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三十三章 建个造纸作坊吧

东晋小军将 第三十三章 建个造纸作坊吧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三十三章 建个造纸作坊吧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过去,拜访完家中的亲戚故旧,刘牢之就清闲了起来。寻找店铺的事情,刘和之一直没有给消息,他也没有催。几日来,何靖与何穆倒是来跟刘牢之切磋了几次拳脚,相互之间增益不少。

这日门外侍从突然来报,说是何家二表哥何铮来访。刘牢之连忙迎出府外,问明来意,原来他是来送节礼的。

两厢落座,闲话了几句,松果泡了茶端上来。何铮出身武将世家,自幼也是习过武的,只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出仕为郡佐吏,便更想着让子弟习文通经,求个出身;因此何铮兄弟两人最近几年都在拜师访友,精进学业。刘牢之便跟他说起正在找合适的地方,准备办一座族学,供族中子弟读书。

何铮似笑非笑地看着刘牢之,说道:“表弟年纪不大,心胸倒是开阔,这几年想来是学业有成了?”

刘牢之暗讨:“这是笑我没心没肺,自己还没有做好学业,便想着更多人的学业。”兴念及此,便有些不大高兴,开口说道:“小弟出身将门,读书不过是为了明理,能够看得懂书信文章而已,也不是想着能靠这个仕进!便是族中这些子弟,能够粗通笔墨,到州郡做个刀笔小吏,也便心满意足了。更多的人,还是要上战场,凭一刀一枪挣军功!”

何铮听出刘牢之言语中颇为不快,暗道这到底不是自己的亲兄弟,不能随意调侃。他讪讪地有些不好意思。在州郡做佐吏,如果没有特殊机缘,根本就上不去,并不算是仕途正道,何铮的父亲任职东海郡功曹多年,也确实没什么进益。

刘牢之伸手请道:“这是春天的时候一品汇新制的茶叶,与时下的茶颇有不同,表哥尝尝!”

何铮本不好茶,听了刘牢之的话,便端起了茶碗,学者刘牢之的样子,掀开盖碗,用碗盖拨了拨茶叶,慢慢品了一口,只觉得清香扑鼻,赞道:“好茶,这茶透着一股清香,却没有平常茶叶的苦涩。不用香料竟然便如此香醇,实在是难得,难得!”

刘牢之笑道:“这是我派人到荆州去,从茶园现采的茶叶,使用秘法制作而成。除了自家泡来喝,就是放在一品汇招待贵客,市面上再买不到这样的茶叶。表哥要是喜欢,出门的时候送给你半斤!”说罢,便吩咐松果去取茶叶。

何铮拱手道谢。

刘牢之又道:“这茶叶的喝法也与别个不同。不需要煮,只需要用开水冲泡就好了!”

何铮笑道:“如此喝茶,确实是闻所未闻。表弟好巧的心思!”

刘牢之端起茶碗,慢慢抿了一口,轻轻放下茶碗,这才说道:“世间事最怕认真二字。同样是茶叶,用对了心思,便能有这与众不同的效果。我从芜湖来的时候,给两位表哥各带了一百枚纸,表哥用过了没有?”

松果拿着水壶,过来为客人续水。

何铮笑道:“用过。那纸用着特别好,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墨韵万变,那是绝佳的书画用纸。不知道表弟这纸是从何处得来的?”

刘牢之笑道:“这纸是我自己做的,只是试验品,还不能大规模的做。对了,表哥,何家有没有兴建一座造纸作坊的想法?”

何铮摇了摇头,说道:“何家现在并不宽裕,恐怕没有钱来做造纸作坊。再说家父固执的很,我们读书也好,习武也罢,他都赞成;唯独货殖之事一向反对,——大概是怕被人说成是唯利是图吧?”

刘牢之笑道:“我们造纸这是工,不是商,怎么能说是货殖!表哥,你不要把造纸看的低俗了。纸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是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便是朝廷也需要兴建场务来造纸。但是现在的纸不便宜,普通的人家根本用不起,如果我们造出来的纸质量上佳,价钱便宜,是不是一桩善事?”

何铮点了点头,赞同道:“表弟说的是。如果能让普通人家用的起纸,确实是桩善事!”

刘牢之笑道:“不止呢!表哥觉得纸的最大用处是什么?”

何铮笑道:“还不就是写字作画!”

