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会

唐残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会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会

与此同时,

而在广州故国宾馆的群乐院,奉命出面接洽的周淮安,也见到了来自安南都护府的使者曲荣。这是一个细眼狭脸而三茬须,皮肤有些粗糙暗淡的中年人,一身圆领交兰的笼布衫,初初瞧见上去自有一种精明而又市侩的味道。

“小使见过虚判,久闻判使才俊大名今终得以见,果然是风华斐然的非常人物啊。。”

对方一见面就姿态和身份放得极低的主动恭维道。

“不敢担,不过是尽本分做了一些微小的事情了。。当不得什么赞誉”

周淮安却在心中微微的警惕起来。正所谓是素昧平生甫见面,却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起码是必有所求的目的。

“判使过谦了,谁不知晓如今贵军的这番气象和局面,大多与贵官脱不了干系的。。”

曲荣却是打蛇随棍上的继续恭维道。

“就连某家身在远僻乡里,亦有有所耳闻的。。更何况判使与地方惩豪强。助贫弱,扶危救困之名,那怕往来的商旅亦是有**称的”

“你还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好说客啊。。”

周淮安却是心中微有些触动,他这些看似套路的恭维话里的信息量颇大啊,只是不能就这么被对方带了谈话的节奏。

“不过这些虚而无当的便宜话,说的再多又有何用。。难道就能从凭空赚到便宜么。。”

“我只想问一句,贵放想要怎么做,又想从这得到什么。。”

“理当是如此。。”

对方也是知趣的改口正色道。

“只想与广府互通有无而各取其利而已。。”

按照他接下来的说法,如今的安南都护府下辖13州,39县,32羁縻州。而位于后世越南北部红河平原上的交州,则是其中的治所和腹心地带。从秦汉的日南郡开始,就富产稻米、木材,而有银、铜矿;如今拥有户口十余万,同样也是位于南海地区的一处重要大港和造船基地;

但是因为当地相对单一的物产结构,缺少盐铁布匹等关键性的大宗民生物资,所以安南都护府管下的驻军,常年需要来自广州的海上转输衣粮淄用,才能继续维持的下去。既然,现在能够与义军以归附为名的变相谋和之后,就变成了这种相互通贸的关系和状态。

至于如今的交州刺史髙鄩,乃是淮南节度使高骈的从孙,却无乃祖的才略气魄而暗弱的很,全是靠高骈当年留下班底,才得以坐稳这个交州刺史的关键位置;只是现在交州联通内地的海陆皆断绝,而麾下人心惶惶多有逃亡,也就没有人再把他当回事,而开始各自另谋出路了。

这位使者曲荣就是其中积极寻找外援和助力的势力代表。因为义军当中在通商海贸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实在是屈指可数的缘故。所以在大将军府初步谈妥和确认了,原则性的名分从属关系之后;大部分交流互动性质的后续操作,就需要周淮安来一件件落实和确认了。

比如,当地所产的短生种稻米在地方价格颇贱,就算是摊上从海路运到广府来的成本,也是比当地大多数产出地的米价要低廉;这对于义军的粮草储备工作和食品加工业,无意识一个颇为利好的消息。但是对方更希望能够用岭东沿海番禹、高要等地所产的粗盐和蔗糖来交换,如果有进一步深加工的精炼产品就更好了;

另外还有铁制品输入的需要,除了传统的金银财帛之外,对方甚至可以用当地的土户、奴口来作为支付手段。但是周淮安也提出了另一些物产,比如交州的露天石炭和特定种类的木材。

而要知道光是盐铁这两大宗素来是朝廷管控的大头,而专门设立各道的盐铁使和地方上各级的巡院、关所,来进行查禁和流通管控;就算是这些的地方豪族也是所受限制颇多,而只能偷偷摸摸的私下经营贩卖上一些;但是如今换了占据岭南大部的义军之后,显然就没有这种约束和顾及了。

而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乃至能够分肥其利,这些躲在“民间自发通商”背后的地方势力,也是毫无节操和下限可言的。因此一旦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初步意向之后,剩下的就是具体数量和价码的讨教。

就像是曲荣所出身的曲氏乃是下州鸿州的大族之一,在当地广有田地和坞堡、部曲,并且驱使这数以千计的番奴和土户,也算是当地屈指可数的实力豪强了;如果是落在周淮安的治下,只怕又能好好的杀一回肥猪,兼做一场现身说法的实践教育。

