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七百章八十八章 筑怨兴徭九千里 下

唐残 第七百章八十八章 筑怨兴徭九千里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七百章八十八章 筑怨兴徭九千里(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况且作为当世颇为成功的范例,如今太平军治下最早与之接触而成果斐然的,无疑就是以岭外大德僧义信为首,韶州曹溪宝林寺为祖庭的禅宗六祖惠能创立南宗顿教一脉。

然而在此间又后来者居上,而于大都督府治下地方拥有更广泛影响力的,则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东派莲宗的诗僧虚中齐己等人,所倡导入世随军苦修的救渡之道。

后来又有画僧贯休长仃子等人出身的天台宗律宗等名目,以艺文经学教化上的造诣见赏于前,进而加入到了相应的佛学院和功德司的筹办当中,而组成了所谓专门厘定教义经典和佛门戒律的维那联席。

因此,年轻的可止就是这么一个人选。他自小被收养寺中月光院;不但做得一手上好的诗词文章,还精通唐玄奘自东天竺的那烂陀寺引回的和等密教护摩的方便法门;以便投其所好得迎合太平军对于医工方技的需求。

要知道,如今的太平都督府更是宣布要在襄州就地建立,广府之外第二所佛学院和北功德司;以为登录和管理大江以北的地方寺院兰若珈蓝所属僧众。

因此,今后在太平军治下凡沙弥比丘比丘尼在内的所有出家人等,须得到所在地方官府登名造籍,不然将视为淫祀而予以举发和取缔。轻者罚金重者流放。

至于相应寺观宗教场所中的驻留僧众,则还需要前往襄州的佛学院,经过基本的佛法经籍的考核和面试合格之后,才由专管教门的功德司授予相应传法受经的文碟。

而且按照寺院中的上座维那寺主直日直月直岁等僧职不同,相应的考核和面试也被分做了三六九等,而每阶被推举出来的人选都需要到佛学院里修习和任事一段时间。

因此无论是子孙庙还是师徒衣钵的传承,都必须通过官方的认证和登籍,至于作为教派召集人的僧正僧主和僧录等,也是需要为大都督府服事和出力一定年限后,得到大都督府的任命才算数。

此外,在功德司编制内又有专门的核计人员,以专门管理和监督,废除了无尽藏之外,寺院相关的方便院香火铺斋馆等各种商业行为和产业。

太平大都督府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这些宗教场所的两极分化;要么专做研究和修行精英化的高端一小戳人,要么就顺应普罗大众需求的商业化产物。

因此,对于佛门之中的学问,道德和佛理上的门槛和要求,就一下子被提高了许多了;因此,任何想要从中打开局面乃至拥有一席之地的话,无不是精要之选。

而在不久之后将要召开的佛学院相关的无遮大会上,可止期待的就是这么一个表现出密教法门的契机。至少,就算未必能在坐拥半壁天下之势的一代雄主面前出彩,也不能缺席相应的场合,而让人记恨和厌弃啊。

虽然以对方一贯严厉对待和整顿佛门的做派,最终未必会演变成灭佛禁法之事;但是要想封杀和禁绝治下除了显宗八脉之外已经没落的唐传密教,也不过是露个口风的事情。

当然了,他们结伴远道而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平军在离开京畿之前,大举挖掘了法门寺在内的诸多皇家寺院的塔林地宫,所获各种供养的珍宝器物极丰。

其中就包括了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四月最后一次迎奉活动之后,被封藏在法门寺报国真身舍利塔下地宫里的佛门秘宝,供养在七重金玉宝函内的佛骨舍利。

随着相应的供养珍宝奇物被一件件的公开拍卖,而沦为民间的之物;大多数僧众也无法坐的住,开始打算合力联名请求将这一真三影的佛骨舍利,专修一处公开供养。

然而,接下来得事情发展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那就在无遮大会之后,再开一场专场的竞拍会,只对佛门僧众和虔诚信徒开放好了。。

面对受托前来试探口风的顾问僧虚中,周淮安如是说道:

一真三影的佛骨舍利,让各家寺院自行竞价所得好了。天下佛门八大源流,南北十几个大小宗派,难道还拿不出这点贡奉的身价来么?

要知道当初有梁武帝舍身以奉佛寺,如今已有诸寺竞相争夺供养佛骨的竞拍大会,这岂不是古今因果循环的一番盛事和当代佳话们。。没毛病啊!

当然了,如果觉得实在有些困难,也大可以以地域和宗派所属联合起来竞拍其一,然后按照出力的多寡,轮流进行供养一些时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岂不美哉。。

虚中闻言不由惊叹莫名,果然是这位大都督一以贯之对于佛门爱之切责之深,一有机会就不吝充分压榨的行事风范;却又一时间俨然无语,不愧是上位者恩威莫测的用心,自觉若是此例一开,从此佛门怕要越多是非了。

毕竟,有什么寺院禅门能够拒绝和回避,供养天下第一号正宗的佛骨舍利的机会呢?但是这些变化,又于他所倡导的净土莲宗有什么干系呢,依照莲宗子弟的做派可是恨不得把佛堂塑像都拆了,直接把传法讲经之地放在山野林下田边地头才好呢。

然而他又在心中暗自警惕和自省起来,是否是因为这些教门中人开始因为佛骨联合起来的势头,惹得这位大都督有所不喜和嫌弃的,才会给出这么一个颇为狭促的临时起意,却又充满可操作性的矛盾结果,以为敲打佛门各支么?

