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一千章八十六章 时危见臣节

唐残 第一千章八十六章 时危见臣节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一千章八十六章 时危见臣节

醉持铁尺叫风雷,玉帝纶言召两回。

到得人间无鬼蜮,依然长啸入西台。

《沖虚侍宸王文卿像赞》

白玉蟾〔宋代〕

——我是分割线——

就在勤政务本楼内最后一轮召见的同时,一支临时响应和召集起来的队伍,也几乎同时从街头的多个方向,包围了位于城西南乐正坊的一处名不见经传的道观所在。

而他们作为配属于上京管制会下的机动部队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刚从襄阳、江陵、广陵、江宁等地调派过来,而与京城当地没有什么直接的牵扯和干系。

随后,就有巡禁队成员和本坊的临时街长前去叫门,就在他们与门内道童等人交涉上几句的同时;许多搭钩和组装式的轻便长梯,已经搭上了道馆后院和侧边的墙头,又变成争相越入的身形。

下一刻骤然响起的激烈惊呼和叫喊声,争斗和撞击、打砸声,打破了原有的清净。又变成了怒吼和嘶喊,然后随着急促的火铳声接连响起,又变成了痛呼和惨叫声,以及踏破了瓦顶从屋檐上跌落下来的沉闷坠击声。

紧接着火光和浓烟从后院的三清阁等建筑之内相继升腾而起;然后是楼阁上层被寻得头脸俱黑的几个身影,相继破窗撞出,又在灰褐色的瓦顶上奔走跳跃着,眼看手疾眼快的躲过碰碰击碎身后瓦片的火铳,越出墙头。

然而就在下一刻,这些灰头土脸落地的人等,就看到迎面泼洒而来的大片生灰,以及紧随而来的隐约几张大网。于是。他们奋力的屏息闭眼向着左右侧边窜出的同时,也冷不防被大网给罩住,而就地滚落纠缠成一团。

也有人抽拔短刀去割砍,却不防着大网乃是棕麻与剑麻鞣制的特等品,寻常刀刃各奔意识割裂不断,反而被抵近戳刺过来的叉把,给钉住贯穿了手脚而就此惨叫起来,纷纷一举成擒了。

不多久之后,这次道观内的烟火已经熄灭,而抄拿出来的物件也在庭院里堆了好一堆。但这只是个开始,仅仅是在完成对着道观抄拿的片刻之后,随着不断汇聚而来的增援小队,再次分作数支队伍重新出发。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按图索骥式的突击搜拿了附近城坊中一座质铺、一处旅舍和三处不同位置的民家;其中除了一处民家扑了个空,还有一处遭到了主动纵火和激烈抵抗之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有所查获。

然后这些突击搜查的队伍,又循着最新查获的线索,相继汇聚到了城南曲江/芙蓉园所在的废墟之上。这时候他们在城内闹出来的动静已经遮掩不住了,而难免生出了一些传闻和谣言。

而就近从启夏门和延兴门奉命动员和调集起来的两团战兵,也自内而外水泄不通的将这处占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曲江苑给包围起来。同时,他们还在通往城外杜陵邑的黄渠上,临时布置了游曳搜查的舟船。

因此,就在上管会的各支特侦队在曲江芙蓉园内的废墟上,逐级逐段的拉网搜查的同时;城外黄渠靠近护城河的水面当中,也相继发现并且拦截下数波正在游水出逃的可疑人等。

又过了数刻之后,拉网式搜查的队伍就在芙蓉园的水城殿附近,沿着逃亡的若干凌乱痕迹,找到了靠近黄渠流入城墙下的暗渠沟道当中,一处根本不起眼的裂口处。

而从这处看起来年久失修而崩落的裂口,可以抱着浮囊或是自行踩水进入黄渠的水道当中,而在里面距离水面尚有足够让人正常呼吸的空间。自此,从城外偷渡进入长安的最大一条秘密孔道,就此大白于天日了。

与此同时被查获的,还有掩藏在芙蓉园宫殿台阁废墟之下,那些长满荒草的假山花石之间的违禁物资;其中也包括了上百具的刀甲弓弩,甚至还有几支陈旧过时的三眼铳和喇叭铳。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由这处偷渡入城的密道所引发出来的干系和线索,又指向了了城内好些个私底下倒卖和贩运,上管会所限定管制物资的地下团伙。

其中表面上作为掩护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民家和流动性很大的贩夫走卒,也有定点的小寺院或是正常开业经营的商号、铺子;甚至还有一处是下等娼馆。

虽然在多数情况下,距离最初想要追查的目标相去甚远了,但在打掉了这些乘机吸血和牟利的非法团体之后,也令城内一些荒废城坊之间的秩序和经济活动,在短时间内大为好转起来。

但是余波未止又随之而来的,则是针对太平军在长安上管会下属的内部清查。因此,当第二天天亮之后的早食期间,一边喝着鸡油粥配酪糕的周淮安,就拿到了第一批加急名单了。

“居然初步调查就有十一个人牵涉其中,还有一个是管制会的低级官员?”

