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七百章零五章 汉虏相逢不相见 续二

唐残 第七百章零五章 汉虏相逢不相见 续二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七百章零五章 汉虏相逢不相见(续二

然而回到广夏门驻地当中的先遣军统将柴平等人,却是紧接着就召开了相应的军官和士官们的学习会。

“用大都督千叮万嘱的话说,此次引兵出关赴京作战,就是形同进京赶考的一时盛事!”

“因为,战阵之上真刀真枪的敌人好对付,可是来自身边和侧近的明枪暗箭,来自亲熟、友善的故旧之人的拉拢和渗透,乃至算计手段就有些防不胜防了。。”

“故此,面对进程之中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声色犬马的各般奢靡享乐的诱惑和浸染,我辈又当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来呢。。”

“如今大家的赏赐拿到手了,人也带回来了;晚间还有一场宫内的赐宴呢!”

柴平说到这里,却是引得一片低低的嗤笑声来

“日后更是保不得还有各种的大小宴请和招待手段,却还请诸君先说说相应的心得体会,并且在事后就此写出一份相应个人见解和对策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声道:

“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在场众多将校冷下下,才有人相机举手开声道:

“岂不是,把递来的蜜糖糕饼吃掉,刀枪暗箭奉还。。”

“大小凡事及时汇报,但有好处无不可对人言。。”

“不落单,不私授,相信组织,依靠集体集体;”

“有恩必酬,怨不过夜,有礼有节,不惧挑战!”

“节欲惜身,自娱自乐。。”

“这就不用了,军律里可没有明令限制将士们,去平康里见见世面啊?”

柴平连忙摆手道。

“只是凡事一定要及时报备,再成群结伴而行,时刻保持着警惕之心,尽量在公众场合活动。这样有事马上可以互为呼应,最不济也能在事情和意外发生之后,有人跑出来报信一二,”

然而既然说到这个话题之后,气氛就不由自主变得有些轻松快活起来了。而柴平籍着这个由头笑差不多了之后,却是又继续正色道:

“如今长安城内虽然是大齐的治下,但是毕竟是作为旧朝都城数百年间,常年户口数以百万计,不知道还会残留下什么意想不到的危险和隐患来的;其他不说光是数月之前,就有朝廷大员和军中大将,被人杀死在家宅之中。”

“更别说这城中还依旧大量留用了,数以万计旧朝的臣属官吏,保不准其中还有多少是心怀怨怼或是图谋不轨,潜隐下来等待时机发作的存在。。”

听到这话,在场一众将校顿然收拢笑脸和声气,而肃然正襟危坐起来。柴平亦是顿了顿,等他们稍微消化和思虑了片刻才又开声道:

“但是,我们要面对最大的问题和局面,除了这座巨大都会的复杂情况之外,也就是与太平军治下迥然不同的风物人情,还有汇聚天下精华以供一地的浮华攀比和奢靡享乐之风气。。”

“作为先头人马的我辈,又是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错综复杂的局面,获取到有益的经验教训;这将决定日后大都督府进取这与南方风物完全不同的北地天下时,是否能够以较少的错失和代价,长治久安和深入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大都督一再强调再三‘进京赶考’的良苦用心。因此,我等背负的不仅是自身的存立安危,亦是南边数百万家的士民百姓,数十万太平军将士的预期和指望所在,可谓是任重道远了。”

“定不负大都督府所望,不负士民百姓之托。。”

众多将校顿然呼啦啦的一片站起来,举拳发声誓道:

而在长安城中另一处,作为大都督府外联主事高郁,也被引进了一座私家园林之中;然后又在竞相拥上前来的奴仆和侍女的恭迎下,穿堂过室的来到了后园当中。

而在这里,早有许多表情各异而难掩揣测不安的老弱妇孺等候在了其间;又有做便装打扮的大齐枢密院左承宣黄信,当先迎上来和颜悦色的道:

“高主事,第一批出京的人选都在这儿了,一应上路的准备都齐全随时都可以走的,你且给点点名目。。”

“好所,那我们就马上出发吧。。”

高郁亦是矜持的点点头。然后又扫视了一眼,这些穿戴明显与身份严重不符的眷属们,却是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就有一辆接一辆的车马,将她们分批送了出去;然后又在城中沿着不同方向的路线绕走了一圈之后,才在逐渐降下的下午昏色当中,陆续驶入了太平军驻留的春明门內。

然而,又变成了大开城门而出的输送车队,缓缓的向着南边蓝田县的方向而去;又与正在持续前往长安城内的另一支运输队伍,就此波澜无惊的擦身而过。

而在斑驳晕染的西沉日头之下,身为大齐重臣的御史大夫郑汉章,也终于等来了这支队伍已经安然进入蓝田关內的消息。

然后才有部属对着他欣然道。

“第二批的三百余人亦然上路了,宪台公这下可以安心了吧。。”

形容苍老了不少的郑汉章,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有些自嘲道:

“老夫对皇上信誓旦旦担保过,要与这上京共存亡的;却不想事到临头,还是免不得做了这些苟全的勾当了。。”

然而这名旧朝吏员中选任而来的部属,却是切声宽慰他道

“宪台公这还不是为了大伙,而甘愿令家眷以身犯险么;入境得以去了这番后顾之忧后,大伙儿岂不是更能够心无旁骛的为国出力,奋死报效了?”

郑汉章却是不可置否笑了笑,就将他给打发走去安排和联络更多的出城人选了。他自然知道对方在其中的厉害关系,以及可以上下其手为自己获利的余地。

但不这么做又能如何呢?一时的寄人篱下,总比一不小心就举家横死的结果好得多,虽然南边那个周和尚,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毕竟,这些出城南下避祸的名额在某些人手中,也是可言变现成相应的财货和人情的;而南下之后所需的衣食住行,供给用度,同样是居中大有可操作之处的。

事实上,当黄王的大军失联,而崔安潜的河东军出现在长安城外之后;这长安城中的人心就已然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哪怕之前义军曾经慷慨的赈济和优抚过大多数人。

但是市井之中还是很快出现了许多根本抓不胜抓,针对大齐的辱骂、威胁、污蔑的告贴,以及各种与官军相关真真假假的谣言传闻满天乱飞。

而他甚至可从手下回报的蛛丝马迹当中,隐隐感受到某种正在暗中酝酿,却又抓不住头绪的暗流和不安分的风潮所在。毕竟大齐占据上京建国才不国金统二年的光景。

甚至他前呼后拥车马成群的行走在,上朝和进宫的长街上时,感受到的也不再是单纯的威风和体面,甚至还有几分隐隐如芒在背和森然威胁的错觉。

因此,他明知道这是南边那位周和尚堂堂正正的阳谋手段,却又不得不沉默坐视下去,并且还要暗中利用自己的权势与之提供便利和协助。

趋利避害是人人的天然本能,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耐得住,娇妻稚子的恳求于哭诉,而继续无动于衷的将其留在可能战火荼毒的险地之中呢。

就算是位高权重如他也不能免俗。然而这就免变相的受人于柄了,至少在一些针对性的事情上,他再也没法在保持超然与中允了。想到这里,郑汉章突然对外喊道:

“来人,与我仔细打探一番,太平军中究竟有多少亲朋故旧的干系,正好使人好生联络和招待了才是。。”

虽然他对于太平军控制的蓝田、武关以南地方一时无法可想的,但是对于身处在长安城中的这些太平军将士,或许还是有些想法和手段可用的。

而在长安城外一条浑浊的外渠当中,一个麻布包裹的竹节也被几名衣衫褴褛,却难掩精壮与凶悍之气的汉子打捞了起来。

不久之后又变成了正停驻在香积寺大营中,宰相都统崔安潜面前的几份帛书。

“这便是城中金吾大将军张直方,所冒死送出来的密报。。”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