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尔戎人莫惨然 中

唐残 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尔戎人莫惨然 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尔戎人莫惨然(中

正所谓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影响经济基础的基本道理。一个王朝的逐渐崩溃过程,基本上就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恶化与国家财政的垮台,最终导致越治越乱、越乱越治的恶性循环结果。

因此,太平军想要在这个时代革故鼎新,最好的选择就是抛弃那些已经积重难返、败坏不堪的旧体制及其衍生物,而再起炉灶的奠定和锻造一个更有活力的社会制度和政权体系。

而一个以《太平田亩制度》和《太平圣库纲要》为核心,能够良好自洽循环的新式经济体系,同样是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中,以大量贵金属构成的铸币权,及其衍生出来自成一体的货币流通和政权信用体系,无疑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毕竟太平军治下的地盘和人口、军队,虽然尚无国家之名,却胜似国家之实了。

如今的岭南五管六十七州,太平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三十九个州,另外通过要点上的屯垦和填户,部分控制十一个州。至于剩下的地方则是地理上相对破碎、狭促,人口寡弱的权置州和羁縻州。

而这些地方,就算是在大唐国势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通过当地的豪酋洞主自行管制土蛮部众,而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汉家之民。

设立行政建制的初衷,主要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分化和对立起来的需要,将其碎片化式的封为刺史、县令。因此其中大者多不过千余户,少者不过数百户、百余户。

因此在历朝历代下来的历史记录中,岭南五管之地才能够以有限的驻军,轻易吊打和镇平周边数州、十数州的土蛮山夷;而当他们作乱起来动不动也是糜烂数州,十数州的规模,然后就被几千上万的官军给讨平了。

尤其是现下给太平军推进的重点武装屯垦,给占据了交通要冲所在之后;这些土蛮山夷之间长久以来的联系和纽带,也就被变相的隔断开来;而更加无法轻易的聚附成势了。

反而他们日常对外交通和贸易往来的经济命脉和民生需求,被太平军给把持了。因此在死掉和覆灭了一些比较头铁的之外,剩下的土蛮洞峡村寨也多少发生了相对有利的转变,或是被迫适应起新的形势来。

其中既有深山中的土蛮青年男女跑出来投附和求收容的;也有开明的豪酋、头人、寨老,直接驱使自己奴口和附丁给太平军劳作,以为牟利或是换取相应实物报酬的。

因此,两岭也是太平军大后方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和军工、民用产品的生产地,只是目前除了矿冶和商贸之外,其他方面的发展潜力,差不多已经到了土地、人口能够承载的上限了。目前在册约两百四十多万口。

不过对于周淮安来说,两岭原本六十几个州治有些过多了,很多州下就只有一两个,两三个户口寡淡的县治;用来维持行政和供养官吏实在有些浪费和吃力了。

所以这次在岭內五管之地,在完成了基本的地理勘测和图形绘制,以及后续的道路建设之后;就会进行一轮相应的归并和撤废,以相对精简到二十几个左右。

此外就是稍晚一步占领下来的湖南观察使七州地界,现在实际控制户藉共计达到了九十四万口;又有随后控制的荆南节度使的八个州,实际控制户藉共计达到了九十八万口;

与此相连的则是峡江道隶属于山南西道的涪、渝两州,不过因为人口有限而地方狭促,再加上渝州前线军事维持的成本,目前还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亏损状态;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还有鄂岳观察使境内位于江南的鄂岳两个大州,也有近二十三万的人口。而经过前段时间的肃清和整顿,江西道境内控制的五州,也变成江西观察使八州大部,实际控制户口计有七十六万有余;

邻接在江东池、润、宣三州的地盘虽然并没有直接扩大,但是吸收了大量因为江东两浙战乱奔逃过来的流亡百姓,而在人口数量上很是翻了一番,达到了四十一万口左右。

此外这里的丹徒到浔阳一带,也是太平军重点投入和经营的水军基地之一,拥有至少五支以上的大型输送船队;还轮驻有第五军的水军六营,以保持住在长江水道上的优势,以及变相遏制对岸江北淮南镇的触手。

最后再加上新占据和平定下来山南东道境内八州,所梳理出来的户口;如今太平军治下的在册人口已经高达七百六十多万,约编列了近两百万户籍。

因此,相对于现有太平八军和六大戍防区的军额,差不多是七八户养一兵的比例,当然了主要是战锋和驻队兵;至于建生军和巡护队属于半脱产的自给自足序列,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而这些青壮中再刨除掉老弱妇孺的比例,大概有三百多万可以直接动员或是间接提供劳役的青壮年。其中又有四分之一道三分之一的比例,是编列在各地屯庄之中的优质人口;

