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四)

唐残 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四)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岩烽火连沧海(续四)

两天之后,杜荀鹤所在这只新编的工作队又来到了另一处新开辟未久的屯庄外,而一些在哨楼上闻讯的庄丁和巡护队成员,已经早早迎了出来。

“他们这般又是什么情形。。”

杜荀鹤微微皱起眉头看着被绳子反束双手,而系上墙上的一些身影;边上还有拿着棍棒的半大小子,在横眉冷对的看守着。

“这些啊,都是留待盘审的窃盗之徒,也就是临近村邑里过来偷粮种和工具的乡人。。本该择日押往中心庄的营田所去;正好我们来了,就一并审问和发落处置了。。”

领队当即解释道。

待到他们依例安置行装下来之后,却已经有人在庄外最大的空地兼做晒谷场上,摆开了陈旧的席子和案几等事物,甚至还有现成和水磨开的笔墨。那些被系在墙上衣衫褴褛或是蓬头垢面的身影,也被牵到了现场当中。

“此辈为何要偷粮种,又该怎么发落呢。。难不成工作队也有这种刑名上的权便么。。”

杜荀鹤微微有些疑惑起来。

“因为无论是怎样的水土,又是何处的地界,凡我太平田亩之制下的田庄产出,总是要比左近乡里高上一筹。要说这湖南地方,别处一年一收,两年三获;可是大多数庄子里却能够一年两稻,还能套种一茬豆麦,可不羡慕死人了。”

负责陪同他们巡护队头,当即接口道。

“时人都言称,乃是大都督所颁下传扬的诸多不世良种缘故。。所以总是不乏想要取巧的偷盗之辈。”

领队亦是用一种颇为自豪的表情道。

“却不知晓,堆肥育种、农时灌溉,都是一番相应的学问和章程,岂又是这些画虎照猫之辈,可以轻易窃仿得去的。。反倒是不得其法惹出好些是非和灾厄来了。。”

“至于你说的刑名权便,其实也就是些简单明了的琐碎小事。我们总算是比庄子里那些,晓得更多章程和制度不是?。。能够就地处置了,也就不用再费更多事情了。”

领队再度笑了笑道。

“当然了,我们也只是依照条例提出处置意见,若是庄子里觉得不合意的,还是可以拿着咱们的留置意见,上报营田所来裁断的。”

听到这里,杜荀鹤虽然没有说话,却是不禁想起了古时两汉“三老五更”的乡官之制,也莫不过是如此吧。居然让人感觉到一些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味道。

“其实太平军这些年治下的收成都不错,各处庄子里有所积余之下,对于那些那些道新收田地里来捡些散谷漏余的孤儿寡妇,也不会真的去管他。”

当下一名队友接口道。

“然而总有一些贪心不足之辈,想要的更多,乃至影响和破坏了后续生产的布置,那就是在无法可忍了。总要有所惩戒,才能确保一时好心不被他人滥用而累及自身啊。。”

接下来,抱着满肚子心思的杜荀鹤,就做为现场问讯和记录的文员,笔头如飞的一连写了十几份的断定文书,最后还换上竹毫笔隽抄了一张大字告贴。

其中最为多见的处置结果,还是责罚在本庄就地监管下的长短劳役之期。而其中最轻不过是继续在墙下示众三日以儆效尤。

而最严重的一例,乃是两人试图偷取庄子里的集体财产,一只正当壮年的犍牛;然后在被追逐逃跑过程中,一个摔死了,另一个见势不妙在牛屁股上捅了一刀,导致冲下山坡摔折了腿。

所以当场没有直接裁断,而是决定押送到县上去另行处置。如果所料不错的话,等待他的会是去挖矿或是采石的命运了。然而杜荀鹤也注意到,在场的被讯问和裁断的对象亦是老实服帖的很,几乎没有怎么辩驳和争执。

“难道这些乡人都是这般顺服么。。”

他不由稍加惊讶的私下问道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邻近乡里还是会有人过来闹的。。在宗长和田主的领头下,想要仗着人多势众把人讨回去,而后就被庄子聚集起来的人手打散了回去好几次。。”

领队却是郑重其事的解释道。

“接着又开始在四野里生事捣乱,结果上报县上来了几支工作队入了村中,把背后煽动生事的宗长和田主都捉了去判罚劳役,再从中选出个相对老实可靠的作为领头和村正,于是都消停了。剩下的也就是些是在不开眼的小偷小摸了。”

“其实这几年下来,每到初冬时节,左近乡里便就有些年轻妇人过来偷窃晾晒在外的物件,然后再刻意被人察觉和捉住。然后就被罚在庄子里干活偿还,一般等到开春才放回去了。”

“这,这实在是。。”

杜荀鹤只觉得自己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杜兄弟是读书人出身,怕是觉得有些不知廉耻吧。”

