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五百一十七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 下

唐残 第五百一十七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 下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五百一十七章 荆蜀相接气原通(下

荆湖时有太平贼据,其号最似官军;卒多笠帽覆甲大氅,皆以强弓劲弩、大枪长牌擅之;动辄攻以墙进,退则层替,守如凭垒;又最长土木营建事,所过处必修垒建寨,以为粮道与后路遮护。

自贼出峡江以蹿山西、东川,则官军、义绅皆死难者众之。

《三川时乱纪》

我是分割线

在大江深峡边上所响起的清快鼓点声中,已是一名队正的王秋骑着名为“大罗罗”的紫皮骡子,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沿着涪州境内江边狭长的平地,一路向着西南走到了渝州境内之后,原本山峡深深包夹着江水的地势,像是一下子就张开了胸怀而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在这里,两岸皆是如同不规整的散乱阶梯一般,逐级抬升而上的大大小小台地和低缓山坡。虽然实际上的绵延山势并没有因此降低多少,但是也让一路上看多了如墙崖壁和江滩上嶙峋乱石的太平将士们,不由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

至少在这里,不再是除了沿江的码头市镇之外,就尽是人烟稀渺只有鸟鸣猿啼的苍莽葱翠。而是大片大片缘山而下的阡陌田亩,以及星星点点傍坡而立的村邑聚落。

脚下的道路也从江岸最常见,涨水后留下来的大小碎石,到十分粗粝的沙坡地,再到细腻无比的沙滩,最终有随着太高起来的地形,而显露出壤质丰富的红土来。

然后红土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又随着地势上的高低错落而显得层次分明起来;在这片颜色丰富的土地上,则是不规整分布这许多已经收割过的泛白干枯的水田,又簇拥和包围着一处处坡地丘陵上,依旧苍翠的茶树、果木等。

看起来就是峡江道诸州之中,相对富饶丰益的所在;而王秋同行队伍中作为被护送对象的堪舆队成员,也在沿途不断的土植和江水的样本,测量江水涨跌所留下的层次和痕迹。

然后,他们就会在相应的山壁上用鲜艳耐久的颜料,留下一个个代表测绘数据和基准点的符号来,以供后续跟进的大队人马所参照之用。

只是沿途的人烟不少,但是几乎都都满了某种戒惧和警惕的意味。一些村子的木围上可以清晰看到端持着弓箭的身影,另外一些村子的外围上,则是还残留着烟熏火燎和其他破坏手段的痕迹。

偶然也有一些靠在大路边上的村邑,被彻底破坏和荒废了,而只剩下零星衣不蔽体的人影,游荡在鬼域一般的废墟上;见到远处路过的军队旗帜后,就无不是奔逃远远而去或是躲的不见踪影。

显然,外间绵连旷久的战火,也已经波及到了这些从属于传统意义上蜀地的州县了。想到这里,王秋不由看了眼同行当中的向导兼带路党的代表起兵反抗朝廷的前涪州司马屈从行。

“这一路过来都将抵达巴县城下了,却并未见到荆南军窜逃的形迹啊……曲司马有什么想说的么”

“这便就好了……这便就好了。这说明宋老贼未曾败走此处,地方上也是尚未得以消息……”

已过中年而生得孔武粗壮,却难掩愁苦表情的屈从行却是略微展眉道。

“我当初从渝州境内引兵而还时,地方上还是留下几个可用的旧部,兴许眼下能够襄助贵军一二呼……”

然而半天之后,当他们抵达了最近一处屈从行旧部的据点龙坪寨时,却见到的是被烧掠成白地的废墟;第二天再度抵达另一处据点江口镇的时候,发现同样也被废弃了。

屈从行的脸色也逐渐变得难看起来,而当他们抵达了渝州州治所在的巴县城外时,在城头上见到的却是一面完全陌生的旗帜。

我还是分割线

而在天气慢慢变凉爽起来的襄阳城内,正在与诸位部下召开例会的周淮安,也再度接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启禀都督,澧州捷报……”

周淮安惊讶了一下,方才是遭受了挫败马上这么快就有捷报了么。他不由摆了摆手道:

“当场宣读出来吧……”

米宝当即朗声念道:

“第七军中厢郎将曲承裕奉请曰:我部顺澧水而上聚兵七营,潜袭于澧阳城下……”

“。以水陆各部的锣鼓号角、火器石砲并发,攻入石门蛮向助的城下联营之中;”

“时风急月高,乘势火起而蛮军大乱不可收拾,遂得十五阵大小联营皆踏破之……”

“蛮酋向助陷没于乱中,而缴获其旗鼓甲仗军资无算,其中大小铜鼓二十三具……”

“阵中相继斩杀蛮兵三千有余,而俘获数倍之。又得解救羁困营中的青年男女数千口……”

“城中旧朝荆南副使段彦谟闻讯大惊弃城而遁,遂得以全城而下……”

