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七十五章 何铮的烦恼

东晋小军将 第七十五章 何铮的烦恼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七十五章 何铮的烦恼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七月初,《论语》下篇和《春秋》印制完毕,印数五千册,除了刘牢之留下的三百本,其余的全部被各商家一扫而空。有了更多的人手,《春秋》使用了雕版印刷,效果要比《论语》精美一些。随着一品汇书社两部《论语》的发行,更多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读到儒学经典,即使在私学里,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手执书本的事情也可以实现了。

六月里,南阳范家的管事找到一品汇,想要刊印私人书籍,胡风不能做主,跑来问刘牢之的意见。刘牢之印书是为了弘扬文化,可不是为了给个人行方便的,因此他告诉胡风,一品汇书社只出各家经典以供大众评阅,暂时没有为私人出书的业务;私人出书可以找何氏造纸作坊的何铮。但是有两类书可以免费刊印三百套:农业技术和医学,当然代价是一品汇书社有权出售该套书籍,不过会注明作者出处,由作者题名作跋。

接到一品汇的回复,范宁倒也没有灰心,马上来找范汪商议。

“现阶段只刊印各家的经典,不接受私人业务,但是可以免费印农书和医书?”听到范宁的禀报,范汪惊讶地道,“一品汇现在是谁在主事,不简单啊?”

范宁回道:“回父亲,芜湖一品汇的掌柜的叫胡风,不过一品汇是征虏将军刘建家的产业,现在主事的是他的长子,叫做刘牢之,今年才十二岁。”

范汪笑道:“这个刘牢之,倒是个妙人,能放着银钱不赚。”

范宁笑道:“虽说是刊印各家经典,但是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就是刊印了《论语》和《孝经》,听说正在刊印《春秋》,没有任何当下的清谈之作!看起来这个刘牢之还是倾向于儒家的!”说到这里,范宁想起了一件事,又道:“那胡风还透漏,有好的‘传’也可以刊印!”

范汪抚着胡须笑道:“有意思,有意思。这样也好,你先把我的那些方子,好好地整理一下,送到一品汇刊印出来!”

于是,刚刚刊印完《论语》的刘牢之,就接到了《范东阳方》的刊印业务。范汪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之治疗,每多治愈。《范东阳方》一百七十余卷,算是一篇大著作了。一品汇如此快的印书速度,让在京口的何铮坐不住了。大半年的时间,何氏书社好容易才印出了《诗经》来,由不得他不着急。

走在刘氏庄园之间,何铮满脸的讶异,对身边的刘牢之道:“表弟,想不到短短两年间,你竟创出这么大的基业!”

刘牢之笑道,“世人皆以货殖为耻,可是你看我这边,众位庄客安居乐业,比高门大户家的僮客不知道好过了多少!表哥好好看看,回到京口不妨也起这么一座世外桃源!”

“什么世外桃源?”何铮不解地问道。

“就是化外之地,天堂一般的所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刘牢之摇头晃脑地道。

“表弟好大的志向!”何铮赞道。

“表哥此来,可是为了印书之事?”刘牢之问道。

“是啊,多亏了表弟帮助,现在造纸坊成功运作起来,已经开始赚钱了,家族里面对印书之事就格外上心。目前已经筹集了不少钱,仿照上次表弟送的《孝经》雕版,已经刊印了《诗经》,不过有些事情,今日特意来向表弟请教。”

刘牢之笑道:“请教不敢当,表哥请问,小弟知无不言!”

何铮笑道:“你提供了两种印刷方式: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刘牢之笑了,说道:“你得先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啊!先说雕版印刷吧,这么几种情况适合雕版印刷:一个是印刷量比较大,比方说,上万套;再一个是内容固定,不需要更改的书籍,诸如各类经典。只要刻出这块板,保管好,别虫吃鼠咬的搞坏了,那就一直能用。一次投资,多次使用,方便!而且字迹清晰,也可以找名家书写,有一定的艺术性,美观。”

何铮听得连连点头。

“再说活字印刷,活字印刷的好处是修改方便,字块可以反复使用,但是刻印一套字模的费用也不少,初期投资比较大。再者活字印刷,每个字的大小不好把握,刻印出来的书籍,观赏性肯定就不如雕版印刷。”

何铮点头道:“对,对!如果有人找上门来要求出个人文集呢?”

