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六章 糟白酒

东晋小军将 第六章 糟白酒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六章 糟白酒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要想在明年收获大量的红糖,光靠从农民的手里收购甘蔗和家里的佃客交租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刘牢之禀明了母亲何氏,让刘柱招募了一批流民作为庄客,和家里的佃客一起,在芜湖滩涂一带开垦荒地,围湖造田。虽说秦汉以来,南方的土地渐渐得到了开发,但是相对于黄河流域,这里还是地广人稀。土地不缺,但是要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荒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单凭流民个别家庭是做不到的。北方侨姓士族南迁到会稽郡,也是靠占山护泽,开垦荒地在当地扎下根来的。

这个时候芜湖的流民不少,有从江北偷渡过来的,也有江南本地遭灾的,甚至逃亡的兵户和工匠也不少,刘柱陆陆续续地招揽了七八十户人家,近四百口人。由刘家出资,在小山脚下夯土成墙,修建了不少茅草房子,用来安置这些流民。

隔着不远,在湖边的小土山上,刘牢之让刘柱安排人修建了一座别院,别院只有五间正房,三间厢房,坡下不远处盖着畜舍,养着刚买的十五头牛,三匹马,和刚抓入的五十多头小猪崽;畜舍里打了一口井,安上了手压机井,每天冲洗畜舍的脏水通过陶管流入化粪池。

大家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自来养牲畜,能够及时把粪便和尿液堆到外面就已经是难得的勤劳了,何必费这么多的周章。刘牢之不得已跟众人解释道,此举不但可以保证畜舍的卫生,是牲畜少生疾病,这些粪便和尿液在化粪池里充分发酵之后,肥力更足,说得众人云里雾里、将信将疑,不过这段时间刘牢之的很多想法的出人意料,当家的主母又支持,便只好照办了。

别院周围开辟了一些梯田,种了两亩从蜀地和荆州传过来的茶树种子,又栽植了两亩葡萄,另外挑了一些零散的地,准备开春的时候种上蓖麻。

蓖麻原产自非洲,亚洲的印度引种较早。随着佛教向中国的传播,这种植物也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不过此时中国人还不了解蓖麻。蓖麻可以榨油,蓖麻油是高级润滑油;蓖麻的叶和果实有毒,可以做农药;蓖麻毒素易损伤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变性、坏死病变。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蓖麻毒素直到二十一世纪也是无解的,乃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的必备良药,还有恐怖分子用来进行刺杀活动。当然,蓖麻还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在青弋江边修了一所工坊,刘家从官方场务留下的两个铁匠和三个木匠及家属,还有从流民中招募的两家铁匠,三家泥瓦匠,暂时住在工坊这边。工坊里的众匠人忙着打造农具,泥瓦匠则带着学徒忙着修建别业。

丘陵山地垦荒,按照经验做成梯田,围湖造田因地势低洼,刘牢之担心雨季排涝不好,所以准备采用果基鱼塘的操作模式,用挖池塘的土抬高地面,靠近池塘的农田,向池塘倾斜,便于排水,四周种上甘蔗和桑树,甘蔗叶子和蚕沙用于池塘养鱼,塘泥作为肥料,滋养庄稼。池塘互相连接,可以调节水量,也可以通小船运输粮食。池塘长四十一丈,宽二十五丈,坡宽二十五丈,合占地七十亩,水塘十亩。这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开发方式,工程量巨大,耗费颇多,就连刘柱也不能理解,还是牢之搬出了何氏,才硬推行下去的。

十一月十三,刘府别院,厢房。

这里的布置与城里刘牢之的小院差不多,不同的是,这里装的是火炕。炕是用泥坯垒就的;用黄泥和着草,用木棍做支撑,放在模里抹平压实做成土坯,晾干之后即可使用。这种土坯用火烘过之后,非常结实,关键是可以把做饭的热量用来取暖,要知道这个时候,江南的冬天也是会下雪的,非常寒冷。

在过道的两边用砖垒成灶台,每个灶台上放置着两口锅,一口八人大锅,火道与炕相连,;一口六人锅,烟道直接排向烟囱,夏天的时候使用。这些大锅是用铁铸造成的,比起先前锻打出来的锅,要偏厚一些。

此时,刘牢之正在端详着刘柱安排人刚送来的甑。甑是木制的,像个大圆澡盆,里面可以分层放上篦子,可以用来蒸馒头,最上面的一个篦子有点特殊,篦子是整块木板,木板上钻孔,穿着竹管,蒸汽可以透过竹管上来,凝结成的水却不会掉到下面,凝结的水会通过集水盘,顺着伸出的铜管流到外面,相当于现代化工厂精馏塔的塔盘了。这是刘牢之设计,令木匠专门做的,准备用来制糟白酒。

