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安抚

东晋小军将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安抚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二百六十九章 安抚

手里的军队是这些将军们安身立命的本钱,要裁减军队,那可就动了这些将军的根本利益了。本来一听说要整编,所有人都不乐意,不过听刘牢之说只是把一部分人裁减为辅兵,并没有把自己手里的兵马减少,到还容易接受些。

“一个军的兵力,驻守一个郡,是不是太少了些?”胡彬狐疑道,“那里毕竟是抗燕的前线,百姓们对晋国也不认同!”

刘牢之笑道:“整编部队,不会按照固定的编制去硬裁人的,只要身体素质和年龄都能达到司州的要求就可以留下。而且,拿下寿春之后,我们可以趁势兼并城内的士卒。如此一来,各位手上的兵马不减反增呢!”

“啊?兼并城内的叛军士卒?”众人大吃一惊。这可是个大胆的想法,城内有六七千士卒呢,就算是淘汰一半老弱,也能剩下三千多人,这可着实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是啊!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要等荆州军退走之后才攻城。难道真为了城里面那些财货,那才有几个钱?”刘牢之振振有词的问道。

事到临头,刘牢之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想要做的,就是吞并袁真留下来的力量,留给接任的桓熙一个空架子。没有了这些兵户,桓家得到的也就是一个残破的豫州而已,想要守住这些地方,都要从其他地方调兵。

既然有地方可以补充兵员,众人也就不介意整编的事了,有人已经开始商讨起瓜分兵卒的事了。

“我们名目张胆地吞并豫州军府的兵卒,被大司马知道了,恐会怪罪!”这时候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来了。

众人看时,原来是冠军将军王侠。王侠年龄比刘建还大,已经没有那么大的雄心,所以遇事首先考虑的是稳妥。

“是啊,这些人虽然是叛军,却是依然是豫州军府的在籍兵户。我们私自吞并,恐怕会引来祸患。”胡彬接口道。

刘建摇了摇头,笑道:“我们怎么会名目张胆地吞并朝廷的兵马呢?各位都是豫州的将领,补充豫州的兵户子弟乃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有叛贼余孽越淮北上,我们领兵去追,那也是追剿叛逆所需啊!”

高衡听了,登时明白了刘建的意思,连忙点头道:“立功所言不错,我们率兵北上,就是去追逐叛军的,可没道理把叛军士兵放为良民啊?”

胡彬和王侠对视一眼,知道此事刘家只怕是筹划已久了。他们坐视荆州军与叛军拼死拼活,就是不肯全力攻城,只怕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吧?——既然想兼并城内的士卒,当然就不能跟城内的叛军死拼,因为伤亡的都是自己人呐!想到这里,胡彬和王侠对刘家的胃口之大,不禁暗暗吃惊。

“既然立功早有打算,我们这些人还有好什么顾虑的,听盟主号令便是了!”胡彬笑道。

刘建笑道:“你们信我刘家,我刘家也不会辜负了诸位,必齐心协力,谋一场共富贵!”

“好!”众人兴奋起来。

谈完了主要的地盘划分,其余的事不过是细枝末节,谈论起来就容易的多了。刘牢之说起对寿春城内的敌人,只需进行远程攻击,偶尔发动一次登城战即可。至于能否顺利地攻入寿春,还要佐以其他的手段。

众人听了,也知道刘家在寿春城里有细作接应。刘家在寿春经营多年,要说他们在寿春城里没有人,大家是不相信的。

刘牢之与众将说得口干舌燥,才把整个作战计划说得明白。这些老蒋不是朱绰、高素等人,跟这些人谈事情,不但要分说明白,还得让他们明白,此举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委实是心累。

刚刚庆完功的寿春守将们,惊喜地发现先前主攻的荆州军营已经撤走了,只留下了一地狼藉的破烂帐篷。

“荆州军被我们打怕了,暂时不会再来攻城了。”朱辅判断道,“刘建、高衡等人出兵不过是应景而已,并不会豁出老本来跟我们硬拼。想来接下来几天,我们应该可以轻松一番了。——二郎君这一战,立了大功了!”

袁双之被朱辅这么肯定,笑得嘴都要合不拢了:“从此之后,寿春城下的攻城部队,不但要筹备进攻,还要防备我们的夜袭了!”

朱辅听了,笑而不语,不想打击袁双之的积极性。旁边的功曹吴坦之却道:“二郎君,这夜袭的事,可一不可再。刘家兄弟就是夜袭的高手,他们对付夜袭肯定也是有一套的。如今荆州军受挫退开,刘家的部曲却没有撤走,看起来接下来将会由刘家主攻了。”

袁双之听了,愀然不乐。

袁瑾安慰道:“二弟不必烦恼。我们袁家的儿郎,克敌制胜也不只靠偷袭。来日战场之上,与他们见真章便是了!”

众人也都齐声赞同:“二郎君不必着急,早晚必立大功!”

袁双之重重地点了点头。袁瑾的肯定让他很是感激,仿佛身上充满了力量一般,恨不得现在就领兵出去厮杀一番。

吴坦之暗叹一声,这些人没有到司州去看过,不了解刘家兄弟的战绩。袁双之不过领兵夜袭了一次,就被众人捧到了天上去。甚至上次医馆镇大败,也有人归咎于是其麾下兵马新附,不肯力战云云,浑不肯承认刘牢之的过人之处。

“都已经坐困愁城了,还敢不重视敌人,这寿春真能守得住吗?”

吴坦之面色不豫,袁瑾自然看在眼里。父亲征辟的这些佐吏,有很多人看起来是很维护袁家的地位,其实对袁家没有丝毫的忠心,像是郭缮之流,在大司马弹劾父亲的文书抵达豫州军府的时候,这些人就起了离开的心思,不肯为袁家分忧。反而是像吴坦之、曹德等这些处事但凭本心的人,对袁家不离不弃,一直在为袁家出谋划策。现在虽然是为了安抚袁双之没有理会这位吴功曹,等一会儿没人的时候,还是要再安抚下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