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三百六十二章 非义战也

东晋小军将 第三百六十二章 非义战也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三百六十二章 非义战也

刘牢之道:“此时出兵河东,本就是一招险棋。督护虽然神勇,面对数倍于己的兵力,也难免力不从心。只要稳扎稳打,不冒进,即便是不敌秦军,督护率军退回弘农也就是了。司州兵力有限,趁乱突袭占些便宜也就罢了,却还没有能力与秦军决战!等日后我们强盛了,重新再战也就是了!”

邓遐点了点头。自从北伐失败之后,邓遐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狂妄了。让他领一群新编练的兵马出兵河东,跟三万秦军作战,邓遐的心里还真是没底。刘牢之说得没错,即便是收复不了河东,再退回弘农也就是了。

刘牢之又道:“秦军虽有三万人之众,想要回到河东却要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何况他们的退路已断,士气必然低迷,想要打败他们,也未必不可能!此次河东战事,最主要的还是看督护能不能扶绥河东的大族,引他们为我所用。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督护已经拼尽全力,无论输赢,都是司州的功臣!”

邓遐笑道:“如此某就放心了!”

几个人正说着,安置好部属的胡彬也走了过来。众人施礼罢,谈起即将到来的潼关战事,都是很兴奋。受北邙山战事胜利的刺激,刘义之决定从弘农地区抽调六军进入关中战场,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会战。胡彬在北邙山战事中,亲身体会到了司州骑兵的强势,对即将到来的关中战事,充满了信心。

攫欝攫。“应远是与氐人作战过的,对于秦军的战力,怎么说?”胡彬问邓遐。

邓遐道:“若排开阵势作战,我晋军兵马与秦燕两国相比,毫不逊色。司州的兵马虽少,却都是常备兵,不但训练刻苦,而且久经战事。诸将都是从与敌作战中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的,临战不乱。所以司州兵的战力,普遍要比晋**府的士卒战力要强。”

通过上次挑选士兵,邓遐对司州士卒有了更深的认识。各地的晋军身体素质不一样,但是在开封屯田的那些被刘牢之“裁汰”下来的士卒们,却没有地方军府会弃之不用。邓遐对从中挑选出来的两千士兵,可以说是非常的满意。司州军的士卒训练刻苦,而且不克扣士兵的粮食,所以时间长了,士兵们也就显得精壮些。

“秦国士卒只有在长安附近的禁军属于常备兵马,其余的士兵,是需要从百姓家里抽调的。这样的士兵,就跟司州的民壮类似。虽然也接受过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凭一股血气也能打顺风仗。但打起硬仗来,却远比不上正规军!所以司州军虽然兵少,真正与秦军交战起来,却不会吃亏!”邓遐分析道。

胡彬问道:“氐族士卒,与鲜卑士卒比起来如何?”

邓遐道:“真要论骑战,氐族士兵是难与鲜卑骑兵匹敌的。氐族虽然是胡族,却与其他胡族不同,他们和汉人一样,是以农耕为主的。鲜卑族起自辽东,乃是以游牧为生,鲜卑子弟自幼生活在马背上,骑术自然不是氐族骑士能比的。不过军队的战力,不知体现在单兵战力上,将领勇怯,士气高低,也都有很大的影响。”

刘牢之笑道:“这是自然。秦国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士卒肯战。比起慕容评在燕国瞎搞,又要强得多。燕军现在屡战屡败,不是他们的士卒弱了,而是将士们不愿意为慕容暐和慕容评死战!”

#21434#21437#32#21827#20070#23621#32#107#101#110#115#104#117#106#117#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众人点头称是。慕容恪主政的时候,燕军所向披靡,占据了河南大部分的地盘。大司马桓温那时候根本就不敢北上邀战。兵还是那些兵,只不过领兵的将领们都变了。

巘戅啃书居戅。胡彬叹道:“古人云,一人兴邦。苻坚得王猛辅佐之后,秦国励精图治,国力大增,已经今非昔比了。近些年秦国将领南征北战,少有失利,唯有拿司州没什么办法。”

邓遐打趣道:“此次北邙山之战,司州军大胜,听说刘都督发下了不少赏赐。如此盛事,邓遐却没赶上,当真令人遗憾。此次入关中作战,遐说什么也要立些功劳,得些赏赐!”

刘牢之哈哈大笑:“古人云,春秋无义战!咱们司州对外作战,也向来是如此。此次入关中作战,重要的不是杀了敌人几员将领,占了敌人几座城池。而是看一共俘虏了多少敌军士卒,掠夺敌人多少百姓和财货。司州军府有了钱,自然不会亏待了各位出力的将领。”

从刘义之上次入关中劫掠时的处理办法来看,只要不是主动投靠,百姓们的财产会全部充公。这些百姓一无所有之后,便被安排进各地的农庄,变成了官府的屯田户。这些屯田户虽然仍然是官府的编户,却已经丧失了财产,只能依附官府生存。司州地方官府对这些人的统治,比起弘农、河南两郡的百姓,还要有力度。无论是抽兵还是出役,这些百姓都无力反抗,很是顺从。

胡彬笑道:“得道者多助啊!看看弘农和河南两地的百姓,居然出动了六千民壮随大军作战,就可知刘都督此举,乃是多么得人心!”

众人哈哈大笑。

乱世中的百姓,是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的。苻氏立国之前,被后赵安置在枋头。后来,后赵大乱,苻健趁势率众入关中,击败了当时占据关中的杜洪,在关中立业。苻坚篡位之后,南征北战,从四方往关中迁徙了不少百姓,这才有了关中的繁荣。从关中掠夺百姓,也是对秦国行釜底抽薪之计。

刘牢之提醒道:“咱们虽然做的是劫掠的事,却也是有底线的。毕竟这些百姓来到咱们这边之后,也是要被妥善安置起来的。若是相互之间结下仇怨,这些百姓在地方也会时常闹事的。当年在关中,因为违反刘都督军法而被处决的豪族子弟,不是一个两个。希望各位引以为戒!”

众人听了,不由得严肃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