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九百八十四章 弯弓射贤王 续

唐残 第九百八十四章 弯弓射贤王 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九百八十四章 弯弓射贤王(续

当天二天太阳重新升起之后,好容易度过一个担惊受怕之夜的郪县城内,就再度充响起慌乱的叫喊声:

“不好了,宋帅,有大批敌军越江而过,去往攻打东岸了啊!”

“报,宋帅,东岸的北伍城和盐井镇以及陷落了。。”

“报,宋帅,东岸贼军夺占了上横桥和平沙渡、花口渡。。。”

“不好了,宋帅,有大队敌船沿江而上了啊。。”

位于节衙之中正在布置后续防务事宜的东川节度留后宋浩,也几乎是接二连三的得到了来自城头上的噩耗。而当他亲自赶到城东墙头上举告眺望的时候,也禁不住为之手脚冰冷起来。

因为,就在浊流翻滚的涪江之上,那些无风而动也不用岸边人畜拉纤和牵引的水轮车船,正各自拖曳着数节平板大船,就这么不紧不慢徐徐然的向着上游方向逆行而去了。而在船边上赫然还站满顶盔掼甲、旗帜招展的贼兵,以及许多大小炮车。

这时候,宋浩才知道被自己给真正忽略的关键所在了。这些贼军居然仗着涪江的春汛期间,将大量可以不借助外力而自行上溯的车船,给弄进了这条季节性的航道之中,而得以轻松绕开了郪县城所扼守的水陆要冲。

一旦被这些贼船水军绕道北面的后方去,截断来自西川后援的通道和退路,那可真是变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死守之城了。或是贼军得陇望蜀暨此顺水进取绵阳、江油,那便很容易将东川、西川之地,与北面山南西道给隔断开来,而成了困守之地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之前的清野坚壁和隔江互为抵角的战略部署,已然是完全破产了,而需要更多新的对策和手段才行。

下一刻,宋浩就对着被匆匆召唤而来的都押牙陈儒道:

“子偌,我再与你个将功赎过的机缘;”

“但凭宋帅吩咐!”

重新披挂一新的陈儒亦是连声应道:

“敢问宋帅,可是要追击和袭扰北上之敌呼。。。“

“非也,如此岂不正中贼军下怀了!敌既以水路大举北进为牵动,我反其道而行之好了。。”

宋浩却是摇头道:

“着你带一千团结子弟为前驱,连夜越过南沟桥往攻彼岸的留守敌营。但用五分气力作出十二分的声势来,若是贼营空虚就乘势侵夺;若是坚拒不下,就继续沿江南向往攻射洪,伺机断其粮台和粮道。。稍后我亦率本阵掩杀以为呼应;就近焚断东岸诸桥渡。。。。”

“。。。。只要将眼下的局面拖延到月后的入梅之期,那些贼军的火器就不见得利索了,才是我军得以扭转颓势乃至全力反击的最好时机。。”

待到傍晚,城外声息渐绝而营火烁烁,刁斗更声游走不断。而陈儒带着一千梓州团结,也自洞开的南门内掩身而出,乘着暗淡的天色而一鼓作气游越过了南桥沟,这才高举起旗帜和点起火把向着不远处的敌营猛扑而去;

仅仅是一个照面之间,随着接二连三被触响和迸发开来的零星土雷和被掀翻、炸倒的身形,剩下的大多数人就轻而易举的破坏和越过了营柵,杀入了太平军的阵垒之中。然而,随着一连串的轰鸣声而很快亮起又迅速蔓延开来的火光,也照亮了这些夜袭部队的惊慌和错愕的面孔。

整座偌大的营寨居然是空荡荡的未留一人,而只有一些身上帮着火把和旗帜的猪羊,在期间漫无目的四下游走着,又被袭击者被惊吓的四处乱窜起来,有引发和触动了更多爆炸和引火的机关。这一刻的陈儒亦是撕心裂肺的大声叫喊着:

“有诈,快退。。”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聚拢起来,随着隐隐的滚雷声冲天而降的炮子,就在营垒之间接二连三的轰击开来。四下蔓延的火焰,不但烧灼和困逼着这些偷袭的梓州团结,也让他们成为了黑暗中不断放射开来的火器列阵和炮位,最好最为明显的靶标。

而与此同时,身披大铠站在郪县南门城头上已然做好出击准备的宋浩,望着南沟对岸这人仰马翻轰鸣嘶喊的火光冲天一幕,几次三番举起了手中发令的长剑却又垂落下去。最后,他在左右焦灼而期盼的眼神当中,突然身形佝偻了下来而头也不回的走下城去。

然而在城池北面的错落丘陵之中,大群或站或坐掩身在夜色下的太平军士当中;去而复还的渝州别遣军统将钟翼,也在居高眺望之下暗自叹了一口气,他终究没有能够等到后续出击和接应的人马,这也意味这次两段式的埋伏和后续的布置,只能取得一小部分的成果了。

