眼睛插在长安城的上空,从此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安全,百姓将在这双眼睛的监视下生活。

这不仅是权利的象征,更是女帝的光芒的延伸,一旦此塔建成后。人们惊奇地看到,在长安城里,一座雄伟的宝塔正不停地以惊人的速度直直升入云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乐于看到如此的景象,塔再雄伟、华丽,可是却是隐藏不了通天塔背后的血腥。在当时没有机械的帮助,通天塔的一切都得在人手下完成,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之下,每天都有人因劳累或意外而死亡,于是冯小宝只好不停地从百姓中挑选新的劳力前去筑塔。当时的大地还很空旷,大唐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文明,世界安静地只有一种声音,而这个声音只能是圣太后说出来。当然,百姓的声音官员是听不到的,这个世界只需要歌功颂德的声音就行,百姓埋怨之声对于王族来说是微小而且没有意义的。看着通天塔一天天的崛起,从远处看,这群人类是如此地渺小而寂寞,他们就像是蚂蚁,不断的搭建着自己的巢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