除掉季节性的维持基本农业产出,以及最低限度工场矿山正常运作的人力资源;太平军可以调集用来补充战线损耗和提供后勤保障的员额亢余,大概是三十多万到四十万之间。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账面数据;还要根据具体人员的分布情况和距离上的远近,来确定征发、调集的交通、通讯和运输成本,需要或长或短的时间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准线上。

另外在这这些潜在预备役当中,也是分为可以再度征招的熟练老兵、二三线治安维持部队,受过基础军事训练的青壮,只有基本集体生活和组织度的普通群体,等等几个阶梯递进的序列。

当然了,就算是想要把他们全部发动起来,目前的库存装备也有些跟不上;道理很简单,为了确保现有八个军序的火器化改造,已经让江汉流域到珠江沿岸的新旧工场,排满了全天候三班倒的开工了。

而之前从江东、淮南等地大量缴获的甲械兵仗,一部分不堪使用的回炉打造成新农具;剩下大都在翻新之后支援或是售卖给了北方那些的义军所属,作为一项回笼资源的重要创收手段。

想到这里,周淮安不禁叹了口气,明明事业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怎么做得越大就越觉得各种资源不够用了呢。在这个时代想要坚持做一个有所理想和道德底线的领头人,可比单纯的野心家要艰难多了。

周淮安感触着却不免在手上稍加用力,惹得正在膝怀上任由恣意的娇娥顿时轻呼出来;他这才反应过来对着佳人露出一个歉意来。

“郎君只会作践奴么。。却不晓得是哪来这些。。这些。。奇奇怪怪的所好。。”

环发披肩连裙束腰,看起来芳华绰约而婀娜致知的窈娘,亦是娇颜微然又眼波流转间有些认命和无奈的轻声抱怨道。

对此,周淮安却只是笑而不语,手中如同拨弦落盘式的抚弄她娇声连连,再也无法连贯的言语起来。

正所谓是红袖添香的乐趣与风雅。然而在常人想像的添香研墨之外,其实还有更多尚不足为人道也的其他乐趣所在;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上层人物,可是不比后世的“城会玩”们差多少。

比如作为最近一次闺房中的游戏就此愿赌服输的代价。除了贡献出任凭赏玩的一双腿儿之外,在她盈盈然挺立的浅紫花榴纹胸襟上缘,赫然还如书架托子一般稳稳斜放着一卷摊开的新墨文书。

随着周淮安耳畔喷吐兰芝一般的呼吸而颤颤魏巍起伏着,又似乎随时随地都在透出某种温软圆润的体温来。

当然了,所谓近在身怀的膝枕、胸托、腿架、皮杯之类的侍奉手段,也就是她眼下所能承受的极限了。虽然还有其他更进一步的花样和手段,但是周淮安就舍不得用在这么一个幽然娴静典雅,又知情谐趣亦然的女子身上了。

正所谓是大女子有大女子的好处,小女子有小女子的妙用,就算是不大不小的女子,也有相应的美好与奥妙所在。

比如轻盈无比的小挂件,在这时就会像是条撩拨过的河豚般,气鼓鼓的竭力抬脚如脱兔蹬胸;而敏感纤弱的红药儿则会忍嗦不俊像条游鱼一般扭来脱去的,不让人轻易捉住。

至于青萝则是人如其名的藤萝一般,无论怎样的要求都会努力的尝试,然后再在欲拒还迎之间,抵缠交错的让人揉至慰贴;而到了窈娘这儿则是从头到脚的丰润紧治,属于那种可玩可舔两相宜的类型。

这时候外间却响起了不合时宜的通禀声:

“大都督,北面十万火急来报,武关遇袭,受损惨重。商洛道就此断绝。。”

——我是分割线——

而在关内道,最接近京畿的官军钉子和据点,满眼萧瑟肃杀的奉天城内。身为大唐最后中坚和主心骨之一的宰相郑畋,也在默然看着城外那些被废弃的大半的营盘。

虽然这大半年多下来的贼军攻势,始终莫能奈何的无法再从他视野内推进一步;但是以奉天为核心的凤翔镇本身,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伤病满营而将士疲敝,就是他们眼下最好的写照。

尤其是入冬之后,从祁山道转送过来的钱粮再度变得越来越少。无论是来自西北各道的援军,还是本地军中都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怨声和不满。

事实上随着外部贼军的威胁暂去,官军内部的纷争和矛盾也在这个冬天慢慢的积聚起来,只是大伙还碍于他的威望和手段未敢发难而已,只是在私底下为了有限的物用分配而争斗一二。

但是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了,哪怕依旧手握大军而身负当世众望的郑畋,只觉得越发的心力憔悴起来;当他巡视完城墙而回到府邸当中,却见到一个熟人。

从长安城里逃出来的宰相豆卢緣的养子豆卢胜,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恭喜相公,窃据长安的黄逆亲侄黄皓,有意率部响应相公倡议而反正朝廷,正引兵前来投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