——我是剧情的分割线——

襄阳城外,正当是大都督府例行的春季集体劳作体验日。

周淮安从正在插秧的田埂边站起身来,喝了一口冰镇过的梅子汤后,只觉得浑身彻底活动起来又被春阳炙烤得大汗淋漓之下,亦是说不出的爽利;尤其是在暂时告别了繁复堆积的公文案牍之后,哪怕是象征性的下田劳作也成为了一种难得的调剂和放松了。

毕竟在这里只要考虑好如何出好力气,达到眼前的目的就行;既不用再理会那些浩繁的文山会海里,所蕴含的各种利害得失和倾向、立场、动机之类的态势权衡;也不用为那些似乎只剩下纯粹数字上的民生民情、各方态势,有所轻重缓急的取舍与择选而劳心竭虑下去。

只见同样布衣打扮的记室参军吕岩,赤脚踩过泥泞走上低声禀报道:

“王上,最新五仓核算的数据已经汇总完成了。。”

“继续”

周淮安不由点点头,抹开嘴角的梅汁道:然后就端坐在田梗的干燥处,而听吕岩站在身边侃侃道来:

“截获四月初,凡往年至今五道十二路的各等正仓,累计支出俸料、福利、津贴和优恤、特供的米麦五十六万石,干贮豆薯及制品九十一万石有余;盐菜、果干、肉脯、茶酒、酱料等辅食,另行别计,约作价十八万七千缗有余。。”

“各地城邑、屯所的大小各类义仓,共计支给例行年节的慰问米,四时水旱的救济米,另迁安置口粮,襄助孤寡结亲和嘉奖添丁的折色米,。。约九万一千三百余石。。。尚得结余五万五千石左右。。”

“各州、路的常平仓,于二、五、七、十一、十二月,累计放出平价米麦豆薯约四十一万石;自六月、九月的丰足之期,分别收入当年新米麦豆薯三十七万石;对折盈余公中钱约十万一千缗,库存尚有。。。”

“各地水陆九十三所转运仓,共计转运九百七十五万石束匹,募耗折损约三万四千石,输转车船征调并维护所费两万九千八百石,账上留存二十一万又九百石。。”

“江陵、襄阳、番禹、江宁,钟陵五大太仓总属,结余当年入仓米麦豆蔬七十九万石,留存往年米麦豆蔬四十一万石。。其中拨转建生诸军、各地驻队团、营造所、工场、牧围、养殖厂、矿坑、盐田、林场、捕捞队的维费和工食粮,约六十五万石。。”

“其中所费最大的乃是十二路军仓、军备仓,例行支给各驻泊军序、戍防区的口分、加训和阵操粮,共计米麦六十七万石,豆薯制品百十七万石;输供峡江、山西、关内的三路军前所费,约十九万石、十三万石和三十五万石。”

“此外,又有安南分路协济岭西的征拓约六万五千石;岭东分路协济闽地沿海屯垦并夷洲开拓事十五万石;宣歙、江西分路协济浙南的剿匪、平蛮诸事九万三千石;。。”

“由浙西分路协济东西两淮分路各自五万石、八万石,外加粗绢四万段,苫布、白单三千件;有湖南分路协济黔中道的征拓、开道事宜约八万九千石,外加茶药六百万斤;”

“有荆南分路协济峡江道米麦豆蔬十九万石,绢布五万段;峡江路别出土盐、泉盐一万一千担,以市黔中、剑南三川并诸蛮;又有山南东道境内别支往鲁阳关、楂岈山椎场的出兑粮,分作十六个大小批次,约八万六千石。。”

说到这里,吕岩不由顿了一下才道:

“此外,鲁阳关的王司局呈文来报,说是河南地境已有蝗灾的兆头,都畿道方面有意大量购粮,其中所求甚大以十万石计,当地遂不敢擅断加急呈请与王上。。”

“开春一来就是十万石啊?比去年和前年加起来都要多了。。”

周淮安略加思索和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才缓缓开声道:

“看在过往的信用和资格上,理论上可以先应承下那边,只要对方能够拿得出足够的抵价之物就好了。也不要坐地起价了,就按照过往的均价交易;只是必须分批交付,从少到多的逐次结清,以尽量避免什么意外和波折的风险。。”

“另外,派人告诉朱老三那些人,若是在灾情比较严重得情况下,允许河南治下的百姓徒手进入山南就食,这算是我给他得一点人情和优惠吧!”

当吕岩领命退下,并且走到侧旁棚子里待命的佐僚中,将刚才得交代的内容当场草拟成文书之后;又有专门负责水军方面小组的一名当值参谋走上前来,继续低声禀报道:

“峡江道水师林都尉来报,渝州别遣军已经推进至梓州的东川理所,但是为了确保相应的输送供给,在陌生水文环境下冲滩、搁浅、翻覆和沉底的船只,已经达到了四十三只,担心有些无以为继了。。”

“告诉他们,不要吝惜行船和运力的投入;相对于如今的整个大局而言,这点损耗却也算不得是什么了;”

周淮安却是毫不犹豫的回应道:

“如今大江上下足有二十多处的大小船厂和驻泊地,已然全力开工起来怕不是每日都有新船下水了;只要能给我保全下足够用的人手来,沉十只我就给他补十只,沉五十只就补五十只。但是东川攻势的后路保障不能受到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