周淮安慢慢品味着鸡汁浸透栗米的甘甜鲜美滋味而感叹道:

“这才过了几个月而已啊!上京城的花花世界就这么能够腐蚀人,还是我太平军给他们的待遇实在太低了;以至于非要这些捞偏门的营营苟且手段,才能得以维系体面和排场?”

“主公明鉴,这只是些许立身不正的害群之马而已,其中主要多是那些旧日留用的出身,”

负责呈送名单的镇反会在京委员之一张归厚轻声道:

“督府大多数外委和调派而来的官吏事员还是坚守本心,而未尝与之同流合污的。尤其是各部驻军之间,出入往来都干净的很。”

“你啊,也不用替上管会那些人变相开解了。。”

周淮安摇摇头道:

“终究是有所懈怠和轻忽了,总觉得天下既定就可以马放南山、高枕无虑了;这次若不是因为彻查刺客之嫌的缘故,这些人还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暴露出来呢。。”

“传我令下,加大对于旧日留用人员的审查和清退力度吧!”

周淮安只是略作思索,就拿出了一个两手并进的补漏措施来:

“同时,在八级的吏目升吏长,十一级吏转官的迁转叙任之前,开始建立社会关系申报制度,”

伴随着一个政权建立和运行过程当中,所滋生出来的**度这种东西,是古今中外任何文明和国家势力,在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中,几乎都无法回避的长久问题。

因为,只要有权力的运作和资源的流动,就不可避免会因为人为立场和私心的偏差,而导致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弊端诞生出来,而世上真正大公无私毫无利己的人,只是凤毛麟角的极少数。

而且往往还会与各个时代的政府行政效率、时机运作成本挂勾起来;因此,在封建时代的背景下,历代王朝的做法就是将力所未及的社会底层,变相的割舍给有活力的社会组织/豪强大户,放水养鱼来换取低成本高浪费的执行力。

因此,作为后世现代人的先见之明,周淮安也只能通过相对合理构架下的相互制衡,以及比较先进的制度建设,来确保能够以不断割草的形式,将可能诞生**度问题的苗头,扼杀和控制在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临界点下。

然后,又有来自社调部的上京特派代表柳柏庐,所呈上的另一份作为印证的民间调查报告;看起来就让人更加不那么愉快了;

因为按照这个上面上的描述和口供,如今看起来一片风平浪静而安居乐业的长安城内,居然还有这么多潜在的反贼嫌疑或是不满分子的苗头。

看着这些言行罪证累累,周淮安忽然有些明白和体会到,当初占据了长安之后的黄巢政权,为什么会动不动掀起一**清洗和杀戮,正所谓是这种充满了“总觉得有人想害朕”式的被迫害妄想症和猜疑情节。

不过太平军进行的整肃内部是一回事,对外在士民百姓当中扩大清算和整肃的范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光靠以言入罪或是论心不论迹的话,那也未免过火了;

更别说还容易被人无限放大影响而失控,乃至变成是派系侵扎和政治斗争的工具。那不过是

所以周淮安反而是将这条按捺下来暂且留中不发,而批示要求继续补充更多的证据以观事态,然后继续问道:

“如今已经将城内事态搅动起来,关于刺客的嫌疑和行迹,可有新的线索了?”

“负责摸查的第四、第七小组已经有所蛛丝马迹了。。不过为防打草惊蛇,尚且暗中轮流监守,以待更多破绽和行迹。。”

柳柏庐连忙应声道:

“这样的话,光靠你们临时组成的小队,尚且还有所不足,更需要来自本地市井中人的配合和盐户才稳妥。。”

周淮安想了想又道:

“允许你们招收一定没有太大劣迹的通报合作者作为外围,再从南边调集一些专业人手过来,把长安城内的鬼市、娼户等灰色地带,乘机接手和管制起来。。”

“诺。。。”

柳柏庐连忙应声道:

这时候外间再度传来通报声:

“上管会的高委员前来求见了。。”

“他倒是格外消息灵通啊!”

周淮安不由叹声道:

作为曾经专门负责长安通贸的太平军外联主事之一的高郁,也是如今上管会中专管经济货殖事务的委员。此次犯事的官吏当中,级别最高就是他的一名旧部兼做门生。

“说吧,他还带了其他人来没有?”

周淮安又问道:

“回王上,确有此人,乃是昔日的京师大贾,如今关中会馆的行首王酒胡。。”

在外候命的虞候回答道:

周淮安心中嘿然,这显然是另一位干系人等,因为这次牵涉其中一位吏目,就曾经是这位京师大贾的外甥背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