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小军将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师徒

东晋小军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师徒

作者:秋霜红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3:22:45

第一百七十八章 师徒

建康,郑府。

郑毅正在招待自己的学生刘牢之。

自郑毅进京之后,刘牢之很少来京师,除了逢年过节送礼,两人平时也不过是通过书信来联络罢了。所以两人之间,有很多事都不熟悉。

听刘牢之说起这两年的所作所为,郑毅甚为感慨。

“你小小年纪便做下了这么多的大事,真是不容易。只不过刀枪无眼,你还在长体,武艺也尚未大成,过早的上战场厮杀,对你并无益处!莫不如沉下心思,多读几本书,多多地与士人交往,才是正经事呢!”

郑毅来建康两年,深知建康朝廷上下对于北方战事并不怎么关心,没有人想着要北复中原。江北各郡的官职,高门弟子根本就不屑去争,那是为将门子弟留的。大家的产业都在江南,江淮一带只是大家保护江南的缓冲地带,今收服了,明丢失了,不是一直这样吗?只要江南不乱,只要北方的胡族不南下,任他们在江淮打生打死!北复中原?复来做什么,难道不用花钱吗?江南的百姓凭什么要筹集粮草供你们挥霍!朝廷的上上下下都是这种态度,所以郑毅听说刘牢之自带部曲前去洛阳参战,很是不理解。在他看来,好好读书,迎合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才是正事。

刘牢之却不喜此时的清谈,认为纯粹是无病呻吟,于国于民无利。不过既是夫子所提,他也不好说破,只是随意地应付道:“老师说的是,弟子谨记教诲!”

郑毅听他语气,并无丝毫忱之意,暗暗叹了口气,不再相劝。

刘牢之听他不再说教,松了口气,跟郑毅谈起芜湖令一事。

“这芜湖令本是为了你为皇帝做马车,皇家赏给你的。不过这几年芜湖好生兴旺,离建康又近,引得不少人眼红。听说丹阳尹庾龢为了芜湖令的事头疼不已,每上门请托的人无数,让他无所适从。好在王爷守信,多次拦了下来。不过,明年道宁一任期满,恐怕这芜湖令便做不得了!”郑毅本就是从芜湖令的位置上下来的,何况这又是自己的寄居所在,所以他对这些事本能的比较关注。

刘牢之道:“任满离任乃是常理,也无可厚非。当推荐芜湖令,原也没说是几任。何况二哥若再这段时间做出些实实在在的政绩来,明年也能争取升迁!”说罢刘牢之又把芜湖县正在垦荒种地,安置无地百姓的事跟郑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这倒是善政!这些年战事频仍,朝廷府库空虚,已不敷使用。此时能增加财税的政策,是朝中诸公喜闻乐见的!”

刘牢之暗道:“何止是朝中诸公。便是桓温,因为北伐军资难以筹备,也时时准备土断和清查隐户。若非如此,我也不必与家中的庄客们达成协议,把他们纳入僮仆。”此时的等级观念,僮仆是主人的财产,可以对主家按照财产纳税,却不会对僮仆征收任何的赋税或者是徭役。强要把僮仆征收,那是会出大乱子的。

郑毅接着说道:“只不过无地的百姓可不单单是流民,还有很多的佃客和部曲,你们为别人家的佃客和部曲落户,不但主人家不愿,朝廷律制也是不许的。强要推行,会惹出无数的麻烦来。如果只是招募流民,则不会有这些麻烦。”

刘牢之苦笑道:“现在芜湖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流民?”这些年一些渡江南下的流民到了芜湖,大多数都会投入到刘家做庄客,因此刘氏农庄的人越来越多。若单凭这些年庄客们的嫁娶和子女成丁,那刘氏农庄是万万达不到现在的规模的。自从江北的豫州武将们开始学着刘家建设庄园,近一两年已经很少有流民渡江南下了。刘牢之这次招揽百姓垦荒,除了想要安置自己手中的一些人口,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从各地的豪族手中争夺一些隐户。这些人家只要在芜湖落籍,就不可避免的会和刘家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刘家也可以借此对这些人家产生影响,这就是刘牢之垦荒的真正目的。

郑毅点了点头:“那倒是!”他不知实,却知道朝廷对于南下的流民有很强的防范心,成规模的流民只能留在江北,是绝不许渡江的。

刘牢之只是要借郑毅之口把刘和之的“政绩”转述给会稽王,因此也没有细说其中形。说了了垦荒之事刘牢之把话题转到了郑欣怀孕的事,毕竟这是他此来的目的。

说起这事,郑毅高兴了起来:“自从你师母跟欣儿说了茶水凉的事之后,她便没有再喝茶。有用了你送的月季和月季精油来调理,谁知道竟然便把宫寒的毛病治好了。说起来这还要谢谢你呢!”

刘牢之淡淡地道:“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有什么好谢的!这都是师姐福泽深厚,命中该有子女伴!”

郑毅却越说越是兴奋:“也不知道是谁把消息泄露了出去,现在一品汇的月季精油成了建康贵妇们最喜欢的保养品。现在建康的很多富贵人家都直接派人去京口采买,连带着一品汇其他的精油和香水也都销了起来!据说现在宫中都有人到京口采买呢!”

刘牢之倒没想到还会有这等事,这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这值得什么,都不过是自己家制的东西罢了!既然师姐喜欢,我让他们再送些来就是了!”

郑毅笑着道了谢,又说道:“大家都去京口,却发现问题了。从建康一路走官道,一过晋陵界道路平坦无比,马车跑在上面又快又稳,反而是丹阳郡这边坑洼难行,就有不少人找庾龢抱怨,想要让丹阳郡也把官道修起来呢!庾龢却哪里有钱,即便是有钱他也修不出来那样的路啊!若是让他知道了你来到建康,想来会派人来跟你商量这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