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对胡政策

东晋小军将 第三百七十一章 对胡政策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三百七十一章 对胡政策

胡彬在一旁听了,皱眉道:“这些胡人,占我故土,掳我子民,称得上是罪大莫及,不杀难消我心头只恨!莫非道坚以为,对这些胡虏应该行‘绥靖’之策?”

高义是在北方生活的,他跟着吕护曾经长期在胡族政权内出仕,心里自然是有不一样的看法。只不过高义看邓遐和胡彬说得坚决,不欲与之争执,所以他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话。

攫欝攫。邓遐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永嘉之乱,就是因为朝廷对于胡人过于优容,以至于养虎为患。我们对待胡人,可不能再存善心了!”

刘牢之叹了口气,说:“自从后汉以至魏晋,西北胡族不断内附。一则是因为天气寒冷,胡人在塞外生存不易,不得不内迁;二则也是因为中原大乱之后,人口锐减,朝廷为了增加赋税来源,不断地征服胡人,并把他们迁徙到关内。要说仇怨,也是汉人先招惹胡人在先……”

邓遐和胡彬对视了一眼,却还是不以为然。汉人天生的优越感,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征服”他人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永嘉之乱后,晋室无力抵御胡人被迫渡江图存。这种被昔日的奴仆贱人骑在头上的感觉,让很多人感到羞愧。

“胡人本就是贱种,他们不识礼仪,下流粗鄙,岂可和我们汉人相提并论?”胡彬道。

刘牢之摇了摇头,反驳道:“不然。哪有天生的贱种?现在北方的胡人,也大都是习汉文、说汉话、行汉礼,与我汉人没什么差别了。祸乱天下的根本,并不在此。”

“晋室渡江之前,关中人口百万,其中胡人的人口,已经居半了。此时秦燕两国盘踞北方,大量的胡族散布期间,他们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汉人了。这个时候煽动民族仇杀,即便是我们能夺回北方,我们也将收回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何况即便是北方的汉人,他们中的精英也大都在胡族政权之中效力,若我们摆明了要消灭胡人,这些在秦燕两国出仕的汉人为了自保,他们也必然会与我们死战!如此一来,我们司州四面树敌,成为众矢之的,早晚必败!”

邓遐和胡彬没有考虑得如此长远,高义却对刘牢之的这番话很是赞同。

“道坚说得不错!想要收服北方,靠屠杀是办不到的。常言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等我们杀光了北方的敌人,我们也就所剩无几了。司州本来就难以得到朝廷的支持,再把自己的力量耗光了。嘿嘿……”

高义摇了摇头,没有接着说下去。

#21434#21437#32#22937#20070#33489#32#109#105#97#111#115#104#117#121#117#97#110#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邓遐心中一惊,这才想起司州的难处。刘义之不是手握朝廷权柄的大司马,无法动用举国之力来进行北伐。若在于秦燕两国的战事中遭遇重创,桓温不但不会给予援助,反而会追究司州战败的责任,把盘踞司州的刘氏一脚踢开。

“靠屠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初冉闵发布‘杀胡令’,杀了几十万胡人,搞得北方大乱,被慕容氏趁虚而入,夺了江山!”刘牢之喟叹道。

邓遐等人默默点了点头,他们对此倒是深知的。时人每每提及冉闵,都甚觉惋惜,对其“杀胡令”感觉大快人心。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各人的见识愈增,也慢慢地想到了“杀胡令”的不妥之处。“杀胡令”激化了民族矛盾,杀伤过重,委实不值得称道。

“道坚说得是。对胡人杀伤过重也不是良法,莫如把他们全部迁回原来的聚居地。”邓遐道。

“江应元的,某也是读过的。但是把胡人全部徙出关中,也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何况现在北方胡人居大半,在北中国生活已久,早已习惯了这里。想要把他们迁到关外,还不知道要经历多少血战呢!”

邓遐、胡彬想起南下的士族和百姓,也都是不愿意离开“故土”,便都点头称是。

“北方经历战乱之后,也颇残破,正是缺人口的时候。放着数百万人口不用,而要驱离,这么看也不是良法。”刘牢之笑道。

邓遐皱眉道:“难道道坚还想把这些胡人引为己用?就不怕……养虎遗患吗?”

巘戅妙书苑戅。刘牢之道:“孔子作,诸侯入夷狄而夷狄之,进中国而中国之。我们对胡人,也要有这样的做法。”

“胡人百姓也不是天生的穷凶恶极,不能以洪水猛兽视之。以前朝廷把胡人视为贱种,动辄把他们略卖为奴。胡人也把汉人视为寇仇,无时不思报复!”

“这两年,司州从各地迁来不少的胡人,官府对这些百姓分散安置到各县,并给他们分给土地,并派遣官吏协助他们农耕。不止如此,官府还在各县设立学校,教化胡人子弟。长此以往,这些胡人说汉话,行汉礼,任谁也不会把他们视为胡虏,汉人胡人,也就没什么分别了。”

邓遐皱起了眉头,心里不以为然,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如此掠夺百姓,那些胡人酋长岂肯答应?”胡彬说出了心中疑问。

刘牢之笑道:“胡督护这才说到了关键所在。以前朝廷安置胡人,大都放任自流。胡人酋长在部落里面拥有绝对的威望,所以胡人才能发起一场又一场叛乱。这些胡人定居农耕之后,酋长们对他们的影响便不大了。官府把这些酋长在洛阳处以田宅,妥善安置。即便是他们愿意放牧牛羊,官府也会安排他们学习圈养的技术。大多数酋长都能安分守己,做个富家翁。至于个别贼心不死的,官府也有手段对付他们。”

只是对付几个酋长,打击面不大,自然不会引起大规模的骚乱。司州这样的安置方式,虽然花费的力气更大,长期来看,却是能长治久安的。对目前北中国的形势来讲,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只不过刘家兄弟此举,显示出其志不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