刘牢之摇了摇头道:“写字做文章,泼墨作画,那只是一个人的事情,能用的了几张纸?就是衙门里的档案用纸,也是有数的。但是有一个地方用的纸,却是天量!”

何铮摇了摇头,想不出来什么地方能够用这许多纸。

刘牢之笑道:“书!”

“书?”何铮诧异了,书还不是要人去一笔一笔地抄写吗?

刘牢之笑道:“不错,是书!表哥你说,这全天下需要多少书?”不等他回答,又道:“你想想,孩童上学需要启蒙的书,想要读书上进的人需要圣人经典,朝廷需要颁发律典,兵书、医书、农书……有这么多的地方都需要书。天下那么多的读书人,需要的书是海量的。但是现在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有书读!这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需要书的人,他买不起书!”

何铮点了点头。他家中藏书有限,很多时候需要借书来读,而且很多书便是借都未必借得到。为什么世家门阀容易出人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这些资源。如果人人都有书读,那得是什么盛世情景?只听得刘牢之继续说道:

“自从后汉蔡伦造纸以来,纸的作用就一直只是用来书写,虽然比起竹简来方便了很多,但是具体到书籍,其作用发挥的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书大都是誊写的,人在抄写的过程当中,错误在所难免;再者,就算抄写的没有错误,因为书写习惯的原因,别人在读或者传抄的过程中,往往又会搞错。如果我们印制书籍,成千上万本书一模一样,不但可以减少错误,更能让本来没有门路的人,不必千里迢迢的借书来读,这是不是一桩大功业?”

“印制书籍?”何铮听不明白了,“这个……如何印制书籍?”

刘牢之笑道:“这个也不难,印章表哥用过罢?把字反刻在石头上,蘸上印泥,就可以把字印在纸上。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字反刻在木版上,蘸上墨,附上白纸,同样就可以得到一页书纸,此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复制很多书,对于文化交流传播,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

“对,对,这样一定行的!”何铮兴奋地道,“如果此事能够做成,那可是一桩青史留名的大善事!能够造福无数的读书人!”

刘牢之笑道:“没错,文化传播,少不了书籍。而且做这件事,还有不小的好处!“

何铮一愣:”怎么说?“

刘牢之笑道:”表哥,这印书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除了有工匠刻板,你得有一帮的读书人来校对吧?不管有多少多数人参与,你作为组织者,便会慢慢地被这些读书人认可,无形中增加自己的名望。这对于表哥的仕途是有很大好处的!“

何铮点点头,兴奋地道:“对,对,我倒没有想到这点。”如此文化盛事,一定可以吸引很多读书人的参与,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也容易精进学问,而自己也可以借此提高声望,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书本里,让更多地人知道自己。真是想想就兴奋。

“不过建造一座纸作坊可是要投资不少钱呢!”何铮迟疑的道。他家里只有父亲出仕,俸禄不高,根本不够家用,还要靠着向佃户收租过活。他和大哥都还没有出仕,也帮不上什么忙。

“钱的事难,表哥找人好好合计合计,选地方,建工坊,招募人手,看看总共需要出多少钱。先在何氏家族里、亲戚朋友里问问,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合伙经营的。如果这样还是凑不齐启动资金,我这边给你补上,不过那是要算做股份的。”刘牢之笑道。

“股份,什么是股份?”何铮不解地问道。

刘牢之笑道:“合伙做生意,按照出钱多少,进行管理、经营、分红以及负债。举个例子讲,如果我出的钱占六成,那么我的股份就是六成,整个作坊就要我说了算,等工坊营利,也要按照六成分红。”

何铮点点头,这么说他倒是明白了,只见他兴奋地搓着手道:”嗯,这样好。阿羽家、小穆家还有何谦家,他们都富裕些,应该能够凑出不少前来。好,好!如此盛事,我参与其中,足以千古留名了。”

刘牢之提醒道:“表哥可别高兴得太早了,印制书籍,所用的纸和墨,都必须是特制的,一时半会是做不到的,还是先集中精力把纸造出来再说。”

“那不要紧,只要是前景光明,锲而不舍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做成!”何铮满怀信心地说道,“我这就回家,跟家父和大哥商议筹措此事!”

说罢,竟再也坐不住,起身告辞,风风火火地走了。

刘牢之把何铮送到门外,远远地看到何靖和何穆两个人骑着马,带着几个人正往这边走,猛地一拍额头:哎呀,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