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六百四十六章 坐将文教镇藩维,

唐残 第六百四十六章 坐将文教镇藩维,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六百四十六章 坐将文教镇藩维,

然而,相比城防坚实、武备充足的丹徒城,江宁城这边的局面就有些危险了。

在隋炀帝彻底平毁的六朝都邑——金陵旧址上重建起来的江宁县小城,实际上也就是拥有一道不甚高也不甚宽厚,既没有深壕和箭塔,也没有瓮城和门楼的土墙,以及临时追加的木栅而已。

对付那些大股的流匪或是暴民也就罢了,但是遇上朝廷素有章法和次序的经制之师;以及相对沉稳而有备而来的军将之后。就不免被处处压制而落于下风了。

因此江宁城中聚集的两千太平守军,仅仅是围城第六天后,就在步步推进的轮番攻势当中,相继被打破了城墙的三面;而只剩下千余人了。

然后,他们又在短促而激烈的巷战当中,护送着百姓退守到了唯一还算坚固,且历史悠久的石头城,以及附近临江的一片台地上。而到了这一步,他们也等于被变相困绝在此了。

就算是江上占据优势的淮南水军,不来骚扰和偷袭他们的后背;在这个如此狭窄和有限的空间里,收纳了七八倍于残余军卒的人口,本来不多的食水贮备一亦消耗殆尽,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的待毙而已。

一名满身血糊糊的年老太平军官,躺在块门板上气若游丝的囔囔念到:

“都是我的错失,早就该放弃了,让你们向丹徒靠拢的。。就不会落到。。”

“不,都是我的坚持,想要多接纳一些百姓进来,却被混入的奸细放火破坏了城防机关。。”

另一名精神状态尚好却难掩愁容的军官,亦是他的副手校尉王武在旁自责到。

“也怪栖霞山那个杀千刀的秃驴,居然与淮南军暗通取款,泄露城中的虚实。。早知道就不该姑息的。。”

“普祥,我可不是在说你,你可是个好样的。。”

然后,他又转头对着不远处一名光头锃亮,正在给死者念往生咒超度的年轻僧人道。名为普祥的僧人不由苦笑着合上一具尸体的眼睛,又抹了抹手上血污合十悼念了几句,才回声道:

“实在不用烦劳挂心的,这亦是释门不幸,总有一些利欲熏心的投机之辈,与我辈南岭佛院出身的终究不同。。更何况,他们已然遭了报应。。”

像是印证着他的说法,远处县城北角的栖霞山上,包括鸡鸣寺在内的诸多从林,已经烧杀掳掠的遮天蔽日烟火给笼罩期间。在这里还可以闻到风中送来的焚烧焦臭与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显然,因为在到太平占据的期间,大量征用了这些寺院的人力物力,又开释了几乎所有的佛图户和僧邸户的版籍,所以不免被座主行空为首的本地僧人暗暗衔恨心中。

而一亦官军到来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反水相迎,还暗中说服了部分信徒为向导和指引,令太平军在试图接应大批讨来投奔的百姓时,被夹杂其中的官军奸细偷袭,吃了一个大亏折损不少人手。

然后又在守城期间,相继暗使人泄露了城防中的空虚和薄弱处,劝说信徒不要给太平军过于处理,以免日后遭到无端牵连和清算,就差点儿没有将城防想让了,不可谓不是殚精竭虑出力颇多。

然而一旦官军得以入城之后,就像夏日骤雨骄阳一般幡然反悔。不但不予奖赏和保护,还纵兵抢劫了他们自持的寺庙,以及听信他们的宣称而躲在山上以为避难的信徒。

因此,官军此番的反复无耻和残暴,倒也变相坚定了城中这些愿意追随太平军的士民百姓,为了保全家人和自己,不惜拼死抵抗下去的决心和同仇敌忾之志。

所以才得以坚持到了现在。在石头城中的几口井的供水渐渐不足之后,他们甚至派人从后方缒下山崖的乱石滩中中去取江水;然后干脆由此建立了一条高空循环提汲水的索道。

而当他们把所有的树叶树皮、野草都罗掘一空后,又竭尽心思拆了几间屋舍搭建起来好几具的浮筏,就此慢慢的放到山崖下的江水当中去,用残余的渔具天天打起鱼来。

这也,就算有时候的鱼获不足,他们也可以捞上来大量的水草,略微嗮干之后就可以咬烂了作为临时的果腹手段。而面前对付了官军一轮又一轮的攻打。

尽管如此,每天还是有人在虚弱和疲乏、伤痛中相继死去;因此,作为随营当中为数不多负责开蒙识字的教学僧,普祥就成了那个最为忙碌的人了。

他不但要参与守城和搬运物用、生产自救,还要抽空说法来安抚那些士民妇孺,给死者念经照度,到了晚上还要照顾伤者,分配饮食,领头唱歌来鼓舞士气。因此,他还算壮实的外形很快就变得干瘦巴巴而声音嘶哑了。

