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八百七十七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

唐残 第八百七十七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八百七十七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

“快收拾细软躲起来吧!城中一旦乱起来之后,就连我也未必能周全了”

随后,崔致远就转头对着满脸恍乱与茫然之色三娘等人道:

毕竟,若是那位一贯宽仁著称的杨使君,仅仅是打算清洗那些旧日淮镇节衙所属的军将,那倒是与他们这些属僚没有太大的干系。但手下那些士卒能够对所过之处秋毫无犯那就是个问题了。况且张乔担心的则是令外一些不能付诸于口的原因和干系。

比如他前日里就曾经和其中一些人在一起饮宴过,并且听对方在醉意熏然之际,发过诸如“早知道就不迎杨氏”“还莫如事贼”之类牢骚和抱怨。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和发落起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别想讨得好去的。

要知道,除了之前吕用之一党专权时的倒行逆施之外,广陵城又中在接下来短短半年多时间内,实在是遭受了太多的变乱和摧残而格外的人心思定。因此,当那位杨使君率军前来拨乱反正,赶走了贼军出身毕师铎等之后,还是一度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救星。

但是相处的时间长了,也不免发现这位让士民百姓素称仁厚的新使君,对于手下也未免太过宽仁和厚道了;于是很多人对于太平贼的害处未尝先见到,却又切身感受到杨氏所带来寿濠军的种种苦楚之处。

若仅仅是如此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勉强忍受一二;毕竟在这个纷乱世间,到处都是残横以逞所欲的武人集团;寿濠军也并不是最糟糕的那个,能够多付出一点代价来换取苟安一时的保全,对这广陵城内的数十万口民而言,并不是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然而,随着城外贼势的越发壮大和营盘巩固起来,城内的守军却是屡屡受挫而反制无果,乃至在贼军的砲石鸿基之下只能一味地被动挨打,自然就会产生了相应了别样念头和想法来;再加上难免在被迫在城头上忍受死伤累累,私底下怨声载道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了。

当然了,有时候嘴上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回事了。历经这么多变乱之后,那些胆大跳脱的、功利心重的、急于出头和的,差不多都或死或逃。如今能够幸存下来的,无疑都是那些相对庸诺无为,善于苟全偷生或是明哲自保,乃至是见风使舵之辈,

在崔致远看来,此辈中人在私下发发牢骚的嘴皮功夫是有,但是在那位杨使君露出真正的颓势和局面难以挽回之前,却没有多少的背弃和违逆的胆量,也决计不敢轻举妄动的。然而这一次,显然是有人不想放过他们了。

却不知道这是杨使君的本来意思,还是他身边人的撺掇呢?如果是后者的话或许还有几分挽回和自救的机会才是。他想到这里顿然对着比自己年长许多却是手足无措的张乔宽声道:

“我这就去求见使君,看看是否有所缓转的余地。但高致兄还请别寻一处暂避一二,至少这般人多眼杂的行院之所是不能再呆了。。”

“好好好,一切就摆脱孤云了。。”

张乔亦是六神无主的连声应道:

随后崔致远就穿戴好了一应公服行头,又骑上一匹带有官用钤印的青驴,就这么拼接这对着扬州市井的熟稔,穿街过巷的躲过了好几拨接头巡夜的士卒;从堪比两京的扬州大市里出来之后,他又绕过了贯穿在九里三十步大街的广济、小市诸桥,贴着罗城东下的并行水渠,来到了位于子城的蜀冈丘下,才被拦住。

随即他递上了自己的绯鱼袋和告身贴牌,肃然宣称自己有急要的公文递进于,位于蜀冈上昔日隋炀帝江都宫旧址上兴建起来的淮扬大都督府内。好在今晚他的运气似乎还不错,居然撞见了一位相熟的守门将校,不但接了告贴还将他引到内里一座小亭里且座,等到下一步的传奏。

然而他在这里一等就不知道是多久,而在这里也只能隐约看到和感受着,火光晃动和人声杂乱的外郭城池当中,那种的弥漫开来的动荡不安气氛。再加上他之前就未曾好好休息,居然就在这种枯燥且煎熬当中慢慢的打起盹来了。

“孤云兄?可是孤云兄么?”

崔致远再度被人摇醒起来的时候,就见一张熟悉的面孔在他身前关切喊道:却是昔日解压之内一个还算亲善的同僚。只见他满脸忧急的继续说道:

“你这么还敢留在这儿啊!莫不是等死呼?”

