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残 > 第一千章六十五章 旌甲被胡霜(续二)

唐残 第一千章六十五章 旌甲被胡霜(续二)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56:18

第一千章六十五章 旌甲被胡霜(续二)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m.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酒泉子空碛无边》

五代:孙光宪

――我是分割线――

而在西北凉州治所武威城内,也刚刚历经了一场几乎兵不血刃的政变。由相继逃回来的归义军残余以协防为由,骤起发难压制了本来就是人心涣散而六神无主,隶属于垂老奕奕的翁浩旧部。

然而作为此次变乱的最大受益者,被变相软禁在当地的名义上归义军之主,又被事后迎出来主持城内局面的0节度使留后张淮鼎,却是毫无重新掌握实权的得色和欣然;

因为,作为这场变乱发起人之一的归义军衙前兵马都指挥使曹议金之从弟,前张掖守捉使曹仁礼,却正在苦口婆心、动之以情的努力劝说着他,主动放弃这场已然唾手可得的权势和名分。

“鼎公,恕在下说些不大恭敬的话儿,难道您现如今,却还有什么事物可以失去,或又是舍不出的么?”

“你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早年在京华生活的经历,已经年过四旬而依旧显得有些富态风流的张淮鼎,却是微做动容道:

“便就是想要保全鼎公,周全大家伙,于当下艰难局面,求一条生路和退路的意思;太平军已然在数十里外须臾将至,城内却是这幅模样,难道还不许让人求变得活么?”

曹仁礼却是面不改色的沉声道:

“说得真好,可是我有为何要信你?”

张淮鼎却是不为所动的谓然道:

“鼎公若不能信得过在下的话,却又还有何人可信?。难道去信那些留下来监守您的索氏残党?还是去信翁尚书那些自古无暇的朝廷中人?。。”

曹仁礼却是正色反问道:

“那也不能轻言放弃,我堂堂河西张氏家门。。。”

张淮鼎却是转而他顾道:

“这要看鼎公你放弃的是什么啊!”

曹仁礼却是有些气结起来道:

“那张氏家门经略西北的体面和威仪,自从索氏篡乱之后就还能剩下几分?朝廷更是视张氏为患难,而屡屡不授旌节所请!”

“当初太尉克难定乱与河陇,安邦经纬于各方,所仰赖的不过是久苦丑的广大人心所聚,以及始终尊奉朝廷不缀的名分大义。。”

“现如今可以尊奉的朝廷都没有了,河陇子弟大批随索氏没于关内,西北各家难言哀声四起;所谓旌节名分与鼎公又有何益?难道鼎公想要站出来承受这个众怨所望?”

说到这里,曹仁礼重重叹了一口气:

“至少相比我辈这些余兴之辈,鼎公还是有所身后退路和富贵可期的。。”

“此话怎讲?”

张淮鼎闻言却是脸色数变之后,皱起了眉头道:

“难道鼎公还不知晓么?那些人也太过分了!!竟然如此欺瞒和提防您么?”

曹仁礼却是一下子变得愤愤不平起来了。

“唯今之势,课还有什么是我不晓得情形么?”

张淮鼎却是有些自嘲和自暴自弃道到:

“自入关之后,大伙儿就众所周知啊,鼎公还有一位骨肉至亲的幼妹,如今正当在那太平军之主身侧侍奉,并已然诞下了长男了。。”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张淮鼎不由有些愕然,却又变得愤愤不平起来了。

身为张议潮的长子,他自然知道这个身份所代表的意义。所以他才能够以长年生活在长安的陌生资历;自然而然聚拢了归义军中一批旧部元老为之张目,而令曾经执掌归义军三十余载的张淮深,莫能奈何之。

但是朝廷和索氏、李氏这些人明显在隐瞒和提防着他,而始终不为所知。这就让人有些诛心和不忿了。他张淮鼎岂又是靠一个几乎素未蒙面的幼妹恩泽,来聊以苟全的人物么?

然后曹仁礼的下一句话,就让他满心杯葛和愤愤不平顿然全消,而越发有些不淡定起来了:

“需知晓,那廊州都督李明振所部,已然在兰州狄道城向太平军俯首了,其所凭也不过是妻妹之故尔尔。。。”

曹仁礼说到这里,就见张淮鼎不由以手锤案厉声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鼎公?”

