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四百零九章 犹记登坛日

唐残 第四百零九章 犹记登坛日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四百零九章 犹记登坛日

在周淮安于江边例行的题记后,丹徒战后的梳理和整顿还在继续着。

润州丹杨郡乃是这个时代江南屈指可数的望要大州之一。历代盛产:衫罗,水纹、方纹、鱼口、绣叶、花纹等绫,火麻布,竹根,黄粟,伏牛山铜器,鲟,鲊等土贡和风物。在官府账面上的民户就有十万二千二十三,口六十六万二千七百六。其中富户大族官宦又大多汇聚于这座丹徒城内,再加上那些奴婢子女和其他隐匿人口,实际数量怕不要翻上一番的。

因此,只有打下了丹徒之后,才知道其中所获何其丰厚啊。周宝身为江淮租庸调副使身兼东南转运院事,籍着备寇为由截流下来江南各道的地方财赋和土贡,还有巧立名目来罗括地方的历年所得。因此在各处仓禀之中,各种财货、物资、粮草堆如山积、数不胜数。

光是粗粗统计出来的财帛部分,就一下子将这次出兵以来的各种花销和靡费给冲平;还能结于下足以支撑好几场战役的预期军费。另外在节度使周宝的宅邸和另外几座名下馆园之中,又有约莫价值十几万缗的抄获。这还不算对城中猬集的那些豪门富户大族宦门,刚刚展开的后续抄没和清算所获呢。

然后,这里乃是江东漕运汇聚的起点和大运河南端的枢纽。因此内城外郭十几处散布的正仓、转运仓、军供仓、常平仓、义仓等建筑群落之内,稻米栗麦积聚了足有三十几万石之多。足供阖城军民百姓张开肚皮吃上大半年还有余了。

内城和牙城武库之中,亦有可以装备数万人份的新旧刀矛剑牌;其中宣润本地所产的弓弩箭矢和相应配件,更是成倍于此。只是甲胄的比例要小得多,约莫只有三千多领的全铁甲,五千多领的镶皮甲,数百具更加精致明光和两当铠。其他衣被帐毯之类的军资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在此之前里面的积存,已经被周宝以备盗和供军的名义散出去相当部分。若不是之前太平军主动把守军的有生力量引出来歼灭当场的话,光靠原本义军的传统围城和填壕战术,就怕全部饿死了或是人打散了也未必能够打下来的。

再者,这里同时又是中唐以来,镇海节度使的理所和江东转运诸使的所在,各种衙门的配置相当的齐全比同一个小朝廷。因此这里留下来的历代图籍簿册相当齐全和完备;光是相应的吏员、从事就足有数百人,这同样也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赋。

然后,城中又有形形色色的作坊和数量不菲的工匠,其中又以织造印染相关的行会最众;甚至还有好几家以雕版闻名印刷的书坊。而官办的制铁所和铜器场,专门为镇海行营提供装备的甲弩坊,里面亦有大量的物料和成品,以及熟练的工匠、学徒和役使。

而城外渡口码头和官军水寨所获的大小船只,又让太平军的水面输送和作战编制,在账面上再度得以扩充了好几番。

当然了,再获得这么一大笔进项之后;并不能像传统义军那样大都一鼓作气散发下去,多多益善的扩充人马,再海吃海喝的纵情狂欢上十天半个月的,顺便把自上而下各位头领、头目的私囊给塞满满的就算了事。都要依据制度归入太平圣库制度当中,再按照轻重缓急的需要编列出方方面面具体的用途。

比如用在军中奖赏功勋和犒劳多方面出力的多寡;采买、征集民间物资和有偿招募劳役,赈济地方贫苦孤寡和进一步补充本地兵源;还有对于收编义军别部的后续整编和俘虏的改造,地方城防和公用设施的修缮;新旧船只和甲械的修造、补充,等等诸如此类不一。

最终其中的大多数的要陆续装船转运回江陵去,作为对于后方源源不断输送支持和后勤保障的反哺;太平军以占据治下七八成从事集体农业生产的人口,来保障和供养余下其他用途的人口比例,目前已差不多达到了一个极限。

