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十九章 开海

明天子 第八十九章 开海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十九章 开海

明天子第八十九章开海第八十九章开海

施长恨说道:“朝廷下西洋,乃是大涨汉人威风之事,因为郑公公之举,南洋汉人地位。在此之前,西洋航道之上,却是回回的天下。甚至南洋各国也都是回回国家。”

“汉人想要在南洋行商,没有回回各国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郑公公下西洋,也不是不见血的。”

“只是而今朝廷没有再下西洋之意,南洋各国也都知道了,当时朝廷南下,不以刀兵为意,回回不会以为仁慈,只会以为朝廷软弱。”

“而今朝廷战船不到南洋,回回自然有反扑之意。”

“家祖早就看出这样的趋势,除非朝廷一直保持这西洋船队,否则一旦朝廷不至,则回回的反扑,是我施家接受不了的。”

“所以家祖这才将船队传给父亲,而将旧港传给姑姑。”

朱祁镇听了,回想郑和下西洋中发生的战事,就明白了施长恨所言,南洋华人的衰落。

这衰落的原因,还要归到郑和身上。

郑和打得最大一仗,就是干掉了陈祖义。而施进卿本身就是陈祖义的部将而已。施家的实力是远远比不上陈祖义的。

但是陈祖义是海盗。

只是这个时代的商人,本来就是亦商亦盗的。很难精确的说明,谁是海盗,谁是海商。

并非干掉陈祖义不好,毕竟陈祖义本身行为,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只是干掉陈祖义,也就是大明朝廷代替了陈祖义,成为南洋华人的保护者,已经南洋华人的后台。

而当时郑和本身就是回回,一路以和为贵,与各国相处很好,也就是说回回的实力并没有衰弱,甚至有所增强。

原因很简单,朝贡贸易代替了原来的贸易体系。

唐代宋代元代都有很深的海贸基因,所以南洋这一代的传统商道都是汉人所把持的。闭关锁国,又开启朝贡贸易。

这种私人性质的贸易,自然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当然了,你有我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

汉人海商很是很顽强的,不会因为政治层面的问题,影响他们做生意了。而今大明海禁虽然不是后世那么猖狂,但并非没有。

甚至可以说,这些海商都还在迅速发展之中。

只是你可以将他们整体贴上标签,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汉人海商就真是一个整体,他们往往内斗比外斗还厉害。

所以施家决定与当地回回联姻,进入回回的贸易网,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大明下西洋,旧港从来是不可或缺的地方,可以说大明到西洋的中转站,大明放弃这里的利益,但是回回是不会放弃的。

朱祁镇他之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南洋的兴衰。其实贸易本身的力量就很强大,别的不说,为什么东南亚有这么多的回回国家?不就是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形成的局面吗?

朱祁镇对施长恨也高看了一分,说道:“施卿,想来你也猜到了朕的想法。不错,旧港虽然是施家的旧港,这一点没错。但是施家在旧港世袭罔顾的前提,旧港是我大明的旧港宣慰司。”

“既然旧港不是我大明旧港宣慰司,那么施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大明天朝,敢给你,敢让你要,就也能从你手中拿出来,你姑姑就是不明白这一点。”

施长恨立即跪倒在地,说道:“臣生乃大明之臣,死乃大明之鬼,忠诚之心,天地可鉴。”

朱祁镇淡淡一笑说道:“起来吧,你说什么,朕也不会信的,不过,朕也会给你机会。让你夺回旧港,至于你将来如何,只需想清楚,不可自误即可。”

施长恨说道:“请陛下放心,有臣在一天,旧港就是大明旧港。”

施长恨这一句话,倒是真心实意。

别的不说,大明西洋船队而今在沿海各港口,只是不下西洋了。并不是说他们都烂光了。而施长恨也是见过大明船队,遮天盖地的样子,是他们万万不能抗衡的。

朱祁镇说道:“说吧,你要朕怎么支持你?”

施长恨说道:“臣只要陛下许臣两事,臣立即就回去夺回旧港。”

朱祁镇说道:“那两件事情?”

施长恨说道:“请陛下给臣一纸册封。”

朱祁镇说道:“这容易。”

这一件事情,即便施长恨不说,朱祁镇也要做的。反正一纸文书,朱祁镇的权力虽然受到了太皇太后的限制,但是他毕竟是皇帝,如果关于朝廷大政上,自然有人规劝,但是海外一宣慰司,朱祁镇不用通过太皇太后就能做到。

施长恨说道:“臣请旧港宣慰司与朝廷之间,不受勘合限制。”

朱祁镇听了,脸色微微一沉,说道:“你是说要开海。”

施长恨也知道,自己所说的有一点过分,连忙说道:“王公公之前说过,朝廷此时不能动用大兵,但是二姑在旧港,有家兵数千,又与三佛齐,满者伯夷相交,可动员士卒数万之多。臣在海上虽然有战船数十,士卒千余,但是万万不是对手。”

“只要借力。只要陛下许此策,臣不用陛下一钱,就能夺回旧港。并为朝廷收复数万水师。”

朱祁镇听了,说道:“海上走私,已经如此猖狂吗?还是说,从来有倭兵,无倭寇?”

施长恨听了,一时间瑟瑟发抖,跪在地下,说道:“圣明不过陛下。虽有不肖之徒,伪装倭寇,但是我等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从来不敢冒犯天威。”

朱祁镇一时间不能下决断。

开海这一件事情,实在太重大了。

这是祖制。

前文已经说过了,不改祖制,本身就是孝道的一种。

朱祁镇还没有正式亲政,却屡屡在祖制上动刀,有效无效暂且不说,其中政治影响就很不好。

朱祁镇自然知道,其中利益所在。

施长恨只需拿着这个政策,去找南洋海商,这些南洋海商就会玩命的为施长恨打下旧港,然后以旧港百姓的身份来中国做生意。

至于他们从国内买了东西之后,真正卖到什么地方,就不大好说的。

甚至也不用国内支援施家保住旧港了,这些南洋海商都会拼命保住这个窗口,乃至回回也未必会动旧港。

原因很简单,回回或许失去了国内到旧港的航线,但是从旧港以西到印度,阿拉伯的航线还在他们控制之中。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说得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这些汉人海商,也会成为将来大明经略南洋的助力。朱祁镇心中忍不住受到诱惑,但是却担心其中阻力,最重要的阻力就在朝廷之上。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办到的。

朱祁镇转换话题,说道:“此事暂且放下,只是你的名字,戾气太重了。”

施长恨听了,立即会意,说道:“臣请陛下赐名。”

朱祁镇说道:“你父亲的遗恨,一定会解决的,所以,你从今天开始,就叫施长安。愿旧港之地,能在施家手中,长治久安。”

施长恨,不,施长安说道:“臣遵旨。”

朱祁镇就安抚了施长安几句,就让他下去了。随即派人传令,让于谦,张忠,金英,马顺,阮安,全部到乾清宫议事,如果不是刘定之已经离开北京去西北了。恐怕这乾清宫之中,也有这一席之地。

等人都到齐之后,朱祁镇让王振将施长安的话,重复了一遍。朱祁镇方才说道:“此事兹事体大,朕不能决,诸位何以教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