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下同为尧舜人 下

唐残 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下同为尧舜人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下同为尧舜人(下

费传古当然也曾经是黄王忠心耿耿的好兄弟,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放心交给后背,哪怕身背十数创而死战不退的亲熟乡党;并且觉得把人马陆续交出去,这一辈子就这样享福下去也不错了。

然而,黄王的突然病倒不能视事,只剩下两个尚且年幼的儿子,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危机事件;却让他一下子惊醒和警惕了过来;自己是不是太过散漫和心宽了。

要知道他膝下生养的孩子更多,同样也是年岁幼小得很,如果自己一旦有个万一和好歹,岂不是他们什么指望都没有了。在某种唇亡齿寒式或是兔死狐悲的危机感之下,他不得不为自己身后更多的考虑。

比如为这些用来开枝散叶的孩子们,谋求到更多可以傍身的东西或者说保护他们长大成年的势力。于是,人一旦有了更多诉求之后,就会变得更加勤奋的争取,乃至更多为自己的格局考虑起来。

当然了,至今他也没有背离和疏远黄王的意图,只是觉得有些东西还是抓在自己手里,而不假他人之手也不用依仗别人,方才更令人安心无虑才是。

然而,京中的势力格局和利益划分基本已经奠定下来了。他想要争夺更多的权利和扩张自己可以发挥影响的基本盘,就要更多可以拿出来安抚和笼络部下的财货,更多维系和供养兵马的钱粮。

因此,派人暗中与南边保持结交往来的关系,乃至在山南境内设立专门的行栈和货场,来谋取到更多的收益和进项,也就成为了包括他在内的多数义军高层,屈指可数的选择之一了。

哪怕总是有黄家人在上蹿下跳的鼓吹和宣称,这太平军打着黄王逆序的旗号往来期间,却是始终包藏祸心,做得是占尽了新朝便宜的勾当。但是又有谁肯放过这个扩充自家实力的“互利”机会呢?

就连费传古麾下这些马队和骡子队的行头装具,也是用了足足一千头坊州场的健马和三千多头其他大畜,从南边换取过来成套的甲械兵仗鞍具辔头,才得以陆陆续续的武装齐全了。

在他看来,就算是自家的势力得以壮大了,难道就不能替黄王、替大齐朝廷处理了么?自从大伙带着乡党亲族追随黄王起兵以来,难道都不是这般一路转战过来了么,为什么要让那些黄家人把什么都抓在手中呢。

要知道,就算黄王选了一批生瓜蛋子来,派到各军中去做那啥劳子督阵的监军使,又让赵侍中把住大伙的粮台官人选时,他老费可曾说过一个“不”字。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这些征战多年的老兄弟,就能够随便任人拿捏和欺之以方了;尤其是那些黄家人中跳得正欢的小辈们;只是看在黄王的威仪和颜面上才且做冷观。

然而,当他们袭击武关不果,导致黄存身死、黄皓叛走之后,费传古就不免有些齿冷和心寒了。既然卧病在床的黄王已经约束不了他们,也亦是没法指望了,他就只能想法子自己增强实力来对应了。

好在终究事情还没有走到那一步,而从病榻上重新爬起来的黄王,依旧是那个带领他们百战得胜的大头领;他自然就按捺下诸多心思继续为之奔走征战了。

比如这一次,黄王的大军带走了他麾下除了本部五个老营、新编马队和骡子队,以外的附属人马以及大多数的坊州降军,而又把大量新募的兵丁交给他,他老费可曾说过什么么。

还不是在这个鄜坊之地,好好的整军练兵,布置守备和防务,聚附和招徕人口进行营田和屯垦么。但是相应所需的物料、器械和种子,也不是凭空可以变出来的啊。

所以他也只能一边去罗索那些当地的豪姓、大族,令其出钱出力出人。一边想办法把地方上抄掠到的东西给尽量变卖掉,换成继续各种物件。

所以,黄王那边若不能理解他的苦衷和内情,那也就不配作为一起创业的老伙伴了,更别说是此生修来的福报了。

费传古如此思量着,端坐在被用丝绸的帷帐和羊毛地毯,所重新装饰一新的寺殿之中;面对着四壁上木雕和泥塑,金彩菩萨、明王、金刚力士和飞天女乐们。

按照那些收受了供奉的僧众说法,他此番沐浴斋戒的静修和法事,至少要持续三天以上,才能够洗脱掉一贯以来的业力缠身,令父母得以解脱,子孙后世不受此妨碍。

然而,他才在这里端坐了一个晚上就已经按捺不住了,望着那些栩栩如生、又衣衫单薄的等身飞天、女乐造像,他甚至产生了某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来。

