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随流水 下

唐残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随流水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随流水(下

而在无数火光照耀中嘶喊喧天的郓州城外。

在许多人马具甲只露口鼻,身披白花绫锦绣罩袍的牙兵簇拥之下。身披倪俊大铠头戴插翅盔,正当而立之年相貌几分清隽和秀气的当代魏博节度使、昌黎郡王韩简,也在临时堆筑起的土台上,观望着城中的动静。

作为民谣“长安天子、魏博牙兵”中的主角,虽然被历代相继上位或是逐杀在外节度使,给割韭菜一般的杀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并没能影响到作为前辈的魏博牙兵们,在天下藩镇牙兵中的赫赫威名。

而理所处于魏州形同割据的魏博镇,与忠于朝廷理所郓州的天平军,则算是相邻黄河为界而相爱相杀多年的老对头和世代之敌了。

而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天下还有河朔四镇,而天平军还是实力最为雄厚的淄青镇一部分时,郓州同样也是强兵健卒辈出的所在,与对岸的魏博军早就各种“交道”不断了。

而且,自从雄踞淄青十二州,号称拥兵十万的最后一任节度使李师道在内乱中被杀,而治下尽归朝廷被分成平卢、天平、兖海三镇之后,天平军就成了就近压制和监控魏博镇的最前线。

因此,天平军作为河南乃至中原屈指可数的强镇兼做水陆交通枢纽;长期以来乃是由朝廷委任的大臣,甚至是外放或是在任的宰相,来兼领其节帅职责的。

因此,一旦隔河比邻的魏博镇七州有所异动,天平军就是朝廷在河南可以最先发动和动员起来,进行相应反击和牵制的力量;而魏博镇想要南下谋取河南之地,同样也绕不开掌握沿岸各州的天平军。

直到近些年来,河南大地上天灾**不断而盗贼蜂起,文任出身的节度使已然不足以弹压局面,而甚至一度闹出节度使被贼寇所攻杀的噩耗来。所以才陆续委任以忠诚可靠的武人专掌。

相比之下,作为东都和都畿道的屏障,以及备盗平乱为主的二线军镇,长期领有郑滑之地的义成军节度使,就要相对寡弱得多了。甚至在乾符二年,三年的时候,被那些流窜的草贼给多次打败过。

这一次若不是天平军的实力在徐泗大战中受损过度,魏博军也断然不能轻易的渡河越境,攻下义成军大部来。因此,当轻取得胜的魏博军可以抽出手来的时候,就不免轮到天平军这个世代深以为患的老对头了。

如今号称国朝的当世良将之一,能征善战、功勋彪炳的曹全晸父子,都已然随着天平军的主力战没在徐泗之地,天平军内既是无比空虚也是各色的人心不齐。

相比之下魏博镇境内虽然也有灾患和民乱,但是一直没能形成什么气候,就被先下手为强的扑灭和镇压了,而一直得以生聚实力而坐看风云。

又正当草贼盘踞两京,朝廷暗弱而音讯断绝之际,此乃魏博军灭此宿敌,称据河南的天赐良机了。一旦天平军既下,那内患不休的平卢军,或又是贼军肆虐的兖海镇,也就不足为敌而可做得陇望蜀之谋了。

当然了,此番为了避免多线作战的危机和后方可能的牵制,韩简还是力排众议对长安派出使者,将相对富庶但原本就有些不稳的郑州境内,有条件的许给那些盘踞河南大部的大齐朝廷;

以换取少有后顾从本镇调兵征粮的余地,全力以赴夺取实力大损而防备空虚的天平军之地。另一边却派出使者分别前往郓州及天平军前许以利害条件,假意示弱而分化、麻痹其决战之志。

现在,他帐下幕属们所策划的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的奇谋,终于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仓促聚集起来号称三万的天平军,刚刚抵达大野泽下游五丈河畔的定陶城,尚未来得及立营和入城修整,就对阵上了魏博先头人马,得以轻胜大举前出;而后却为魏博伏骑四起踹阵大溃当场。

都虞候吕广琦和都团练使赵泓为首的诸多天平军将皆没于阵中,而名义上的主帅年仅十一岁的留后曹存实,亦是在亲兵背负的逃亡之中,为魏博军士所执献。

因此,韩简干脆放下正在打扫战场和收拢俘获的大多数步卒,而带着牙兵在内的数千骑,连夜明火持杖轻驰飞逐于郓城之下,大肆烧掠起来以为威逼和震慑手段。

想到这里,韩简不禁看了眼正站在左近人群中,力战被擒后由他亲自劝说投降的天平军先锋官朱瑄;而这位毅然反正的天平旧部,也是此番定陶之战中骗过天平军游哨的首功之人。

“某家最欣赏的,便是那般识时务、晓进退的人物了……却不知此番郓州易主之后,朱先锋可还想要什么赏赠么……”

韩简对着他微微的颔首出声道。

“承蒙王上,小人不敢多要什么赏赠;唯求能以区区的匹夫之勇,继续率众驱驰于王上麾下尔……”

生得额外孔武壮实而仿若鹤立鸡群一般的朱瑄,却是满脸卑微的拱手躬身道。

“这可还不够,我魏博军岂是功赏不均之辈。此事罢了的天平镇各州,可令尔择选一地就食好了……”

韩简略不满意的转了转鞭柄道。

“我昌黎韩氏再许一女与你为妻如何……”