周淮安听着听着,却不由在嘴角当中略微挑起一线来,因为这份奏捷战报听起来风光雯月的;当中还是有好几处需要推敲和琢磨的地方啊。

比如他们是怎么在新败之后,轻易的潜袭到城下。又是怎么全无后顾之忧的侵攻、火烧土蛮军联营的;城中的段彦谟部明明还占过上风,又是怎么一下子就闻讯弃城惊逃的。

随后,又有一份附录的文书被送到了周淮安的手中。他只是翻了几下就露出“果然是如此”的形色来了。因为在这份名为附录,实为请罪书的文件当中,曲承裕直言不讳与城中的段彦谟,临阵做了一个交易或者说是约定。

就是段彦谟派出使者潜往青化镇中,主动出卖了作为友军和外援的石门蛮。因此按照这个临时达成的约定,城内的段彦谟不提供某种掩护,而太平军负责将向助所部尽量留在澧阳城下。

然后,相应的荆南军放弃了澧阳城而留给太平军接管,自己全力发兵向西前往攻夺向助起家的老巢和根基所在的石门县等地;而太平军不得追击和妨碍之。

关于他阵前擅自专断与官军谋求交易的做法和处理事后另说。只是让周淮安有些意外的是,曲乘裕还在阵前总结中,归纳出一个深以为经验教训的军事思想;便就是“结营寨,打硬战;徐推进”

难道他被千年之后的那个“曾剃头”给附身还是穿越了么,居然会提出这么个似曾相识的军事理念来。不过,仔细对照器具体的战力报告来看,却又是还有那么几分道理和实用性的。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流动性和熟悉地理优势的对手。因此结合“结硬寨,打呆战。”的根本要点,就是制造相应的条件挤压相应敌人的活动空间和战术施展余地。

最终迫使敌人在自己设定好的防御工事面前进行战斗,以削弱和排除其所具有的地利、人和上的天然优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在人员装备、物资保障上的主动优势。

所以说,后世那些太平天国的将领们,某种意义上说还真是输得不怨。进一步说,这个道理或者说是战术理念,也可以适用在当世大多数的农民起义军身上。

因为,大多数农民都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也缺乏经营治理的手段来提供较为长远的后勤保障;一旦受阻于某一处坚垒治下,很容易就会陷入到物质匮乏和士气低落的困境中去。

而作为防御方,只要少量兵力和物资就可以守住相应的交通要点,来遏止和拖阻相应农民军的流窜和渗透;然后以相对从容的状态集结大部队,对其进行全力进攻或是追击。最终很容易达成击溃或是歼灭的结果来。

当然了,这种战术手段的使用也要根据环境来因地制宜。比如在一马平川、四通八达的中原河南平原上,与在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或是山川丘陵面连的荆湖之地,所实行的成本和代价也是差别甚大的。

比如在位于洞庭流域的澧州之战,就可以得到水军的支援和水运输送的配合。而在北方的大平原上,就需要更多的据点作为支撑点和诱饵;以及大量作为机动的骑兵,来充当遮断、封锁对手的角色,乃至是一锤定盈的决定性手段了。

而在襄州西南数百里外的醴州境内。

“可知城中的豪姓大户何在……”

当曲承裕正式入据澧阳城后,对着自发前来迎接和慰劳的父老代表,不假辞色的问道。

然后对方的强颜欢笑却是变成了满脸的悲苦道:

“回将军的话,这城中已然再没有什么豪姓、大户了啊……”

“怎会如此……”

曲承裕不由的重重皱起了眉头。

“不敢相瞒将军,小人所述句句实情啊……”

对方却是吓得一头跪倒在地上浑身颤抖的道

“这城中的豪姓、大户之属,历经了患乱下来,已然是破家亡户无算……而今,就只剩下我等这般苟延残喘下来的小户、中人之家了啊……”

而后,曲承裕才陆陆续续明白了对方言下之意中的详情。当初向助兴起于石门而入主澧阳城中时,就已经让麾下的土蛮联军很杀了一通反抗者以为震慑。其中就顺势抄没了许多澧阳的豪姓大户之家,以充军资和犒赏。

后来向助再度兴兵攻入洞庭以东各州时,也在地方穷括罗收和抓丁了大量城中青壮以为从军役使;又再度催逼和抄了仅存的殷富之家作为发兵之资。

等到他在洞庭西畔兵败之后,这些物质和人手都都被抛弃在了当地,而只有一些轻装部曲相随。然而这时,段彦谟的荆南军也来了。一路潜袭到澧阳城下,杀败了向助留下的少许蛮兵,算是代为朝廷光复了此地。

然而城中士民还未来得及庆幸,这段彦谟就开始清算那些曾经助蛮、协蛮的人家,一时间被抓获拷打逼迫献出家财以自赎的人等不知凡几。虽然还有一些外向来投奔的乡土豪族,富户亦是不得其免。

这一次的移兵出走,更是事先把街上所能看得到的男性青壮,都被裹挟入了军中。

因此如今的黎阳城中,几乎都是以几经患乱剩下来的老弱妇孺为主。难怪身为荆南节度使副使的段彦谟,会这么痛快的临阵反水放弃澧阳城,而转向谋取向助的老巢石门等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