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四十二章 平面玻璃

东晋小军将 第四十二章 平面玻璃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四十二章 平面玻璃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章道看着越来越近的船队,心中甚是高兴。自从去年秋开始,一品汇的胡掌柜向他订购了大量的药材,像是丹砂、汞、矾油、芒硝、胆矾、雄黄、碱灰、白矾、磁石、硝石、砒霜、炉甘石和马钱子等等,要的批量都甚大,而且都交付了定金,这几个月赚的钱比过去几年都多。一品汇要的很多药材都不容易搞到,多亏了他在这行浸淫多年,才有这么些门路。

今日到的是锡、丹砂和汞,这东西有毒,也不知道胡掌柜的要来做什么。

船只靠岸,章晋跳下了船,向父亲走来。

“一切都还顺利吧?”章道关怀到。章晋是他的长子,今年二十岁了,这几年开始替他走南闯北的进货,一直没出纰漏,算是已经入行了。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接替自己接手家里的生意了。

“顺利的很!就是他们要的量太大,一时备不齐,就在那里等了几天。”章晋笑道,“这里面不少东西有毒,也不怕别人偷了去!”

章道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道:“不用卸货了,直接拉到刘家的工坊去,那里有人接货!”

章晋瞪着眼道:“那钱怎么办?还没付余下的钱呢!”

章道笑道:“当面交付。给刘家做生意就这点最好,从来不拖欠!快走吧,中午到宴喜楼给你接风!”

听到刘颂派人来说,期盼已久的原料已经卸货,刘牢之非常高兴。玻璃作坊的锡槽生产线早就修建好了,一直等着锡来下料,制作浮法平面玻璃。比起玻璃摆件和玻璃瓶,平面玻璃的用途更广,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更大。现在的木制窗户都透着风,到了冬天需要糊上纸,弄得屋里黑乎乎的;镀银玻璃镜的清晰度是铜鉴无法比拟的,更将会让广大爱美人士疯狂!刘牢之草草地和范进商量完评书话本,便带着人直奔玻璃工坊。

玻璃工坊如今已经有多种玻璃烧制出来了,从普通的钠钙玻璃到耐热的硼酸玻璃,再到透光最好的石英玻璃,应有尽有。制做平面玻璃有很多种办法,比方说压延法、提拉法等等,刘牢之让师傅们都试过,都能够做出来,但是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和透光性能一般。虽然在何增等人看来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对追求更高的刘牢之来说,效果是不令人满意的。

所需要的锡在其实在买铜铁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一些,不过量不是很足,今日除了补齐锡的量,也有混淆物料的想法。现在有不少人在刘家的工坊外面探头探脑的,令人防不胜防,玻璃工坊的锡槽刘牢之便对外称之为汞槽。如果到时候有人用汞液制作浮法玻璃,将会造成很大的事故!

刚到工坊门口,刘颂便就带着玻璃工坊的管事何增等在那里了。两下里行过了礼,何增便领着大家往玻璃工坊预备的锡料槽走去。

还没进玻璃工坊,刘牢之便见到工坊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有几个人在那里磨东西。刘颂见刘牢之停下脚步,盯着几个人在看,忙解释道:“郎君,这是刚来的玉匠,在那里磨一些翡翠原石!”

“玉匠?”刘牢之愣了下,他是跟毛氏提过要玉匠,没想到已经送过来了。

“是,胡掌柜的把人送来的时候说,是毛氏送来换东西的,他们的身契也一并送了过来。”说着,便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怎么了?这个表情?”刘牢之奇怪的问。

“郎君,这些人是一品汇拿东西换的,这个价钱我们怎么结算?”刘颂问道。现在刘氏的工坊做出来的东西都有出厂价,一品汇只是负责贸易,两者之间是要结算的。每年各个产业之间的盈利是单独结算的,管理人员的分红也不一样,类似后世的分公司,是以刘颂要问清楚。

“交换的时候不是有约定的价格嘛,就照那个就行了!”刘牢之笑道。

刘颂点了点头,没在说什么。

“走,先进去看看!”说着便领着众人往里进。

进得门来,刘牢之看得清楚,屋子里面一共五个玉工,前面的筐里有几块儿玉料原石,三个年轻些的玉工正在磨玉料,还有两个在检视玉料。去年换红糖,有来自荆州、川蜀一带的商家用来自西域的玉石作为货款,一品汇颇收了一些。之前没有玉工,只能闲放着。