“王上真是恩遇隆重,卑下粉身尚不足以报之啊……”

朱瑄闻言不由做感激涕零状的拜倒道。

然而在他粗豪面容之下,心中却是尚有几分的明了和觉悟;显然相对于那些天平军的残余旧部而言,自个儿便就成了魏博镇那千金所市的“马骨”了。

“从今往后,只怕世间再无韩昌黎,而唯以昌黎王传诵于世了……”

而在他身边一名头戴平巾帻的儒雅文士,顿然凑趣的奉承道。

“某怎敢与昌黎先生并论呼,此事莫要再言了……”

韩简亦是心中相当的受用却不动声色的斥道。

他的父亲韩允忠本名韩君雄,算起来也只是昌黎韩氏的一个小枝;在祖父韩国昌时;从前前任魏博节度使何弘敬,讨平作乱的昭义军都知兵马使刘稹,而做了一任的贝州刺史,也开创了韩氏将门的渊源。

但是当身为都将的韩允忠应时而起,攻杀刻薄寡恩的前任魏博节度使何弘敬之子何全皞,而夺其旌节后,就连一贯以科举仕途为根本的昌黎韩氏的宗家,也要以他为马首是瞻了;

不但派遣大量子弟、门人前来投献和充实幕府,还重新修了谱系将其追溯三代的列祖,列为并举的正支、大房之一。因此,如今的韩氏族人在他的提携和任用下,几乎遍布了魏博七州和各部人马的方方面面。

正在说话之间,对面灯火暗淡的门楼上突然有了动静,然后在某种显而易见的轧轧声中,城门也被自内而外的打开了来。还有人走出城门摇动着手中的火把在大声叫喊着什么。

“这下大势已定亦……王上真乃神算也……”

在旁的另一名大将马军都知兵马使韩承勋不由惊叹道。

“当为建贤表一大功……”

韩简不由矜持点头道。然后就见朱瑄当即躬身表态和请命道:

“方蒙王上许于天大的恩德,尚不足以为报,就让卑下亲率一部人马为前驱……”

“不需烦劳了,”

然后他的话就被人打断道,却是另一位面有不虞的魏博军将衙前都指挥黎光训。

“首当入城之事,还请王上用我衙前的雄定都为先……”

“那就还请朱先锋好好修整部伍,接下来还要有所大用呢……”

韩简只是微微一顿就决定道。

随着朱瑄面色坦然的拜谢退下,就见一只全身披挂细鳞铁甲,身熊貔纹披风飘舞的精骑,自城下坊中飞驰而出又变成拉长的箭形,转眼间就顺着点点火把的引导没入空荡荡的门洞中。

紧随其后的又有一支下马而成的披甲步队,手持虎兜纹的红漆长牌,前后交错平举着大木枪和长棹刀;从左右前出分作鹤翼之形,小步奔跑着越过凹凸不平的地面和障碍,飞快逼近了门洞而去。

片刻后就听得城中已然是杀声四起,门楼上也亮起了更多凌乱的火光和奔走往来的身影。然而,还没有过多久韩简就突然转身,对着另一位形貌健硕的将领道。

“佐及,着你带厅后五都……”

话音未落,就听见门洞中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巨响,还有稍闪即逝的惨叫声;然后那些正在涌入的持牌披甲步队,也像是收到了什么阻碍一般停顿下来,而拥堵在半路前后惊呼大叫成一片。

这时候,城头上又有许多探身而出的人影,开始争相的张弓放箭,并此起彼伏将滚热的沸水和成坛的生灰,给浇淋和爆砸在了城下那些步队当中。刹那间韩简的面色就变得铁青和僵硬起来。

而就在不久之前的郓城节衙,足以容纳上百人饮宴和议事的正堂之内。

仓促赶到这里的长史崔用等人,却只见到稀稀拉拉十几个聚集起来,面色犹自茫然和惶惑的将校、属吏,却还不足原本升帐的小半数。他不由有些失态而气愤的大叫起来:

“其他人呢,人都死到哪儿去了……眼见得存亡关头,难道都各自逃去了么……”

而后崔用又摆手道。

“罢了罢了,还不快随我收齐了印信文书,待得天明就出城去……”

“出城去作甚,外头不是都是魏博贼么……难不成要长史连夜率部突围……”

一名属吏不由自主的应声道。

“突围个鸟,当然是出城去求一条保全的活路了……”

崔用身边亦是有亲信插口道。

“难不成咱们真要去降了魏博贼,”

另一名属吏有些难以置信的道。而其他军校也露出不安和惊慌的表情来。

“不然还能如何,出师的人马和小留后怕都没了,咱们还能指望啥……”

这名亲信有些气急败坏到。

“早一些开城,也能造保全一些军民百姓啊,若是让魏博人破了城,那岂不是玉石俱焚了啊……”

“这么说,崔长史还真是悲天悯人啊……”

一个突兀的声音在外响起来。

“那个不知死活的,竟敢在节衙如此说话……”

亲信顿然气咻咻迎出去的呵斥道

然后他就惊慌失措的倒退回来,而瞠目结舌的道:

“小……小……衙内……您不是没在贼中了么……”

然后就听得一片革囊和甲片撞击的哗哗声中,原本那些保护后宅的牙兵,正前呼后拥的簇拥着一个熟悉身影走进正厅来。崔用的脸色也一下变得无比煞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