然而就在下一刻,重新开始念经为栖霞山上受难者往生的僧人普祥,却是有些失态的中断念经而张口结舌的展期里,永寿比划着江上道:

“船。。。船。。。”

众人闻声都不由聚拢到了石头城的另一边上去,就看到一艘几乎是贴着江岸边行驶的平板蓬船;在滚卷而上江潮当中努力保持着平稳的曲折前进之势。

然后又在围观人等几乎要提心吊胆道嗓子眼的几次三番险境当中,奋力挥舞着撑杆和船艄险而又险的灵活避开了,鼓荡喷卷而起江流之下的尖锐礁岩。

最后又眼睁睁的看着这艘独立奋战在江浪波涛中的平板蓬船,顺利的冲进了石头城西面山崖下的凹陷处,又在江水退潮中迅速在乱石中搁浅下来,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片刻之后,满身**的一名士官被带上城头,对着校尉王武行礼道:

“队正石牛奉曹左郎之命带领押船的二十五名弟兄,自丹徒前来支援江宁;包括操船手在内,此番实到三十二人。。。”

“另有箭矢五千只,罐头并压缩口粮一千套,及伤药等物二十大包;还请火速点收和装运。。”

——我是决心的分割线——

而在南方帆幅竞发、劈波逐浪的大海之上,周淮安也在充满咸腥而潮湿空气的船舱中,听取来自外域商务代表,以及胖嘟嘟不见多少的孔利落回报和陈述。

饶有趣味的听说和询问了好些这是时代,域外的种种风土人情之后,他才重新叹声道:

“这么说,你们倒是辛苦了。。”

“都是留司,啊不是大都督府的威势和扶持使然,小人不过是顺势取得一些末微之功而已。”

得到赞许和认同的孔利落心中暗喜着,却是面上越发卑微和诚惶诚恐道。

“那你下一步又有什么打算。。”

周淮安对于他的低姿态还算满意,虽然这厮有许多让人诟病贪钱、好色等诸多的小毛病,但是在大是非上还是把持得住,做事也很拼命和卖力。

比如,如今在交州一带相继投奔过来的骠国、注辇、婆利、室里佛逝,乃至是南天竺的流亡王公,就是他的功劳之一。

只是如今太平大都督府所代表的势力,在海路和外域的开拓和力量投放也差不多达到了一个极限,或者说是瓶颈。尤其是失落在南洋群岛之间的香料群岛发现之后。

所以适当的收缩和巩固,乃至转变为渐进的积累是很有必要;在这种情况下,孔利落所代表的这些域外代理人势力,就算再勉强发展下去也是难以遥控和维持了。

所以周淮安也不介意给他们一条功成身退的后路,无论是就此前往安南之地置业定居下来;或是回到国内来继续发光发热。比如这次的海上支援温州的行动。

“但请大都督吩咐好了,”

然而孔利落只是稍作遐想,就将决定权交出来道;毕竟,他心目中的贝利撒留之路,可是才开个端而已,断不甘心止步于此的。

“若是这样啊。。你可有三个选择。”

周淮安便按照之前的腹案道。

“第一个便就是依照惯例,随那些义从一起就地编为驻队团和屯垦团。。或者,给你一个身份留下来巩固温州的局面;”

“此外,我也需要人带队北上,前往新罗以打开在海东的局面,无论是通贸也好,抄掠也好,都为我未来战略的奠基。。”

“这。。小人有个奢望,能否全部都要呼,只是前往新罗之行,需要一些前期的准备和”

孔利落沉吟了片刻之后,有些小心慎微又颇为期盼的开声道。

“好吧,那稍后我就会表你为权温州副主薄,兼做琉球垦拓使好了。。再给你半年时间来筹备吧。。”

周淮安不由哑然失笑,却又思量了下可能性后,才道。

与那些眼里只有底盘和人口之类,简单粗暴概念的官军或是地方实力派不同;太平军对于新占领的地方有更加精细的摸底和规划,来完成稳定而长久的治理秩序。

比如对于地方上世代沿袭的传统产业,也并不是放任自流或是粗暴的一刀切取缔。而是在初步统计之后进行调剂和整合;然后再与周边资源产能统一起来。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本土和外来的新旧产业之间,徒然的内耗和浪费;又保持一定的竞争规模来维持革新和改良活力。

因此,有孔利落这个精通海外贸易和拓殖的人选,来参与乡音的布局和规划,倒也算是物得其用了。

这时候,外间再度禀告道:

“大都督,已经到了大江的出海口了。。”

广阔的江海交汇之间,已然是舟船遍布而帆幅处处。而顺着海潮和风时冲在最前的,便就是从明州、越州、杭州当地,所缴获和募集到的大小战船和新编的十数营水军。

站在这里,还可以看出远处胡逗洲和狼山镇上的烽烟袅袅。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