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九百七十七章 挥刃斩楼兰 中

唐残 第九百七十七章 挥刃斩楼兰 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九百七十七章 挥刃斩楼兰(中

而在围绕在骊山陵下的散乱军阵之中,负责在这些东部温末之众督阵的军前押藩将之一郑可远,也只觉得自己的肺都要被这

些藩人给气炸了。

这些号称是“轻生亡死,凶悍敢战”的温末首领在西北之地时,明明还是维维敬畏和听话得很,驱使攻打、冲阵起来也很卖

力和拼命;哪怕是雄关险阻也是趟平若飞、死不旋踵。怎么到了关内一段时间之后,就变得如此畏首畏尾的推诿、迟钝和木

讷起来了。

明明在这骊山陵下坐拥有数个部落加起来的两千余人之众,却对于躲藏在低矮土丘上的一小队敌势束手无策;一

次又一次士气低落的被人打下来;还口口声声说那些贼军的妖术凶悍难当,毫无缘由的就会死伤上一大片。

所以他不得不闻讯赶过来,亲自督阵和驱使他们以为攻战之势。然而似乎是被之前的挫败给消磨了斗志和锐气,这些温末部

众一直磨磨蹭蹭到天色开始发黑,才重新组织起相应的人手来,按照三面各自一个部落负责的布置,重新向着骊山陵顶摸上

去。

结果在这一出阵当中又出了幺蛾子了。因为各自协同和沟通不畅的缘故,三面进攻的部落也不是同时行事;而是由他所亲自

督阵这一面的温末部众,已经零零散散的摸上来大半山坡了;然而,另外两面负责跟随进攻的部落,却是拖拖拉拉的落在了

山脚上。

然后,他不得不亲自过去催促和驱赶,让他们加快进度以为策应和牵制;结果在那边才重新催动了起来,已经上了山这边却

又在一片密集的排射声夹杂着零星的轰鸣声中,被人给达到了若干而驱赶了回来了。

于是,好容易被他催促上去的另外两面的部众,也也根本不用他刻意招呼和指示,就闻声毫不犹豫的加速倒退下来。于是一

场三面合围只留一线的攻势,就这么留下十几个死伤之后变成了一场笑话和闹剧。

然而在事后的追责问罪当中,那几名温末首领又开始抱怨和诉苦;说是自从天色黑下来之后,大多数部众的眼力就已然看不

远了;要他们继续爬上山去攻打那些藏在乱世树丛里的贼兵,也委实有些勉为其难了。

然而驱使他们举起火来照明以为继续攻打,却又免不了在火把之下成了那些隐匿贼兵乘势偷袭的目标;为此已经前后死伤了

十多位的小头人之后,还是忙不迭的自发退回来了。所以,有些气绥的郑可远只好抛开这些不堪用的头领,而自己另行想办

法。

毕竟,这些山陵上堪称精悍难缠的贼军不逃反而据守下来,本身就有几分蹊跷和意外的意味。

所以还真给他想出了一个对策,就是让人多举火把而在贼军射程之外的山坡交相奔走以为仰攻之势;然而他带领自己的护兵

以及少部分专门挑选出来的温末勇士,就此偃旗息鼓的从特意留出来,“围三缺一”的缺口处偃旗息鼓的攀爬而上。

然而,随后从云层中透出来的月光,既是照明了丘顶上贼军的虚实,也让郑可远亲帅的偷袭队伍,在即将登顶的最后一段距

离内被察觉,顿时就变成了一场短兵相接的仓促遭遇战。

结果,因为家门渊源而自负武勇的郑可举,及其带领的队伍虽然一鼓作气奋力攻战向前,但是终究不防贼军抵近投掷出来的

火油弹和爆弹,被当面炸得七荤八素的而不得不功亏一篑的败退下去;

就连郑可举的手臂也被贼军投掷的燃烧物所灼伤。而相比那些在猝不及防之下死伤累累,转身逃窜同样更快的那些“温末勇

士”,他带来督阵的护兵也折损了好几名,而令人十分的肉痛起来。

但是他也因此大致摸清了山顶这些贼军的数目,不再急于进攻而开始让人牵挽着,绑着许多火把的牛马,在山陵下不断虚张

声势的佯攻,以尽可能地消耗掉这些贼兵的火器数目;同时又就地砍树扎制了许多粗陋的框架,再用死者身上的皮袄蒙起来

便就是聊以**的简陋挡牌。

因此,他们可以暨此一**的轮番逼近到距离贼军的三十四步外,然后以此遮掩着身体和火把,用猎弓和短弓与之对射数个

回合,再退下去换过其他人再来。

于是当月上中天之后,山陵上的贼军反击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孱弱,越来越稀少;而那种丢出来可以炸开一片,掀翻一圈人;