“此话怎讲。。”

崔致远闻言一下子就浑身机灵的清醒过来。

“你递上去的那份东西,正巧撞在了使君的霉头上了,大光其火之下,就连递进的张虞候都吃了二十脊杖了,声称要严惩此妄言之徒;只是恰巧赶上要紧公务会办,这才按耐下来。。”

这名同僚越发语气急切道:

“我恰巧在旁见了是你的手帖,连忙寻个由头出来给你这递个信儿。。待到使君回头想起来,你怕就真走不了了啊!”

“这这可怎的是好!”

闻言大惊失色的崔致远几乎是腿脚一软而跌坐在了地上,又被对方搀扶起来恳声劝到:

“我看你还是先找个地方躲上两三日,待到使君在气头上过了之后,再来辩说其中的是非分明吧!”

“好好。。。我。。我这就。。”

闻此噩耗眼见得方寸大乱的崔致远,也一边没口道谢这位,一边由他引着重新从侧边处出了牌楼,又神不守舍的骑上了那匹青驴,而在踢踏声中摇摇晃晃的驰走而去了。

只是当他满心忧虑而浑浑噩噩走出一段距离之后,突然被河上迎面的冷风一吹,不由狠狠打了好几个大喷嚏,突然间就在驴子的鸣叫声中勒缰停了下来。却是回首望向后方依然是越发灯火通明的蜀冈山丘和大都督府/节衙的建筑群落,却是谓然不已的沉重叹息了一声,转向了另一条返程的道路去。

而在蜀冈半腰的鼓楼顶上,也有人在栏外暗淡灯火照不到的阴影处,默默看着崔致远远去的城坊方向所在。直到一个随着蹬蹬走上来的脚步声,而出现在他身边的声音请示道:

“孔目,就这么让这新罗子走了吗?怕不是还会反悔和反复么?”

“无妨了,只要他在这里节骨眼上,出了这衙门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难道你觉得,还有人会给他机会么?”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叠带有娟秀字迹的手帖,给燎在了鼓楼内的灯火上,又变成了夜风中吹风而散的细碎灰烬。

“这就是你们一齐的打算么?”

而在节衙的内堂之中,脸色不渝的杨行慜也在努力压抑着怒气道:

“我说过多少遍,不要扩大事态,能不杀人就不杀人;一切都要缓缓图之。你们倒好,放纵手下肆意抄掠各所宅邸动辄捉拿拷打,恨不得把这城中可用之人都给我杀尽了才甘心么?”

“现今人都一气杀的差不离了,却又来关我要什么章程?我能给你什么章程,难不成要我要把所有知情人都都在杀一遍!!!”

在场的朱延寿,田峮、赵锽、吕师造等大将却是莫敢与之对视;而俱是垂手恭立。而行军长史严可求、司马戴友规、判官周隐等文职官属,亦是冷着脸或是侧目以待,表情微妙的侧立在旁,却没有任何主动进谏和开声的打算。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这些部署们唯唯诺诺的相继退下之后;满脸心力憔悴的杨行慜,也对着身边的值守虞候道:

“方才之前,可有人递了帖子来求见?”

“倒有一个,乃是幕下的崔主案。。”

值守的虞候回声道:

“偌大的城中,难道就只有这么个有担待,敢直言的么?”

杨行慜不由叹息道,若是有人这时候递上一份陈情或是求请的文书,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押后和重整这场是非纷扰了。

“只是随后崔主案就突然自行离去了,就连文贴也抽回去了。是否令人将其追回。。”

这名虞候又小心补充到:

“不必了,”

杨行慜却是神情冷了下来,再度摇头道:自己看重对方的由头,除了作为宾贡科探花郎的才情和名声之外,不过是崔某人身为归慕大唐藩国人士,而长期以来洁身自好没有什么朋党;正好树立起来作为礼贤下士的榜样和招纳贤才的范例。

然而此时此刻,杨行慜却又不由想起身边的那些投献的幕僚,所偶然隐晦提及在他高骈手下不得重用的因由:“非我族类,其心有异”

与此同时尚不知自己已经被下了“其心有异”判定的崔致远,也是身上又冷又累而满心的悲观失望,宛如沉甸甸的大石缀压着他,几乎一个失神就要从坐骑背上跌落下去了。

他自少年时来大唐游学、科试、任官的经历十六载,也代表他生命中最为美好和精彩的时光所在。因此,他一度从身心和外表上都已然与大多是唐人士子无异,也想要全心全意的服侍和效从这个伟大的中土天朝。

但在这一刻,他却忍不禁第一次生出了“不如归去”的思乡之念,只是当有些浑浑噩噩的崔致远,在沿途遭遇了的那些十足们,有些惊异和侧目的眼光当中,回到了大市里的本来所在,却又被迎面而来的浓重烟火味和热力,给熏的整个人都难免背过气去。

而在远处着火的方向,赫然就包括了他所停居的那处私家小馆。。。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