玉工们见有人进来,里面还有工坊的主管刘颂,忙上前行礼。

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当时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石器、兽牙、木杆、骨片、绳线、皮革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商代有了铜,铜制砣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砣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铁砣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

老工的工序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用人力和铁砣,转动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

刘颂伸手指着刘牢之说道:“这是刘家的郎君,工坊的主人,你们快来拜见!”几个玉工赶紧跪下行礼。

刘牢之笑道:“不用多礼,起来吧!在刘家的工坊里,工匠是受到尊重的,相信这几天你们能感受得到!”四下打量了他们的工具,都还算齐备;拿起已经加工好的翡翠手镯,只见那手镯打磨的非常光滑,器形也非常适合佩戴,便随口称赞了几句。

几个玉工连声说不敢当。

刘牢之对刘颂道:“虽然我们手上的玉石不多,但是一品汇慢慢会进货,以后这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你要单独成立一个精密器具作坊,让他们独立出来!”

刘颂赶紧答应了。

刘牢之看着这群玉工,笑着问道:“你们之中谁的手艺最好?”

几个玉工都齐齐看向中间的一个老师傅。

刘牢之指着那个老师傅笑道:“就你吧,一会儿等我在玻璃工坊忙完了,你来找我,有事情安排给你!”那老师傅赶紧躬身应了。

出了门,刘牢之问刘颂:“主管,这玉工是我亲自向毛家要来的,怎么已经来了这些日子,为什么没人跟我说?”

刘颂看刘牢之脸色不好,心中咯噔一声,陪笑道:“小的委实不知这是郎君看重的人,胡管事也没有提过,这……”

刘牢之怒道:“这是咱们工坊没有的工种,你跟我招呼都不打,自己就做主安排了?”刘颂涨红着脸,不敢说话。自刘牢之视事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当着下属的面训斥一个主管,刘颂深悔自己大意,忙向刘牢之告罪,详细禀报了新来工匠的事。

听说还有织工一起送来,刘牢之道:“从家里的妇女中,招一批人跟着这些织工学习纺织技术,等咱家养的蚕吐丝了,正好用的上!”刘颂唯唯诺诺,连忙应承下来。

来到了玻璃工坊,到了预制的锡槽旁边,刘牢之让人再次检查设备。检查无误后,投入锡料,在锡槽上加上了预先做好的盖子,点燃木炭,开始加热锡槽,不大一会儿工夫,锡槽里面的锡开始融化。从充气口开始缓缓注入土制的保护气体。锡在高温下容易被氧化,必须加注惰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进行保护。随着炭火继续加热,里面的锡融化的越来越多,刘牢之不断地指挥着人通过进料口往锡槽里面加料,直到预定好的刻度。

打开玻璃熔窑,只见里面的玻璃液红彤彤,何增取过一个大铁勺子,从熔炉里舀出来一大勺,慢慢地倒在锡液槽里,那玻璃熔浆就沿着锡液槽往外流去。几个人一起动手,不断地往里加玻璃液,不大一会儿,玻璃液便顺着布满了锡槽。在后面的玻璃液的推动下,已经成型的玻璃出了锡槽,几个学徒慢慢摇着辊子,带动着玻璃缓缓前进,进入到下面的退火室里。

“一定不要着急,摇得不能快也不能慢,看着后面的进料摇!”刘牢之喊着那几个学徒。

那几个学徒心里紧张,脸上的汗珠不断地渗出,滴在了地上,却也不敢擦一擦。

约莫时间差不多了,刘牢之走向退火室,只见正有玻璃慢慢伸出来,刘牢之带上手套,用大铁尺隔着,拿刀子把玻璃划断,倚着桌子,斜竖着放在了旁边的空地上,慢慢地端详。效果还算不错,虽然上面还有些缺陷,不过已经能够裁出合适的方块玻璃了。

刘颂站在一旁,看刘牢之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何增把勺子交给旁人,自己过来切割玻璃,检视效果,不断地点着头。跟以前做出的玻璃相比,这种办法做出来的,更加的平滑透亮,不禁心里暗暗对刘牢之伸出了大拇指。先前通过各种办法做出的平面玻璃,何增和工匠们都已经很是满意,唯独刘牢之觉得还不行,大家还觉得他过于苛刻了。今日他见到这“浮法玻璃”,算是服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