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

明天子 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

第一百三十三章九州志

太子朱见濬自然不是傻瓜。

恰恰相反在宫中长大,历经西北,东南,湖广,西南,又在朱祁镇病重主持朝政十几日,而今朱见濬虽然还有一点稚嫩。但是即便现在让朱见濬登基,估计一个守成之君,还是能做到的。

他在政治上自然会有敏感性。

朱祁镇今日大病初愈。先在内阁会议上大发雷霆,敲定了西征之事,紧接着立即就在石亨这一件事情上用力,如果其中没有关联才是怪事。

至于什么关联,只要一想就明了之极。

太子说道:“父皇说笑了,孩儿只是一得之愚。”

朱祁镇说道:“好,那你说说,石亨如何不能用?”

太子说道:“石亨乃是猛虎,固然可以虎啸山林,震慑百兽,但是如果圈养于前,必遭反噬。”

“其于漠北格局之心,昭然若揭。”

“以儿臣之见,正应该诛之为后失戒,否则不管石亨,今后恐怕有将领学样,岂不是天下大乱。开启武夫乱政之途。”

“石亨之才,固然可惜,但是国家体制事大,请父皇三思之。”

朱祁镇说道:“国家体制事大,不错。既然你将石亨之事上升到国家体制上,那么就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样的国家体制适合大明?”

太子顿时愣住了。

他明明听明白朱祁镇这一卷所言,但是他却完全不能理解?

什么样的国家体制适合大明?

大明自有祖制。这还用说?

但是以太子的智慧,自然不会这样回答。他心中想了无数遍,心中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父皇有变法的意思。

这其实在高层之中未必是秘密。

只是下面的百官并不知道而已。

太子沉吟一会儿说道:“君臣得所,文武相得,天下乂安即可。”

朱祁镇摇摇头说道:“此乃大争之世,非可以偏安。”

太子更迷茫了说道:“父皇,您的意思是?”

朱祁镇说道:“我记得我交过你,天下大九州之论。”

太子说道:“儿臣学过,只是这不是山海经一般的言论?”

朱祁镇顿时皱眉说道:“谁说道?”

太子说道:“大本堂教习。”

朱祁镇立即对怀恩说道:“将大本堂地理教习全部撤职。”

朱祁镇怒火中烧。

大本堂所教的科目,有一些是传统的儒家教材,如经史子集,这些朱祁镇并没有动,也动不了,如果让太子不习儒家学说,满朝文官能够疯了。

但是朱祁镇也不是没有加私货的,比如加了数学课,还有一些诸子百家科目,还有地理。

地理教材一部分用古代的书籍及地图。还有专门为这一本科目编纂大书。当然了,这本大书,本来就是要修的,只是被朱祁镇选为教材而已。

还有就是朱祁镇专门让人锦衣卫收集番人,集合所有情报,以及郑和海图,等等情报,再加上朱祁镇暗中添加的一点私货,才最后成书,就成为。

从范围上包括了所有已知世界,欧亚大陆,以及非洲大陆,附属的海洋。当然了,很多东西都笔墨很简略。一来锦衣卫从一些所谓番商口中得到的情报,并不是太精准的。另外锦衣卫覆盖范围也并是太大的。

当然了南洋锦衣卫已经试探的接触葡萄牙人。只是还没有结果。

所以,朱祁镇这一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消息的落实,最少花了锦衣卫上万两经费,还有十几位锦衣卫的性命,甚至很多锦衣卫受命出发,十几年都没有回来,很大可能是死在域外了。

如此得来的消息,却被说成了。

让朱祁镇如何不生气。

顿时也让朱祁镇明白,他纵然勤政,但也没有三头六臂,连太子身边的一些事情,他都不知道,这天下之间,有多少他不知道。

正因为如此,他更对教授太子上心。

毕竟,或许他不能成功,但是如果他的政治接班人,持续变法,或许有成功的一天。

朱祁镇随即将背后的事情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太子立即请罪说道:“儿臣不知,请父皇责罚。”

朱祁镇说道:“而今知道了也不迟,天下之大,九州之阔,我大明不过是天下一隅,岂不是偏安。”

太子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国不在大,务必有德。天下虽大,但多蛮荒之地,得之不足以守,又隔山限海,恐怕所得不足所失。”

这一句话,太子是硬着头皮说道。

他甚至有一种不认识自己的父皇的样子。

且不说大九州之说,是不是虚妄。纵然是真的,但是在太子心中,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西有流沙,南有大海,更不要说南方湿热之地,热带雨林,蚊虫茫茫,至于鸟兽虫蛇,各种瘟疫,实在不是人能待的地方。

这些他在广西就身有体会了。

太子在广西的时候,一个北方人也被南方的天气给闹得狼狈不极,如果不是因为随行太医得力,用黄蒿秘方救了不少人,不说这一次大战,即便是上一次大战,就要有不少士卒疟疾而死。

当然了这一次南征死亡的士卒之中,也有不少是因为各种疾病而死的。不过大多列入战死之列。

无非是抚恤高一点。

朱祁镇摇摇头,他有太多的事情想告诉自己儿子,也是自己为了的政治接班人。但也知道,不能全部说出来。

否则太子定然觉得朱祁镇是疯子。

只是一点点的说出。一点点的指点。

朱祁镇说道:“你这话,对也不对。儒家崇周礼,你也知道周开始的版图有多大。”朱祁镇一挥手,让太监送上来一副地图。

朱祁镇捏着毛笔,说道:“虽然儒家说什么三代之治,但是有熊,阪升,等地,接不可考,即便有,多附会之词,亦不可信,但是周以来却是大体可考的。从周公开始,大封诸侯,无非这些地方。”

朱祁镇信手一划,圈出一个圈来,就是关中地区与洛阳附近,之后又在上面圈出一个个圈。

太子一看,立即明了。

无他,对于这个时代儒家士大夫来说,周代的历史都是很熟悉的。

朱祁镇与太子都是接受过正统士大夫教育的,根本不用细说,太子就心领神会,此这圈是那些诸侯国,这边是那些诸侯国。

等画完之后,才站了陕西一部,河南全境,山东一部,南直隶一部,山西一部如是而已。

如何朱祁镇又说道:“至于西周战国,又是如此。”

朱祁镇又叫来两副地图,信手在上面涂抹写字,不一刻,三副地图,就成了。

与历史教科书上的西周形势图,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分别对应。当然了风格上决计不类同。

因为古代地图太写意了。

纵然朱祁镇一直更正,加入很多数学方面的参数,但是大明地图一直这个样子,无非精准了一点。

但是那一种写意的味道,是怎么也去不掉。

这是太子从来没有见过的奢侈的治学方法。

无他,在古代地图是军国之秘,每一副地图都是很珍贵的,因为大副地图很难印刷,大多都是手挥的,即便是印刷的,都是小地区。

而且国家也有限制,很多地区不可能流传到平民百姓手中。

所以后世到处都有的地图,在这个时代绝对能称得上瑰宝。

也就是皇室之中,有这么多的地图来浪费。

不过太子不关注这些地图,他关心是地图上的内容,以及朱祁镇的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