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七十九章 谢万北伐

东晋小军将 第七十九章 谢万北伐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七十九章 谢万北伐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九月底,诸将齐集寿春,谢万自觉已准备妥当,便想着尽快地誓师北伐。他想起谢安临行前的嘱托,召集诸将,准备略施恩义。怎料谢万平时名士做惯了,一时竟找不到话来对诸将说。何况身为名士,谢万一向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些粗鲁武将的,眼下虽然准备市恩,他的面上却神色轻佻,显得颇有些不以为然。诸将看在眼里,心下恚怒,就不怎么把谢万放在心上。

谢万酝酿了半天,随手从案上拿起如意,点着诸将说道:“诸位将军都是劲卒,当戮力同心,尽心王事。此战若胜,某必不忘为诸将向朝廷请功!”说罢环顾四面,颇为自得。

诸将心里愤怒,也没有人响应,场面一时甚为尴尬。自后汉以来,朝廷以经取士,渐渐变的重文轻武起来,就连皇家也不以武功为耀。“兵家”沦为贱役,桓温以灭成汉之功,尚且被人瞧不起,称之为“大兵”,谢万把这些将领称之为“劲卒”,是实实在在的侮辱。

谢万见诸将没什么反应,反而颇有不平之色,甚觉无趣。本来他觉得自己身份高贵,又是士林名士,召集他们升帐都觉得是有损身份,孰料这帮丘八还不识抬举,当下袖袍一拂,气冲冲地出帐去了。随后有幕僚出面安排,命征虏将军刘建修缮马头城池,护卫大军粮道,冠军将军王侠留守寿春,其余诸将随谢万往河南北伐。

晋成帝时,侨置当涂县于江南,废当涂古县为马头城。马头城地势险要,为往来渡淮者必经之地,城高濠深,固若金汤,当淮河津渡要冲,为东晋淮南的军事要地。眼下大军的粮草、民夫都已经集中到了那里。

众将群情汹汹,一场战前动员会议不欢而散。

翌日,谢万率水陆军队五万,陆续出发,乘船进到北岸的下蔡集结。一时之间,运兵船、运粮船和战船游弋在淮河之上,战争的鼓声敲响了。

数日之后,淮河上的船只渐渐地减少,只有少量的运粮船在忙碌,刘牢之率领侍从和骑兵五百余人,乘船出淠水,进淮河,入颖水,进入陈郡、汝南和汝阴交界的地方。刘建到底关心刘牢之的安危,给了他二十名部曲随身保护他。

刘牢之把手下的骑兵每百人分成一队,到处招募民众到寿春屯田。这些骑兵多数是寿春农庄的人,他们现身说法,征虏将军刘建背靠芍陂开出近万顷土地,他们就是被招募的庄客,那里的生活如何地富足安乐,人人都可以吃饱饭云云。

公元三四九年,后赵石虎病死,北方陷入大乱,不少北方士民南下,依附晋国。这一带的不少民众就是那时候定居此地的,距今也不过十年。他们好容易挣扎出一条命,谁想到马上晋国又要跟燕国打仗了。此地一马平川,水土丰美,原是居住的好地方。但是战事起时,这里又无险可守,不少人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还真就有人开始收拾细软,呼朋唤友地准备逃难了,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割舍不下好不容易赚下的这份家业。

刘牢之并不着急,他在等。等谢万兵败的消息传来时,溃兵南下,会分散各处,这些失去军纪约束的溃兵,会为祸乡里。那时候才会有大批的流民南下躲避战乱。晋国在淮北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这里坞壁林立,每一个都是独自的小社会。晋国在淮北以军将为太守,眼下各军随谢万北伐,还从各家征调了不少民夫,后方处于无政府状态,完全地坞壁自治。

刘牢之等人虽然低调行事,不过此举在当地士民之间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也有一些人被他招募了去,这就惹恼了当地的一个豪族:翟氏。

据《元和姓纂》记载,翟姓,通“狄”,乃是夷狄之后,在春秋时世居北地(今陕西省耀县、富平一带),后灭于晋。在两汉之际,翟姓人已西入陕西,南入四川、江苏。为避北方之乱,翟氏家主率领部曲乡里三百余家南下,定居在了项县。

进入慎县的这支翟姓,现在的家主叫做翟贞。五十出头的年纪,长着满脸络腮胡,看起来孔武有力。他共有三子两女,以幼子翟羌武艺最好。因为原来的豪族逃亡,翟氏便成了项县最大的势力。他们修建了坞壁,聚众自保,经常劫掠过路的商贾和逃难流民,欺压附近百姓,成了附近名副其实的“山大王”。十年间来投的人户和侵占的户口不少,现在已经有四百家,近两千人。东晋政府对淮北控制能力非常有限,只要不是扯旗造反,对这些豪强一向优容。