今天要制糟白酒,为了保密,刘牢之特意把泥瓦匠安排去修畜舍了,门口也安排了侍从站岗,不许生人靠近。

两口大锅里装满了水,把甑卡在锅沿上,刘牢之安排着把外面车上的酒糟一桶一桶抬进屋来。自从修建了畜舍,刘家酒楼里的黄酒酒糟和厨余就拉到别业来喂猪。刘牢之在这里蒸酒,别人也不可能知道酒是从酒糟里蒸出来的。

刘牢之安排这孙乾和刘延之两人往甑里装酒糟,两人一个在下面往上递,一个往甑里面铺装。

按照牢之的吩咐,孙乾在甑底下先铺上了一层干净的稻壳,再慢慢地往上撒酒糟。

“装酒糟的时候,一定要松紧适度。太紧了不利于水汽往上走,蒸不出好酒!”刘牢之嘱咐道。

那边孙乾忙点头道:“小郎君,这个你说过了,小的已经记住了!”

等孙乾在甑里面铺满了酒糟,便盖上了盖子。这个盖子也是铜制的,像个铜盆,盆里加满了凉水,蒸酒的时候,需要不时的更换里面的水,控制盆里面水的温度。这个铜盘主要是用来冷凝酒气的,酒冷凝下来之后,顺着塔盘,经由伸出的铜管,流到外面来。

刘延之问道:“小郎君,这样真能做出酒来?”一旁刚下来的孙乾也满脸疑问地看着牢之。

刘牢之笑道:“如何不能!酿酒的时候,都需要煎酒的,这个你知道吗?”

刘延之点头道:“小的的从父便在咱们家的酒楼里酿酒,小的是见到过如何蒸酒的。”

刘牢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煎酒的时候可以蒸出酒汗,这个当然也能蒸出酒来!酒糟里含有的酒虽然不多,也还有一成多。放心吧,一会儿你就看到了。”

这个时候灶下开始烧火,慢慢地水热了,酒香四溢,又过了好一会儿,果然从铜管里淅淅沥沥的开始流出酒来。

孙乾拍手笑道:“果然有酒出来了!”

刘牢之让孙乾用贴着“酒头”字的坛子接着,慢慢接了一小半坛子,酒开始慢慢增多了,刘牢之又让人换了贴着“中酒”字的坛子,继续接着,等酒流的慢慢变少,又换了贴着“尾酒”字的坛子,直到再没有酒流出,停了火,把酒糟取出装桶,重新把新的酒糟装满甑,继续蒸,直到把酒糟全部蒸完,整整制得两大坛糟白酒,大约有一斛酒。牢之吩咐封好坛口,埋进背阴的地里面。

刘延之又问道:“小郎君,为什么要分三个坛子接酒?”

刘牢之解释道:“蒸酒需要掐头去尾,这是因为一开始蒸出来的酒头主要是轻组分,人喝了对身体不好,最后出来的是重组分,人喝了会头晕恶心。只有中间的才是好的酒。你们千万记住,不要搞错了。”

“轻组分?”刘延之摸了摸脑袋,望着牢之,他听不懂了。

刘牢之笑道:“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以后你会慢慢知道的。”

旁边的孙乾问道:“郎君,这些酒头酒尾要怎么处理?”

“酒头接满坛子以后下次倒进锅里一起蒸,重新接过的单独放着。酒尾就单独放着,别有用处。”

刘延之问道:“小郎君,这酒叫什么名字?”

“此酒浓冽,与时下各家的酒都不同,正适合武士饮用,”刘牢之沉吟道,“就叫‘将军令’吧。”

刘府的垦荒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按照刘牢之的要求,刘柱对垦荒人员进行了编队,十人一组,五组一队,从流民之中选出了七位表现好的人做了队长。垦荒人员的饭菜和工具都由刘府提供,由队长统一收发。按照此时的惯例,部曲为主家做工是义务,根本没有报酬的,流民更是给饭吃就可以。但是为了鼓励这些人,刘牢之还是按照人头额外为每个人都配发了粮食。

流民们垦荒热情高涨,加上这些新制的工具不但结实,用起来还非常的胜利,几个月下来成果斐然,一共开出梯田两百亩,旱田六百亩,水田一千二百亩,果基鱼塘十个,田地之间的主要道路也都修好了。眼看年关将至,刘牢之便让刘柱停止了垦荒,改为平整田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