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当归2

唐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当归2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二百四十三章 当归2

广州,营田大使的后宅之中。

“荔枝、荔枝,好多的荔枝啊”

小挂件菖蒲埋头在一堆比她坐着还要高的荔枝堆当中,活似只快活的花栗鼠而将嘴巴塞得满满的。

然而没过多久她突然停顿下来,而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远方的天空而发呆起来,而成堆的荔枝也一下子彻底失去了吸引力。

“婉儿是想家了么……”

然后在旁用力(拖曳)遛着已经涨大了一圈熊狼狗的骷髅精,见状不由走了过来将她揽在怀里温声道。

“阿姐,我有些想那个恶贼了……”

小挂件却是出乎意料在她怀中,仰起精致的小脸道。

“想他给我说的那些故事,想他教我的那些东西,想他笑起来和生气时的模样……”

“……”

然后,骷髅精却是泣不成声起来而用力的揽住小挂件呜咽道。

“都是奴不好,都是奴没有用,累你变成如今这副处境……奴真是万死莫赎其一。”

“阿姐不要这么说啊……”

小挂件也变得泪汪汪起来。

“就算没有当初的那些事情,我们后来的境遇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至少那个喜欢欺负人的恶贼,有些道理说的没错,”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富贵与权势,又哪有天生要受苦受累和饿殍路倒的命……”

“回头看来,不过是拼命挥霍先人的遗泽,而自欺欺人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而已……”

“因此,就算没有那个恶贼……我们的遭遇还是逃不过的……”

“婉儿千万莫要这么说……您怎么可以屈从于贼势呢……”

骷髅精看起来有些方寸大乱又有些大惊失色的道。

“只要奴一息尚全,就竭尽全力寻机让你脱出这番险境的……”

“回去,”

小挂件稚气的面容来,却是露出让人心疼之极的怅然,而轻声叹然道

“这天下之大,我们又能够回到哪里去呢……”……

交州城外的鸾口渡,已经停满了整装待发的船队。

周淮安面前摆着简易的四菜一饭,酸角煨猪蹄、芸豆田螺酿、煎禾花鱼,姜炒水鸭。主食是血糯、碧梗、香稻三色米装在竹筒烤出来筒节饭,这就是他在离开交州境内前的最后一餐了。

也许再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完成对交州以外的安南北部,大部分平原地区的渗透和改造,而不用对那些地方豪强妥协和留下更多的手尾来日后收拾。

但是现实当中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和也许。毕竟周淮安真正的重点和基础还是在北方,除非他想做后世中南半岛的猴子国们,一致追认的开创先祖云云。

这短短有限的时间里,周淮安就以权留守使的名义快刀斩乱麻式主持初步重建了静海军。只是九千名的军额全部由那些在平蛮之战中前来投奔的地方青壮,或又是出力过的地方附从武装中挑选健壮组成;与交州城中各家豪强色彩浓厚的团结兵一起,作为交州城内的日常镇守和威慑地方的机动力量。

只是日常的衣粮淄用和临时用兵追加所费,需要都护府名下各家大小豪强按照比例来例行分摊;而甲械兵仗和日常操练则是由义军方面提供和掌握,由此构成了一个相对制衡的二元结构。其他事务和突发状况,则各家常驻代表和义军代理人组成。挂在都护府名下的合议来决定对策。

当然了,光靠这些日子的作战,安南周边的土蛮是不可能被收拾干净的。但是至少周淮安能够保证经他之手后,保留下来的都是比较孱弱和开化度高的存在;他们同样要对交州方面提供各种物产、赋税和劳役来保证自己身存续下去的价值。同时,他们也是用来提醒那些豪强们,想要过河拆桥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的存在。

然后,安南或者说交州方面的日常庶务,就交给了曲氏家族的代表曲荣为首的亲附势力了;至于曲承裕本身,周淮安只是一句“你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来谋取前程和施展抱负……”就轻易让他决定继续追随自己,而离开安南这片格局有限的一隅之地了。

因此,

当周淮安率部离开交州大港的时候,不但整体略有损失的部伍大为扩充,还多了一万七千多名来自当地的新卒和夫役;都是那些投军的当地青壮中挑选出来,没有什么牵挂而负累,也愿意走出世代生活的安南之地,到北方内陆去谋一些前程和出路的人。

因此,就连回程的船团也一下子翻了十几倍之多;其中固然有按照约定作为补偿的船只,或又是内定常驻广州方面的地方代表,也有打定主意跟随回程的军队前往广州捞一把的地方船商;还有就是一些通过新部下李丝雅的旧日渊源,所招募到的一些“牛鬼蛇神”之辈。