另一名肩膀很宽背后却有些微驼的队员接口到。

“可是当人家过不下去,都要饿死之际,廉耻这东西又什么啥劳子用呢。。俺老家那儿可是遍地都是吃土吧自个儿给撑死的人。。可官府和乡里的老爷们,可是越发变本加厉的摧收来报效朝廷。”

“交不上就要收牢带枷乃至天天拖出来打给人看。许多人家的顶梁柱都被捉去拷打,逼得老人吊死在家里,婆娘把儿女卖了来交付,结果男人放出来也已经折腾废了,躺下十天半个月的就再也起不来了”

“现在他们靠得大都督治下,总算是日子渐渐好过起来了,好赖也可以周济一些别人,却也不能白瞎了一番与人为善的好意啊。。”

听到这里,杜荀鹤不由默然无语,这显然是他在富华迷人眼的长安城中,根本所难以见到的事物和天下纷乱背后如此真实的一面。

在此之前他虽然见过那些倒毙在路上的饿殍,也发自同情和怜悯的转给他们做了讥讽时事的诗文,以求传扬开来而触动那些上位者的怜悯之心。

现在看起来,自己当初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幼稚和天真,甚至还不如他在这里的短短时间内,能接触那些底层百姓,以为他们所力所能及做到的事情更多一些。

——我是分割线——

江陵城内,随着天气持续转暖和元正日的临近,街头的各行人也伴着愈加丰览起来的店铺货架,而

繁密交织在城中的各处街市当中。

就连夜晚街头的更声,都变成了“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之类的讨喜话语。而各色形貌狰狞的傩面,和雕版着神荼、郁垒名讳的桃符,则是坊市间最为抢手的热销之物。

而在前宰相兼荆南节度使王铎,所置办下来的园林别业——薇苑之中。周淮安也和自己后宅的几个女子聚在一起,一边逗弄着新旧两只追逐不止的宠物,一边攀谈着她们所各自负责事业中的各种事情和异闻。

“这么说,你们都收到了相应祥瑞进奉的消息吗。。”

周淮安笑眯眯的道。

“确有此事。还与我展示了一只大若盘盖的五色灵芝呢。。不过我按郎君的说过的,放到水里不久就浸出色来了。”努力维持着端庄淑贤,但是稍显稚气的红药儿当先点头道。

“诶,我也有,说是汉水里发现一头大白龟呢,据说壳上河图之文,乃是正应圣人出世之。。”

温婉娇俏而又眼神迷蒙的青萝,亦是有些弱弱的举手道。

“我那儿有消息报称,时人所见了金虹落于山中,而现九窍奇石。。”

典雅沉静又风姿妩媚的窈娘接着开口道。

“其实,我那儿也有人所称,林中有笋出如红玉。。”

最后才是高挑丰美的崔琬婷,略带犹豫的补充到。

也只有小挂件等几个年纪较小的女孩儿,因为留在内宅时间居多,倒还没有机会接到类似的进奉消息。

“这些迫不及待要行劝进手段的装神弄鬼之辈,倒也懂得动起了曲线行事的手段么。须不知,这才是我太平军真正的祥瑞呢。。”

周淮安不免嘿然一笑,这才让人端上来一个托盘。

“这是!!”

红药儿顿然有些惊讶的看着周淮安,如同献宝一般的给展示出来的几枚铜钱。看起来与市面上流传的开元通宝、乾元通宝等名目近似,但是成色远要崭新的多,且还有额外的花饰和纹字;

其中当文、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五十文皆有,但毫无例外的都多了“太平”两个小字和细环凸边。

连带的好消息是,自从太平军有了桂阳监的几十个铜场和其他铅、锡矿坑的产出之后,再加上查抄了整个岭南的大多数寺院中的铜器和铜造像;原本需要控制使用的铜料来源变得相对充裕起来。

因此了除了计划内的铸炮用料之外,还可以考虑进行批量铸币的需要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兴建的水力工坊当中,已经开始小批量对于加热过的薄铜版,整版模具进行过螺旋冲压的尝试,而得以冲锻出一批硬度和纹饰都相当硬挺、耐磨的实验性大小青铜钱样来了。

而能够自行铸币,不但是能否从民间的流通市场变相增收铸币税的关键,同样也是一个政权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志。尤其是在诸多海外贸易当中,来自中原王朝的铜钱,自古以来的都是中华文化圈和藩贡体内,最为坚挺的硬通货没有之一。

所以周淮安需要在仿制这个时代,最为有名也用料最足的开元通宝前提下,加上自己太平军特色的双穗花饰和阴刻的太平字眼就好了。这样新一批的钱范就可以被称为“太平钱”,而就此通过义军所掌控的功效渠道,直接进入到市场流通当中去。

而在铜钱之外,又有来自桂阳等地银坑所提供物料,按照七银两分半铜半分锡的硬化配方,所铸成的小中大三色银饼。不过批量和数目就要少得多了,目前还仅限于内部少量的流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