刘牢之笑道:“能出钱出个人的文集、书籍的,想必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不管出多少套,只要他们出的起钱,就可以使用雕版印刷,但是要有一个最小的起订量,你不足这个量,也还是要照这个收钱的。当然,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活字印刷,也可以,不过同样的,需要设定一个最小的起订量。”

“对对,这个好!说起来如果只印几百本,成本太高了!”何铮忙不迭的说。

“制作活字字模,可以用硬木,可以用胶泥烧制,如果不怕成本高,可以用铜模刻印,当然也可以用铅模。不瞒表哥,我这里现在使用的是硬木和铜字两种,铅模我还在摸索当中,若果制作成功,我会为你准备一套。因为《论语》字数不多,所需要的活字也不算多,缺少的可以随时刻出来,要是大篇幅的书,恐怕要多准备字模才行。”

何铮点了点头,总算是明白了二者的优缺点。说起来,自己准备的那些钱,恐怕是很难支撑活字印刷。

刘牢之继续说道:“其实呢,还有一种印书的办法,成本低廉,刻板快速,印刷简单,字迹也清晰,速度比得上抄书,只不过成书的效果算不得高档,另外印几百册就是极限了。”

“哦,是什么印书法,这么神奇?”何铮倒是很好奇。

“蜡纸印刷!”

“蜡纸印刷就是把字刻在蜡纸上,然后把纸放在蜡纸下面,用辊子蘸上墨,刮一遍,下面的纸上就会留下清晰的字迹。”刘牢之解释道,“现在我的侍从们使用的教材就是这么印刷出来的,虽然制作粗糙,用来教习学生足够了。”

“当然了,如果所需要的册数更少,比方说两三本,那也可以使用复写纸。这个我们一品汇就有售!”

两人谈谈说说,不知不觉走到了畜牧场,眼看着成千上万只鸡在树林里跑来跑去,何铮不由惊住了:“表弟真是大手笔,这得多少母鸡才能孵出这么多的鸡来?”

“表哥想差了,这是采用人工孵化的方式孵化出来的。不但是鸡鸭鹅,就是马牛羊,我们牧场现在也已经能够进行人工受精,母畜的受孕率大大提高。”刘牢之不无得意。

“这是怎么做到的?”何铮好奇的道。

“表哥如果也想建一个畜牧场,我到时候可以派师傅去指导下,不然的话就不要问了,我还指望着这个赚大钱呢!”刘牢之笑着道。

何铮登时省悟,解释道:“我就是随口一问,表弟不要放在心上。”

“这没什么,人之常情,”刘牢之问道,“表哥要筹建印书坊,如果缺乏资金,可以提出来,我们可以入股。”

“好,我会去好好核算核算。”

两人又参观完刘家的农庄,回到芜湖城里。何铮眼下尚未与道芬成亲,刘建又不在府中,刘牢之就在宴喜楼招待了他。

“这个是自家稻田里的稻花鱼,甚为鲜美……”

“这个是豆芽菜,宴喜楼推出时间不长……”

“这个是吊炉羊排,别有风味……”

“这个是京酱肉丝……”

刘牢之把宴喜楼的招牌菜一一上了一遍,每道菜都详细解说了。何铮但感觉美味异常,但是又实在说不清为什么。

何铮一边品尝着,一边评论道:“京口宴喜楼的菜式也很受大家欢迎,我也去过不少次,想不到这边的菜式更多一些。”

刘牢之笑道:“这是自然,我有什么新的想法,都会先在芜湖总店这边试验,成熟之后再推广到京口。表哥,主食有什么想吃的吗?我们刚推出了一款吃食,叫做‘馄饨’,表哥不妨尝一尝!”

“客随主便,表弟看着安排就行了!”

何铮在芜湖呆了两天,感受着刘氏庄园蒸蒸日上的发展气氛,竟不自觉地有一种紧迫感。造纸印书是当务之急,虽然不舍还是尽快赶回了京口。想着刘牢之说的,何氏一家做起来困难,不妨多联合几家参与,迅速把印书产业做起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印书是造纸的后续产业,印的书多了,需要的纸的量就大,目前适合印书的纸只有何氏书坊有,对何氏纸坊的发展甚为有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