他一边忏悔着自己对于佛门清净地的亵渎之心,一边起身敲响了闭合的门板,对着守候在外的亲信交代道:

“让人到附近的道观里去,找几个年轻的女冠来,与我一起修行。。”

只是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剩下远处隐约守明的梵声传唱之时。正在与几位衣衫不整的女冠,谈论佛法直到深夜的费传古,也突然一下子被从光净肉致的肢体里惊醒过来。

只见几名最熟悉的亲信,满脸惶然的破门而入,而将他给不由分说拖曳了起来,声音凄厉而惶然七嘴八舌的大叫道。

“枢相,事情大不好了。。那些贼秃反水了。。”

“他们在兄弟们饮食下了药,大都就此起不了身,被戕害当场,。”

“只有咱们这些奔走在外的错过了啊。老帅快随我等突出去啊啊。。”

费传古这才注意到空气中传来的隐隐血腥味,而那些梵唱也变成参差不齐的喊杀声。但是更让他心痛的是带进寺院里来的这五百多名的护军和亲从,可大都是随他从家乡杀出来的亲族乡党,就这么没了。

“天杀的秃驴,某誓不干休。。。”

费传古来得及爆发出这么一身怒吼来,就听到大片奔走而至的杂乱脚步声和开始撞击外院门户的响动,还有墙后显露出连片红通通的火把与兵刃的反光。

他也不由随着相顾失色的左右而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然后一边在口中还大声交代着:

“就地寻找东西放火,烧他个娘的狗东西。。看这些贼秃是救火还是来追人。。”

随着这处旷达院子和殿阁中迅速升腾起来的火焰,已经女人的哭喊声中。费传古一行人也得以相互推托着爬上后方的一处院墙翻了出去。

然后又在一路杂乱无章的嘶吼怒号声声,凭借着早年作为先发人马,混在那些杂属人马和流民中冲城,屡屡先登夺旗的残余本事,不断的翻越一道又一道的院墙,点燃了一片又一片的建筑。

又在烟火缭绕当中,仅凭随身短兵相继杀散了好几拨,手持铁头棒和叉枪的遭遇僧众,走散和失踪了小半数的人手之后,前方延伸不绝的院墙突然就就风格一变,成为了只有丈高台墩式的宫城外延。

而当他们越过这一道最后的障碍,贴着外墙斜面最终滑落、摔滚在在地上的时候,沾染了一身尘泥而有些力竭的费传古,甚至有些失心疯一般的怒极大笑出声来:

“此中遭遇,我必然要将全寺上下抽筋拔骨以为回报啊!”

到了这一步,他怎么还不知道自己显然无意间入了包庇和窝藏官军残余,甚至与之勾结一气意图反乱的贼穴了。但是只要自己能够回到最近一所大齐兵马的驻地当中,这些反乱之势也就不足为虑了。

抱着这种心思,费传古这一行劫后余生之众走走停停的,又躲过了好几股骑着缴获自他们的坐骑,相继追逐而来的骑手;最终在天明时分抵达了宜君县城外的一处小型军栅当中。

然后又在这处军栅的全员护送之下,安然进入了宜君县城之内。随后,就有大队人马在鼓号声生当中聚集起来,又飞奔一般的杀向了玉华寺所在的方位。

而这时候,费传古则是踏上了归还鄜州州治兼作为节衙理所,如今的京北都统行营驻地——富平城的道路。因为,这桩突发的意外事件也让他事后警醒和自省起来。

自己对于治下还是失之于宽放和松懈了;才有如此在佛门圣地的一番灾厄和劫数。因此他回头少不得也要发兵好好梳理一番地方,顺势追究一下世居本地的那些豪姓大族,与旧朝残余还有多少勾连。

最不济也要好好的让他们大大放血一番,缴纳出大量钱粮以为效赎,乃至剥夺处许多田土和人口来作为供军赡养之资;然后,继续在城邑中推行昔日男女分营的编官制度,以求人尽其能、物尽其力。

他毕竟贵为大齐朝廷执掌戎机的左枢密使,又得以专任于关内、京北之要地,因此不但有眼前镇守和屏藩、护翼京畿的职责,也有治理和经营地方的长远需要。

然而,就在他抱着这一肚子腹案抵达了富平城之际,却在当地一片紧张和忙乱的七分钟得到了一个噩耗:

“东面和北面军栅皆有闻警,称有大量敌军攻杀过来了!!!”

“丹州孟门山的乌仁关已破,汾川、义川、咸宁诸城俱以失联了。。”

“延州的金明、延川、金城各地亦是情形不明,唯有州城肤施逃过来的少许残卒,言称见到了党项、退浑各部的旗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