那自己所在的净土莲宗是否要既是作出表态和跟进,以为坚决支持大都督对于教门的所有决定,以及看在同僚一场还算相处融洽的份上,对于义信贯休他们再提点一二呢。然后他又暗自苦笑起来,他们通过托请将自己推出来以为探询,岂不就是抱了相应的心思么?

相对于满肚子心思拜别而去的顾问僧虚中,周淮安其实更好奇和在意的是在社调部的例行报告中,新近抵达境内的唐密僧侣动向;当然他对于唐密本身没有什么太大意见,或者说是长期处于形同陌路的漠视状态而已。

因为相对于早早传来中土而深耕于民间各个阶层的显宗八派,开元以后才兴起的密宗,其实更多继承了来自天竺本土的柔软身段和跪舔本事。因为密宗本身就是诞生于婆罗门教复兴,而佛教开始走下坡路的天竺末法年代。

随着大批原本时代把持和垄断僧团上层的土著贵族,带着寺庙和信徒直接转投回到新婆罗门教怀抱去,曾经再孔雀王朝之后又历经伽塞尼加王戒日王时代鼎盛的天竺佛门也不可避免走向衰亡。

没错,虽然释迦摩尼倡导众生平等而创立了所谓的早期佛教源流;但是仅仅数代之后就在大量加入进来的外道苦修法门和派系的影响下,变成了另一种以大小寺庙为核心的僧团组织;同时在世俗权贵的供养/渗透下,将佛法精义变成只在精英小圈子内的世代传承。

所以一旦这些把持寺院利益的上层,转投了复兴的婆罗门体系顿然就是崩塌性的灾难了。乃至一度传统的佛教徒成为天柱列国诸侯间,人人喊打过街老鼠式的被歧视和迫害对象。期间无数高僧大德前赴后继的出外传法,乃至不远万里疫病疲累盗匪造成的死伤累累来到中土大唐,也是为了播散和保全佛门的火种。

因此当他们听说有个同样佛法昌盛的东土大唐时,可谓是绝境之中找到救命稻草那般的饥不择食了。因此当继法显义净之后,又有唐玄奘居然反向回来取经的时候,就像是给暮气沉沉的天竺佛门打了鸡血注入一剂强心针,导致了最后一次佛门的回光返照。

所以,可以想象当年唐玄奘在天竺时的懵逼和惊喜心情了:我只是一个偷渡出来求法的宗教留学生,怎么到了天竺佛门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就一下子成了所谓最顶级的博导。

因此,密教就是诞生于这种社会氛围下,为了确保薪火相传而形成的秘密结社和地下组织,各种轨仪和灌顶法门就是为此发展出来的。然而,因为因为密教诞生的最晚,所以向外传播的时候发现沿途地方,早已经被各种古老流派给见缝插针式的占满了。

所以为了和这些传统佛门进行竞争以获得一席之地,密教由此也必然要比他们更加应地制宜和接地气的多。或者说会按照情况不同,咋选对于统治者最有力的优势部分。

因此,在汉地佛门大乘派磨珂衍那占据优势的吐蕃高原,密宗传法的莲花生不但以修行精进为名,和赞普赤松德赞进行**仪式,大量吸收了原始苯教的伏藏法和各种残酷野蛮的人殉人祭轨仪;哪怕吐蕃最终因此灭亡了,但是相应的流毒一直沿袭到现代才被西藏解放和土改给彻底取缔掉。

而当通过扶桑的学问僧空海等人东传日本道日本的密教,则是同样吸收了当地神道教和原始氏族部落的残余,而演变成可以嫖娼蓄姬饮酒吃肉,娶妻生子和以家族继承寺院几乎百无禁忌的东密体系。

相比之下,反而是东传中土大唐的唐密体系最为完整,几乎是大搬家和逃难式的把东天竺最后一点传承渊源都转移了过来。因此他们同样也针对历代皇帝投其所好的进行了适应性改变,比如传统佛门所不耻的咒禁体系,带有大量天竺养生之道的瑜伽法和医学传承的房中术。

因此,唐密之所以被称为唐密,一方面是一度盛行于唐朝,另一方面就是其教门本身,与礼堂王朝上层捆绑的有些太深了。所谓的三代国师六朝左右街僧录的显赫,可不是那么好生受的。

所以晚唐崩灭之后,其他显宗的源流可以通过求变求存来在五代乱世给继续流传下去;但是唐密却因此泯然于历史了也不是什么偶然时间。话说回来,既然对方在这个时空,早早错过相对重要的几班车,现在终于见势不妙想搭上太平军这条大船,就没有这么容易和便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