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白洋淀巨蟒传说 > 第125章 故地重游

白洋淀巨蟒传说 第125章 故地重游

作者:许不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2 21:49:18

易县空气真的好,大清早的气候温润,百鸟争鸣。远处的山脉蜿蜒起伏,隔着一层雾蒙蒙的水气,极目望去,像是浮云一般,随风飘散。

金老教授一行人在这里还算得上“座上宾”,日伪军也好,皇协军也罢,乃至于日本人,都是对他们礼让三分。牛乾元教授估摸着,可能是因为后面有用得着的地方,毕竟孔夫子都说了: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大野丸三郎大佐特许他们,可以到军营之外踏踏青,散散步,游游附近的山,玩玩附近的水。一行人在杨三民的陪同下,不像是出差公干来了,倒像是来户外观光旅游。

他们去了狼牙山和易水湖,狼牙山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是自然界的奇观。山上云雾缭绕,如有仙宫一般,其五坨三十六峰,更是人间之绝唱。

金老教授心情大好,已然忘却在北平的一切烦恼,乔睿贤和欧阳丹更是像欢快的兔子一样,上蹿下跳,追追赶赶。

而来到易水湖畔,看到四面环山,一潭碧绿的湖水,在默默向人诉说着两千多年的悲壮与哀叹!

金老教授情不自禁的朗诵起《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朗诵完之后,金老教授向众人解释道:

此诗歌在《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策三》均有记载,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往刺秦王,丹在易水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人称为《易水歌》。

遥想两千多年前,秋风萧瑟、易水寒冽,空气中弥漫着苍凉悲壮的肃杀氛围。侠客荆轲,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秦王,为国家,为道义,更是为了报答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在那个注重名节的时代,名誉比他们的生命都要重要。可不像现在,礼崩乐坏、钟鼎糟朽,厚颜无耻之徒苟活于世,清白廉洁之身反受屠戮。木秀于林,反被风摧,行高于人,竟被唾弃…

金老教授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来气,牛乾元看到他浑身发抖,又要发作,急忙劝说道:

“先生我们几时能聚到一起游山玩水,踏青探春,好好的时光不去享受,怎么反倒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古人有他们的德行和操守,现代人有他们的功过和报应,天理昭昭,循环往复,恶人一个也跑不了。”

听了牛乾元苦口婆心一番劝说,倔强的金老教授也不再发火,望着满湖的春光旖旎,对翻译官杨三民说道: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到南阳县北岸的陈氏义庄里看看。二十多年前我们去考察过那里的燕国墓,岁月荏苒,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知道那座义庄还在不在?那座古墓还有没有保管?希望你给大野丸三郎通报一声,能不能让军车送我们一程?”

杨三民当即点头答应,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大野丸三郎大佐并不是尖酸刻薄之人,也没有那小心眼,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果然过了两天,杨三民兴高采烈的跑过来通知金老教授他们收拾收拾东西,一会就有一辆军车送你们去高阳县,只有一点要求,早去早回,不能在那里停留。

金老教授喜出望外的回答道:

“当然,当然…”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次鬼子更大胆,只派了两个开车的驾驶员。军车一路畅通无阻,朝着东南方向的高阳县驶去。

一路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沿途白洋淀的风光一览无余。有碧波荡漾的河水,翠绿翠绿的芦苇,蓝天中翱翔的飞鸟,河流中翻腾的肥鱼…

好在易县离高阳县并不远,一个在保定西,一个在保定南,夜幕降临之时,他们摸摸索索的来到了陈氏义庄的大门前。

只见大门被一把锈迹斑斑的链条锁死死的锁上,门上交叉两张白色的封条,乔睿贤从门缝里往里面瞥了一眼,吃惊的说道:

“里面有人,好像蜡烛刚刚熄灭…”

牛乾元教授往里面看了一眼,说道:

“你看错了吧,大门从外面锁着呢,里面哪里有人?可能是你舟车劳顿看花眼了吧。”

乔睿贤抓耳挠腮,疑惑的说道:

“不可能看错啊?难道是我真的看花了眼?”

欧阳丹看到乔睿贤那一脸懵逼的样子,笑着说道:

“乔哥已经步入老年人的生活了,老眼昏花,精神恍惚,看什么都能出现幻觉!”

说着,还朝着乔睿贤吐了吐舌头,扮了扮鬼脸。

牛乾元教授看着破旧的链条锁,说道:

“这个怎么办?难不成给它砸了?看封条估计也是当地的日伪汉奸干的好事,干嘛把义庄给封掉?”

“砸…”

金老教授一声令下,年轻人就大刀阔斧的猛干,只见乔睿贤在旁边捡到几块坚硬无比的石头,三下五除二就把破链条锁给砸开了,推开大门,眼前的场景让他们吃了一惊:

对着大门的大殿已经是不复存在,黑如焦炭,一片死寂,两侧的厢房有的也被火焚烧殆尽,只有距离比较远的房屋,相安无事。义庄里什么都没有,安静的有些可怕!

“有人吗?…”

空旷的义庄没有任何回应,一行人只能照着手电筒,往里面走去。昔日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到处的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牛乾元教授边走边问道:

“先生可还记得燕国古墓的位置?在我的印象中,只记得在一口古井的下面。”

金老教授若有所思,迟疑了一下,说道:

“二十多年前,我们来到这里,这座义庄还没有完全竣工,现在让我精确的找准位置,恐怕是不可能。我只能凭记忆和感觉告诉你,大概是在义庄后面的位置,兴许就在后面的小院里。”

一行人刚刚绕道后院,发现同样也是一片狼藉,到处堆积着焚烧过的焦黑木板,看样子是人为救援处理堆积在这里的。

而就在此时,突然窜出一伙人把他们包围起来:

不许动,举起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