只是交涉到了这里,周淮安突然想起来一段网上的公案。如果他所记得没错的话,安南土豪曲氏家族中会有人开始夺权,并自此在安南都护府割据三代,直到五代时才被南汉政权给灭掉。不会就是眼前的这个曲氏吧。

“不知道,你可认识一个曲承裕的人。。”

周淮安无若其事的突然发问道。

“那是在下的从兄。。。判使居然也知晓其名呀。。”

曲荣却是有些惊讶的应道。,心中却是有些汗然难道这些草贼的爪牙耳目,都已经探伸到了交州地方去了么,这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了。

“只是听说他颇有些干练之名而已。。”

周淮安故弄玄虚而轻描淡写的揭过去道。

果然,这个曲承裕就是在历史上,因为黄巢大军沦陷岭南而隔断安南孤悬在外,带领鸿州豪族曲氏趁时崛起;最终在地方的权力争斗当中取得了主导权和上风,于公元905年继朝廷委任的安友权遗缺,而自称交州节度使请命于朝中;当时的唐昭宗以鞭长莫及,封曲氏为静海节度使同平章事。自此开始效仿内地藩镇的割据之始。

而这个唐末的土豪曲氏家族,也就成为了后世越南猴编撰的历史教科书中,被认爹成为所谓交趾自立的起源始祖;而一度在网络上惹出不少争议和非论呢。不过对周淮安而言这也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的几个念头而已。

“大致就是这样的情形了,既然公事义军说道额差不多,我倒想额外问上一句

周淮安突然试探道。

“却不知此番前来,曲使者及其本家,又想从中得到什么呢。。”

“自当是,”

就见这曲荣的表情顿时一变,而再次露出一个被猜中的灿然笑容来。

“希望能够获得判使的一番交情与善意了。。”

虽然作为义军当中小有地位和实力的一份子,大多数人也未必未必看得上这个安南地方的土豪,但是作为周淮安私人的意愿,却是可以先进行投资和下注了;不求什么控制力或是长期的影响,只要能够保证有一个相对友善倾向的势力,作为长期贸易的中转地和合作对象就行了。

如果能够就此建立起来自己的情报收集渠道就更好了。要知道义军在这方面的认知和投入几乎是一片空白,也就是在随机性的流动作战当中,会对即将攻打的城市,临时派出些许眼线和探子的程度而已。现如今通过重开海贸和招徕通商的手段,大可以将一些探查情报的眼线给外放出去。

其中就包括那位已经接上头的闽地海商世族出身索罗孟,作为一段时间内独占此方面利益的代价和交换条件;他将在家族活动过的漳州、泉州、福州乃至温州、明州一带,定期为周淮安搜罗一些包括最新的朝廷邸报在内的公开消息和讯息。

毕竟作为朝廷最大的钱袋子和输血续命的财赋重地,对于东南诸道的重视程度可谓是非同小可的程度;如果能在其中插上一个楔子,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见微知著了。

根据周淮安如今掌握到的只言片语的消息,此时的唐廷虽然积重难缓而垂暮已矣,但是还是有一些忠臣良将为之奋斗和奔走着努力续命的;

比如,在朝廷中以“大阿父”田令孜为首的权阉当道、奸佞横行之下,尚有人称“救时宰相”郑畋和“经济相公”的王铎,在勉力维持这朝廷的权威不堕;外亦有长期出为使相坐镇一方要害的崔安潜、曾元裕等人,在藩镇林立的勾心斗角党同伐异之中,全力扑杀着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而手中犯下的血债累累。

在他们的努力提携和选拔之下,诸如张自勉、李系等新锐将帅或是将门之后,或又是边军宿将,亦是在剿平各地的功绩当中脱颖而出,给屡挫屡起的义军造成了颇为惨重的伤害和累累的血泪教训。

而号称晚唐最后的名将和国之柱臣的高骈,也刚刚在淮南节度使的任上开始修仙,尚未在日后装神弄鬼的作死之路上越走越远。就在黄巢的大军不断受挫而转战南下岭南之际,他还在江南继续排兵布将一行做那追击的打算,只是为朝廷所阻才得以作罢。

这一切的一切,也让周淮安内在隐隐的野心和欲念、期盼,又有所触动和越发蓬**来。撬动历史轨迹的一角,也许就从这点不起眼的细节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