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征远向金微 中)

唐残 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征远向金微 中)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征远向金微(中)

邰吁城外,因为天气炎热而叫得格外激烈的蝉鸣声声,却是被攻战厮杀的战场喧嚣给彻底掩盖过去。

而在远离城墙的一座矮丘,一小片树荫和凉棚的双重遮挡下,

前长征健儿出身的校尉张东,仔细咀嚼着新开罐的豆豉鱼块,就连炖煮得酥烂的鱼骨、鱼刺,都细细研磨碎渣才就这顺喉的茶汤一并吞下去;

因为天气炎热起来,除了腌制的虾酱鱼露蟹膏之类,这种水产类罐头的宝置业也变得大为缩短起来。需要及时把存货清空掉,才能换上新的补充。而就在她视野的不远处。

沉闷而牙酸的哐当翁明声中,体型既高且大,射程最远也是威力最大的石砲/投石机;在成群大畜和人力的牵引下激烈摇动挥起着摆臂,将一块块沉重无比的大石轰砸在城头上;而在夯土的墙体、城垛和遮板、拦栅上,留下一处又一处高低错落的缺口和残碎、压扁的尸骸。

若是正巧击中了赶工增筑的木制箭楼和哨台的话,那就是许多残肢断体与建筑碎片,自内而外或是横撞贯穿而过,竞相迸射开来的一幕惨状了。

而距离最近的也数量最多的,则是一根根打在土里形同立柱的旋风炮/抛竿,随着操作士卒奋力拉动绳索的动作,而用飞旋的皮兜将一兜兜粗大如拳、如碗的卵石,给泼洒着飞掷上城头去。

而像是曲抛的散弹一般将藏头露脸在城垛后,那些带着头盔或是帽子、璞头的守军,给惨呼连天的打出一片又一片头破血流来。

数量最少也被保护最严密的,则是缴获自官军的城防利器——大木单弩和绞车弩;他们被布置在堆土作业而成的高垒上;每每发射一次,就有守军在此起彼伏的惊叫声中,被钉在墙垛上穿成一支支肉串般的事物。

当然了,城中的守军也不是没有想过,通过反击和偷袭来摧毁这些远程威胁所在。这时候就轮到他们这些随行样子队的护卫力量,用铁臂强弩和箭匣弩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尤其是太平军箭矢罪过习以为常的夜战,在少量投火队的配合之下,他们哪怕在友军出现崩溃和混乱的情况下,依旧可以稳住阵脚而令来袭者付出惨重的代价。

远处再度传来了激烈而雀跃的欢呼声,却是城门被撞开来;那些举牌拿板蹲侯在城下的杂色义军们,也如潮水一般的迫不及待本踏过同伴和敌人的尸体,而鱼贯冲入城门之中;又在渐渐升腾和扩散开来的烟火中,变成了城池当中逐渐弥散开来的厮杀、哭喊、吼叫的喧嚣声。

不过,这一切暂时都和他们这些助战的太平士卒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他们前来参战的主要任务,一是警戒和防备外围可能来援的官军;二就是利用太平军所掌握和擅长的重型器械,帮助这些普遍装备简陋的友军,稳扎稳打的逐步摧毁或是打开城防。

显然,他们这一次同样也是做的相当不错。因此,随着城中愈演愈烈的喧闹声,第一批押着城中搜罗来酒肉物资,前来犒劳的特殊队伍,也再度出现在了城门当中。

按照实现的约定,城破后的大多数缴获归负责围攻的本地义军所有;负责助战的太平军,则拥有相应战利品和俘获的优先挑选权;比如本地的书籍和官府的图簿案牍,百姓中的百工诸匠,俘虏中的精壮分子,乃至城中搜刮到了半数驴骡、牛马等大畜。

至于剩下的其他战利品,太平军也可以用岭外和湖南打造的兵械甲仗,出产的粮食布匹;乃至是衣被鞋袜、帐毯工具、酒水药物、盐菜酱料、蔗糖烟草等等工场的大批量制成品,来进行互通有无的交易和实物置换。

因此,每每城破之后人人囊中丰厚的数日内,也是他们最为积极进行交涉和互易的时刻。然而这一次随着犒劳队伍前来的,还有一小队披挂齐全的信使:

“奉大将军府之命,调贵部速速前往楚州山阳,协助协助尚总管的攻战事宜。。”

为首的军将满脸肃容的宣布道。

“这。。实在恕难从命。。”

张东不由惊讶了一下,然后才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

“我部奉命在外行助战事,早已有言在先的;凡有一切一切大将军府的行动指示,都需经得本军军主联名附署,方才应承的。。”

“岂有此理,尔辈安敢抗命乎。。”

对方不由勃然作色的丢下这句话,然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拍马掉头离去,而留下了一头雾水的张东。

而在百里之外的滁州境内,同样是城破在即的景象。

随着数量铁板防护人力推进的“土坦克”,在城头击坠如雨的箭矢和炮石当中,缓慢而坚定的越过被柴草和土袋填平的城壕;最终撞开填塞在城门前的最后一点障碍物,冲进门洞里。

随即又接二连三的迸射出大片的轰鸣和烟团之后,这座曾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而闻名的城池,就就此在四分五裂的城门残骸中,不情不愿的对着太平军敞开了空虚的胸怀。又在许多喇叭、唢呐和笛子、哨子声中,接受了被征服和蹂躏的命运。

而在观战城台上望着这一切的周淮安,也心中平静的已经是没有丝毫波澜了。毕竟,这都是太平军直接或是间接打下的不知道第几个城池了。

时间一晃不知不觉间已然过去了足足两个多月,而太平军的足迹也伴随着大多数义军活动的范围,几乎遍布了整个淮南大地,也由此积累和摸索出了大量的攻城拔寨的宝贵经验,

毕竟,淮南大小十四个州,一百一十七座大小城池,三百多处镇戍和城垒,几乎在义军滚雪球一般的攻略之下沦陷了大半;而剩下的部分也都是那些较大、较全,相对城高墙厚的坚据所在。

因此如今偌大的淮南道就只剩下了,东面以淮南节度使高骈所部占据的扬州为核心;西面以江西招讨使曹全晸驻留的安州为核心的,一东一西量大尚有实力的官军集群,所占据的一小部分地域了。

当然了,对于这两大集群的所在和战略上的优先取舍;大将军府麾下的各路义军,并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攻略意见,而是依旧各打各的继续拼命的罗括地方和扩充实力。

而太平军就算有所相应的战术方案和计划,自然也不会主动越俎代庖或是额外去做那些,平白替人火中取栗的事情。

“领军,下一步咋们该往哪儿打了。。”

作为压阵指挥副手的朱存,却是满身烟火气的走上台来道。

“说句心里的。大将军府的那些人也忒不地道了,富庶繁华的淮东平野不让咱们掺手太多;却让咋们去防备和攻略那些山林颇多民风也彪悍的淮西。。这到底几个意思”

“其实也无妨的,我们正好藉此把江北沿岸那几个州的地方,都给在重新扫一扫;”

周淮安却是反过来宽慰他道。

“最好能拿在与我们相对亲近的人手中;既是确保水路的顺畅,也能与江南沿岸的据点形成某种呼应之势啊。。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打一回庐州好了。。”

随即周淮安用指示细棍垫在了沙盘的一个位置上。

“下一步且去合肥城,会一会这个号称玲珑心思的杨憨子好了。。”

“也好,反正你总有法子对付这种局面的;也能从中抓住机缘和好处。是以你怎生安排,我便就怎么照做好了。”

朱存毫不犹豫的点头道。

“只是还要让参谋组来帮我过一过细节,拾遗补漏的更多完善一些才好呢。。”

“如此甚好,”

周淮安随即点头道。

朱存虽然老于世故而身上老义军的烙印、旧习不少。但最让人欣赏的就是深有自知之明,而经验丰富老练又愿意学习、运用新事物这一点。

所以才能够略压更有热忱和冲劲的曹师雄,或是谨小慎微而处事四平八稳的张居言一头,以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执行力度,稳居同样投效的三大郎副之首。

这时候,就有虞候再度来报。

“滁州城中有官军马队,从别门开城出逃了。。。貌似庐州军的旗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