或又是可以顺势流淌着烧灼一片的投掷火器,也没有用武之地。

因此,郑可远也不免动上了一些私心和念头来。要知道之西军与太平贼对战以来,就几乎没有像样的俘获过来自对方足够分

量的头目;而彼辈对于伤员和尸体的掌握也是令人发指的。也许,这一次可以再自己这里开一个先例了。

毕竟,他们这些押藩将大多数都是总制西军之首郑畋的亲族、侄子辈;而在维今之时,也只有他们这些郑氏门第的子弟,才

是最值得信赖和可靠的监押军前人选了。但这也意味着想要建功的话,也比别人更容易得到辍升的机会。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打顺手而言的温末部众及其首领而言,却是不愿意再派人参与充满冒险意味的抵近强攻,而只满足于保

持一定距离之外的对射,指望就这么慢慢的把敌势磨死、磨光就好了。

对此,无论郑可远怎么气急败坏的催逼、威胁和晓以厉害,却都串通一气似的再也不为所动。反而是各自就地立营下来,喂

马的喂马,取水的取水,生火的生火,仿若是充耳不闻的自行其是去了。

遂以,隐然觉得搬了石头砸自己脚的郑可举,也只能按捺下想要自己想要独居此番功劳的私心;而对着在距离最近的临潼城附近,另一部分温末之中督阵的族兄郑志远,派出了寻求协助的信使。一边亲自带队沿着骊山陵周边巡视起来了。

只是当他巡视完一半圈之后就迎面撞上了一名跑来报信的护兵,只见对方用一种急忙和热切的语气喊道:

“押将,援军赶来了,整整一大群马队啊,那些温末头领已然先去迎接了。。”

“什么。”

郑可举不由心中一喜,总算是自己家族的人更加可以指望的多。然而他没走出几步突然就停下脚步来,因为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族兄郑志远那里也不过百十名的护兵,又是哪来的一大群马队呢?

下一刻,骤然爆发开的攻杀声、惨叫声,怒吼声的无数喧闹,还有点点火光从那些温末部的临时营地里相继炸裂、升腾起来;而隐隐照亮了已然是如坠冰窖的郑可远,那脸色惨淡的苍白神情。

“天补平均!”

“再造太平!。。”

“杀尽官狗和番虏。。。”

“走,我们走!”

而此时此刻的郑可远,也只能艰难的吐出几个字眼来。那些毫无防备的温末首领们去迎接这些“援军”的下场,已是昭然若是了。而他就算留下来也没有多少能够挽回的机会,反而会搭上自己的有用之身。

然而,当毫不犹豫从背对着敌势攻杀的西北方向,远遁而去的郑可远一行人等;朝着临潼城的方向跑出好些距离之后;却又迎面撞上了一支正在举火持杖行进而来的军队。

当郑可远被执送到了领头的之人面前后,却发现正是他派人求援的族兄郑志远;而在他身后赫然是一支举着火把,而绵延不见尽头的长龙。原来是他派去求助的信使对于贼势的描述,在他本来就有所夸大的基础上,又得以夸张了数倍。

因此被惊动起来的郑志远,就毫不犹豫的催促所在温末各部尽出精壮,组成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来围剿这么一支“困守”骊山陵的贼军偏师了。而他这一动,却又惊动了临潼城内的京东防御使,隶属于肃州龙氏本部的当主;因此也派出团结子弟合兵来攻了。

所以说,郑可远为了能够争取到支援的一时夸大其词,最后居然误打误撞的召来数十倍、百倍于预期之中的“援军”。但也正好应了他的一时所需,故而郑可远很快就反应过来嘶声大喊道:

“快。。快,祖龙陵下,本部遭遇贼军大举来袭,怕是再迟一步,就万事皆休了。。”

待到天明时分,已经呆在骊山陵上图走不得,而被迫观战了一整夜的易大毛等人,却是发现自己这边已经完全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了。至于原本作为攻占主角一方的那些温末部及其旗号、阵营,也早就在一片乱哄哄的战场之中不见了踪影。

反倒是在山下,经过一整夜乱战和厮杀正酣的敌我各支人马,也在逐渐明亮起来的晨曦和鼓号、哨笛声当中,相互缓缓地脱离相互之间犬牙交错一般的接触,而骊山陵脚下的西南和西北向,重新汇聚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而在以骊山陵为分野的东西走向上,以鱼肚泛白的天光作为背景,同时又有隐隐的金鼓声阵阵传来;却是又有多支全新的有生力量,正在靠近和趋向这处位于骊山陵下的临时战场当中。

眼见得随着这些整好以暇的生力军投入战场,围绕在着骊山陵周边的新一**规模对战,眼看就进入到了一触即发的倒计时当中。而这时候终于也有人注意到了,在骊山陵上被高举在树顶上的太平青旗。

然后,无论是尚未完全合流的西军,还是重整阵容当中的太平军,几乎都在同一时间从最近距离的序列中纷纷动了起来。却又在争先恐后的攀上山坡的过程当中,先用火铳、弓弩彼此对射着,并行交战厮杀起来。

于是,易大毛一时间想要表明身份的临时之举,居然就误打误撞成了西军和太平军提前开战的导火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