这日翟贞听手下回报说,有从淮南来的一支队伍,鼓动周围村民南下,不禁恚怒:这附近的人家要是都搬空了,我们在这还混个屁啊?翟氏近十年来跋扈惯了的,如何肯让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胡来,忙让下面的人详细打探。待得听说为首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字,带着五百多个骑兵,其中还有一些半大孩子,翟贞却不由得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怎奈他的几个儿子不肯甘休,吵着闹着要打发了这群南方人,于是翟贞便召集堡内诸人议事。

议事堂内除了翟家诸子,还有同乡卢氏和曾氏的人,这些年还兼并了一些小家族,议事堂里坐了十来个汉字。不过听说来人有五百骑兵,这些人大多面露惧色,不赞同出兵。

翟羌听到众人惧怕,不敢出兵,怒道:“一群胆小鬼!不过是五百个南方人,就把你们吓成这样!南方历来缺马,南方人也历来不会骑马,这些人骑着马也不过是代步罢了,——真以为骑着马就是骑兵了!”

一旁的曾顺笑道:“翟羌,你打听清楚了没有?你也说南方缺马,那么怎么会有人家有这么多的马匹,这些人只怕是军中的人吧!现在晋国要跟燕国打仗,胜负还未分呢,我们怎么就敢随意攻击晋国的军队?一旦晋国胜了,我们这些人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翟羌怒道:“怎么没有打听清楚!那些人招募人手说是往寿春刘家去的,家主是什么征虏将军刘建!”

一旁的卢辉一拍大腿,笑道:“这就对了,这刘家不就是这两年卖白酒和红糖的人家,他们家拿得出来五百匹马不奇怪!”

曾顺听了,也笑道:“我说什么来着,是军方的人吧?我们如果把人得罪得很了,日后这位征虏将军带兵找上门来,谁能挡的住!”

翟贞的长子叫做翟恭,这时候出声道:“这事透着蹊跷啊!晋国人在前方打仗,后面却有军方的人在捣乱?咱们现在都是陈郡的人,可不归他刘建管啊!”

曾顺听了,笑道:“你说得没错。可是眼下这些人只是来招募人手屯田,可没说要把咱们强行迁走啊,怎么就不可以啦?”

翟恭摇了摇头:“不对!哪个军将敢随意到别人的地盘招募人手,那不是挑起冲突吗?”

卢辉笑道:“我们在这里猜来猜去的有什么用处!翟伯不是晋国封的项县县尉吗,我们大可以以这个身份责问他们,探探他们的虚实!”

曾顺听了,忙点头赞同。其他人本也不愿意出头,便纷纷出声赞同卢辉。

翟贞也不愿出兵,这时候他便顺水推舟,要派人前去与那些南方人谈谈:“好,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派人联络,这出使的大任,哪位愿意承担,卢老弟,既然是你提出来的主意,不如……你去?”

卢辉忙推辞道:“小弟辞拙,怕误了大家的事情,坞主还是另选他人吧!”

翟羌冷哼了一声,别过了脸去。

翟贞又看向曾顺,曾顺忙摇手道:“小弟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不方便出门,坞主还是另选他人罢!”

翟贞摇了摇头,有些郁闷,他冲着众人道:“哪位愿意作为使者,去与那些南方人谈判去?”

眼见众人没有人回应,翟羌大声道:“父亲,我去吧!”

卢辉忙出声反对道:“三郎嫉恶如仇,一旦与人谈崩了,不免会遇到危险,还是选一个稳重些的人去比较好!”曾顺也怕翟羌为大家惹来祸患,忙出声应和,其他几位小家族的代表,也纷纷出声赞成。

翟羌气不自胜地道:“让你去,你不敢去,如今我要去,你又来聒噪,你到底想怎么样?”

翟贞喝道:“老三,不得无礼!你是怎么跟长辈说话的!”

翟羌见父亲发怒,轻哼了一声,没敢再说话。

翟贞道:“翟锋,你去一趟吧。只是了解清楚就行了,不必与他们冲突!”

翟锋躬身道:“诺!”

刘牢之还不知道翟氏对他们起了心思,不过出于谨慎,他们以刘牢之和侍从队为中心,在附近活动,约定任何一方发现异动,立即发出信号,全部向刘牢之所在的方向集结。刘义之在寿春好几年,对周边的势力比较熟悉,就跟刘牢之着重提过这个翟氏,让他小心提防。出于对坞壁豪强的防范,刘牢之在翟氏坞壁附近安排了两个哨探,随时通报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