曹仁礼闻言略微一惊,难道是自己矫枉过正了么?

“他李氏算个什么东西,不过取了个养在膝下的庶支姐妹,亲缘再近难道还能有我家更近么?”

张淮鼎勃然作色到:

“来人,派出使者去交涉,就说我身为张氏如今的当主,身为思念这个流落在外的幺妹,还望又重新相见之日。”

“是。。”

曹仁礼闻言一震,却是心中大大叹了一口气,而想起来了前来之前已经出家的族长兼长兄曹议金的嘱咐和交代;至少留在关内的数千曹氏子弟亲族保全住了。

而在京畿道境内,正在缓缓行进的马车上前往长安的李明振,也不由连打了好几个喷嚏。然后再度隐隐有些侥幸和庆幸起来了。

要知道,他本以为伤势恶化而高热不退的自己,就此会死在了狄道城下一了百了;但没有想到,那些太平军中还是有些救急应命的能人和手段的;

事后来自随军的医官,不但在清除了他溃烂不止的创处,还用了一种特效药粉,直接让他持续发热的呓语和昏沉中慢慢的清醒过来,而重新面对现实。

因此,最后他只是付出了从此瘸了一条腿,而再也没有办法急速奔跑和上阵激烈厮杀的代价。但是真正令她的心态有所发生转变,却是在被押解回程的沿途所见所闻。

仅仅是距离他引兵败退出关内,才过了一个多月的光景,原本遍地疮痍和凋敝的一切风物就像是恍然一新似的大不相同了。

在被明显重新平整和拓宽后的道路两旁;淤塞的沟渠被挖开了开始流淌清列的河水;肉眼可见的田亩当中疯狂蔓长的野草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丛丛整齐拔尖的青苗。。。

那些远近一片荒败和淹没在杂草残垣当中的村邑市镇,也开始在带着枝叶新鲜颜色的围栏和木篱的环绕之下,冒出来了袅袅的炊烟点点和隐约绰绰的零星鸡犬交鸣。

而偶然遭遇上成群结队下田的农夫和妇人,也是基本不怕生也没有人惊窜乱跑的,就这么熟视无睹或者说习以为常的的看着他们鱼俪而过,靠的近些的时候还会站起来打量几眼而已。

这让自伴随西军联合入关以来,已经见惯了百姓惊慌而遁,就算逃不了也是家家闭门惊骇不出,哭声不绝于耳的李明振;也不得不在百感交集之余,也要格外承认一二;

无论传言中的太平军对待之下士绅、豪族是如何酷烈残暴,对于旧朝的军民官属是怎生的狠绝诛心。但是在治理安民和休养生息上的手段,却是前所未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使然。

另一方面,则是隔三差五总能撞见的大型工地。不是在修桥铺路,就是在修堤筑垒,或又是建造一种看起来就格外显眼的高塔,以及方方正正的楼群建筑。

但是与过往那些被征发徭役而来的百姓,所表现出来有些森然肃杀和死气沉沉的工地不同;这些干得热火朝天的民夫役工,却是难得显露出积极而热忱的一面,他们甚至是在唱着歌子一起劳作。

虽然听说过这些太平军同样喜欢大兴土木,而穷尽民力以为劳役;但是为什么能够让这些民夫干得如此热火朝天;难道是某种蛊惑人心的手段么?

抱着这种隐晦难言的心情,李明振终于还是抵达了长安城下;然而他马车所在的队伍却是再度停顿了下来;然后,自然有人给他传达了最新的消息:

“什么,前面是旧朝的末代天子,正在给地方做巡讲呢。因此自四面八方赶来的听众,都把大路给堵上了啊!”

这一刻,李明振只觉得越发匪夷所思起来,就像是眼前的一切都像是在做梦一般的。要知道这是前朝的帝君啊!难道不该严防死守着幽禁于秘密之所,而不是这么堂而皇之的拉出来抛头露面么?

难道就不怕别有用心之辈乘机生事?或又是自己这些西军将士们打生打死了数载光景,其实只是尊奉和效从了一个假的大唐天子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