当然了能够得到这个机会的,主要是对社会秩序相对危害较小或是罪行不彰的走私贩子、盐枭什么的;作为他们就此洗白上岸和公开活动的代价,就是必须在军队暂时不容易顾及到的灰色领域里,替周淮安所代表的义军政权出力:

比如在一定秩序和底线的约束之下,用来填补广州这座国际化大都会的地下势力空白;发掘、打击和排除那些其他势力派来的眼线和探子,通过控制一些古老的灰色产业和地下场所,对坑蒙拐骗偷抢盗之类从根源上的进行抑制,排他性的驱除一些杀人越货等恶性犯罪的土壤和苗头;乃至在海上对付昔日的同行和旧识,保护航路独占的利益和安全所在。

而在这些海船上除了满载了来自当地的战利品和特产,还有许多满脸惊惶与凄凉的土人男女;他们已经预定好作为义军治下的新劳力补充了。

这也是在用自身存亡的家国大义逼那些地方势力,进行赎放奴婢、清田点户一定程度改良的同时,周淮安帮助南方那些相对地僻民穷的豪强们,新开发出来的一项可以细水长流的产业;

就是让这些通过战乱被武装起来地方豪族,尽可能的捕捉和贩卖以西原蛮、林山蛮为代表,当地山中不服王化的土族男女人口,然后通过海运贸易的渠道从广州换取相应商品物资的输入。

至少在义军控制的珠江流域內,各地开拓的种植园和公办农场里,对这种廉价劳力也是有着多多益善的饥渴需求的;既然义军要保证治下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准和相对的待遇保障了,那就需要大量替代性“非我族类而毫不心疼”的存在,来接受高度组织化下的精密剥削和压榨模式了。

而对于这些地方豪族大姓而言,这也是减少周边威胁和转移战后社会矛盾,还能从中获利一举数的好事。这是最基本的眼前和微观上来说。

从宏观上说,这也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中的一种常态;文明竞争中的胜利者通常会用失败者的尸体,作为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垫脚石和养料、柴薪,而继续向前高歌猛进着。

无论是粗暴的奴役压榨还是融合吸收、启蒙教化,或又是更加隐蔽的经济殖民和垄断吸血;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此外,其中还有数百名有所专长的各色匠人,以及上百名在家族当中读过书,或是在书塾里受过基本教育的年轻子弟。当然了,之所以选择年轻人的缘故,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有所干劲和冲动;被传统积习惯性沾染和影响较少,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洗脑)输灌。

另一方面他们主要都是那些豪强庶出或是旁支的子弟,对于本家的利益牵扯不深,对于本阶级认同感也是尚未成型,亲身直面劳苦大众艰辛困苦或是参与底层劳动生产的比例较多,比较容易通过现实的现身说法来扭转过来;

根据后世的经验教训通常来说只有吃过苦的人,才有迫切改变切身现状的动力和**;而生活条件稍微优裕的人因为起点较高,也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毅力,放下身段沉入基层去做些事情。

毕竟周淮安需要的是一群能够从最底层开始身体力行的实务人手,而不是一些只会夸夸其谈说些大道理,或是精通体制内潜规则和官场手段,善于讨好营钻的传统式幕僚、官属什么的。

而从明面上看,作为这一次出兵的代价,除了交州大港及其附近配套产业的几座市镇之外,就只得到了一个对方公推承认的安南都护府下留守头衔而已;明面上除了一些商会和护卫之外,就连交州城的直接驻军都没有留下。

但却不要小看这个头衔,在安南各家豪族所组成的联合共议上,却是拥有最终的仲裁权益的。这也比较符合周淮安麾下的义军目前的控制能力极限,以及日后继续干涉与介入安南地方权力架构的口实、名分。

而通过在沿海地区安置的屯田区,不但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产出来源,同时也是潜在兵源和劳力的补充途径。虽然安南兵本身的素质和水准,在天下诸多军镇当中属于垫底存在,而需要朝廷从江西、湖南、西川、河南等地征发戍卒来守卫;

但是作为维持地方秩序三四线守备武装,或是军队开拓屯垦和攻城建设的劳力,还算是量多且便宜的来源。这样,周淮安就可比较从容的从潮、循各州的闽地移民及其后裔当中,招募那些民风彪悍而吃苦耐劳的贫民和矿工、渔户作为主要补充兵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