因此,粮食可以在江陵到岭西的沿途就地储存和内部消化掉,工匠和劳役可以在荆南就地安置,财物则要继续南下转运到广州去,就此折变成其他太平军所需的资源和产出。

预计最终只留下大半数的甲械、兵器,以及包括几个重要据点在内的基本储备,足供大约三万人马规模的数月之用就好了。

在这一片纷乱不止的过程当中,曾为官军使者的镇海行营孔目官,也在数名军事的看押和跟随之下,徒步走过了看起来变得萧条了许多的街道。

虽然青石的街面上已经被收拾干净,甚至还铺上了防滑利行的黄沙,但是位于街市望要位置沿途两旁,那些林立茨比的朱门甲地、高墙乌瓦背后的人家,已经陆陆续续空出了好些地方了;

而剩下的人家里也是门户紧闭而一片愁云惨淡,还隐有呜咽和嚎哭声的情形;作为太平军发明名为黑名单上的存在,他们显然在担忧着某种即将到来,却又无可避免的命运;据说,其中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举家被迁荆南、湖南,甚至是往岭南和安南去,另行开始异乡的生活而已。

不过李师成随即也在心中自嘲了一下,难道自己也不是这黑名单上的五类分子之一,需要清算和正别的旧属官吏中的一员么。之所以还没有遭受道这种待遇和结果,主要是因为前些日子里他的一些作为和表现。

他不但在城破后亲自带人看守和锁死了,存放着事关节衙军机的名录图籍簿册案牍的內架阁库;而赶走了好几波试图放火或是流窜过来抢东西的乱兵。还主动为接管府衙各处设施、要点的太平军将士,提供某种意义上按图索骥式的协力和帮助。

因此,有这么一个积极主动的出头鸟为榜样和典范;也自有一些心存侥幸的投机之辈站出来效从和配合;多少也让接下来在太平军强大武力保障和威慑下,城中各处接管和清查行动,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事半功倍效果;

所以,这次他也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个机会,一个面见那位太平军之主进行陈情和阐述,以决定他们这些旧有体制人等的何去何从的命运所向,

然而,随后在城外码头一处临时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他就见到了这位并没有重重森严的仪卫在旁,而显得相当恬静闲淡而又高深莫测的太平军之主。

仅仅是对方转头过来的澄净目光,就让他有一种被洞彻入骨的错觉,而让许多打好腹稿和盘算,就像是被晨光照散的雾霭一般无所遁形了。

“说吧,你想要什么。。”

周淮安毫不赘言开门见山的问道。

“在下,在下,想问贵军要一个人头。。”

李师成犹豫了下,再度鼓起勇气开声道。

“你要谁的人头。。”

周淮安不禁有些诧异道。

“润州刺史杨茂实之子,小衙内杨平安的人头。。”

李师成却是好不掩饰的恨声道。

“可说明下缘由么。。”

周淮安似乎稍来了点兴趣。

“实在是难以启齿的辱家之恨,门第之仇。。以我的身微力轻,怕是用事无望了。。然而贵军所向,却是给了我一线之机。。遂意厚颜苟且相求当前了。。”

李师成微微咬着牙齿透声道。

“那就凭你,又能拿出怎样的价值和条件来了。。不要和我说之前的投献之举,就算没有你来出首,自然也会又别人的机会;只不过是给你挣到这么一个面呈的机会而已”

周淮安却是形容无波的道。

“我曾经侍奉过那位渤海郡王,也经受过周令公的阴私勾当。。节衙之内大小干系不敢说尽皆知,但也是能拿准其中大半。。府衙之下大小人等也是无所不识的;乃至城中大多数的背景来历,亦是可为襄助一二。。”

李师成继续咬着牙齿决然到道。

“只是事后,我自然不求能够苟存己身,只求给我家人一条活路而已。。”

“我明白了,”

周淮安却是不以为然的道。

“你如果表现的足够价值的话,莫说是区区一个小衙内,就算是杨茂实的人头,我也可以交给你。。这厮想要易装潜逃,却是被我的麾下在城门处识破了。。”

“但凭君上驱使。。。”

李师成却是有些惊异过望,而又破釜沉舟一般的当即拜倒下来

相继询问和交代了一些事情,将李师成送走之后。周淮安心中对于他的评价,也从稍微有点良知和底线,却又局限于自身环境和格局的传统官僚;稍为提升到注重家人而有所担待,不惜为之赴难的好父亲、好丈夫角色。

至少从用人的厚黑学上说,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可控性和被掌握的弱点。处理完这件不怎么要紧的小插曲后,周淮安再度将眼光看向远方江上的地平线。

因为随着丹徒与江宁之间的水陆恢复往来畅通,今天是窈娘从江宁过来的日子,周淮安不免心中充满了某种若有似无的憧憬和悸动了。

感谢:

用户蓝色的冰打赏《唐残》100书币!

接下来也该换地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