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

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

第一百一十三章困兽之斗

黎思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震惊莫名,一瞬间觉得头嗡嗡做响,似乎有无数人在耳边说些什么?又似乎天地之间为之一静,他能看见眼前的人口舌张合,却听不见一句话。

就好像是天地都变成了琥珀,或者说他自己的思绪连同呼吸一瞬间被冻结了。

好一阵子,黎思诚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这怎么可能?”

黎思诚当然知道,这不可能是虚报的。

敢虚报这个消息的人,他们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

而且即便下面伪造,也都是伪造好消息以讨赏,决计没有伪造坏消息找死的。

只是黎思诚心里明白,这是真的。不过,他万万不愿意接受。

但是也由不得他接受不接受了。

很快就有其他消息,那就占城大军北上,斩杀北占城王,已经开始进入安南南部了。以老挝为主的一些土司,也打这奉大明号令的名声,从西南方向向安南杀过来。

似乎在转眼之间,形势尚好的安南,已经变得四面楚歌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管文官如何强调他们的重要性,真正决定一个王朝兴起与灭亡的依旧是战争。

或者说一场决战。

黎思诚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好,好,这就是朕的江山。传令令丁列本部立即回升龙,征召天下百姓,凡是壮丁皆从军,朕亲带六军北伐,必破北寇。”

黎思诚的骄傲,让他不能坐以待毙。

这样局面之下,什么守住升龙,或者退居清化都已经不大可能了。无非是苟延残喘而已。

或许明军在安南之后,如之前一般,折腾二十多年,不能平定,才会撤军。

问题是,不管如何,明人都不会放过他这个皇帝的。

与其苟延残喘,最后还难免一死,不如再与大明赌上一场,即便败了,对黎思诚来说,足够对自己的交代了。

黎思诚的所做所为不过是困兽之斗。

暂且不理会他。

因为他不管是将丁列调回来,将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边军掌控在手中,并且再加上他手中兵力,然后征召民夫,或许能再凑够几十万人。

只是有多少战斗力就不大知道了。

单单说这消息传到了北京。

朱祁镇见了捷报,大笑道:“好,如此朕就放心了。”

今年年景不错,堪称丰年,除却河南豫北地区,也就是河南在黄河以北那一片地方,有旱灾,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最少赈灾用的粮食,没有动用多少,不足百万石。

这对朱祁镇来说,是一个上佳的年份了。

只是让朱祁镇感到吃力的,却是与安南之战。

谅山之战,安南已经透支所有国力了,可以预计,即便是这一战安南人打赢了,他们也要面临一场大饥荒。

朱祁镇也感到压力了。

甚至有人言官上奏,请朱祁镇罢征安南。

特别是南方籍的官员,因为征安南的影响,还影响不到北京,但是南方各省已经有些吃力了。

甚至耽搁了清丈大事。

朱祁镇也是承担了相当的政治压力了。

朱祁镇固然能承担的起来了,只是他也自我反应,这一次明军打安南似乎有些急了。

如果再盘安南两三年,再大军进攻,似乎更好一点。

不过,郭登这一战,解除了朱祁镇所有的担忧。

他召集内阁大臣,将捷报传给诸位大学士之后,说道:“安南小贼破矣。”

各位大学士如何颂圣就不用说了。李贤之后才将话题转到正题上,说道:“陛下,大军一动所费何止亿万之数,今年到而今,前线奏销已经超出了五百万两了,如今大胜在即,臣却担心,能灭安南,不能治安南,就是憾事了。”

朱祁镇沉吟说道:“以先生的意思是?”

李贤说道:“想治安南想来有两处最重要的,一是不从安南抽调钱粮,以安南钱粮养安南百姓,示安南百姓宽仁。”

朱祁镇说道:“不仅仅如此,如果安南用度有缺,可以奏报给朕,朕愿意特支。刘定之。”

刘定之说道:“臣在。”

朱祁镇说道:“计算户部有多少存银?”

刘定之说道:“今年年景的好,田赋虽然还没有完全收上来,但是想来四千三百万石上下,银在一千五百万石左右,今年广东海关增幅最多。”

“虽然有各处开支,再加上历年存银,有两千万两存银是没有问题的。”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计算了一下内库。

而今佐渡金矿似乎还没有找到,但是佐渡银矿开采已经进入高峰期了。每年能够给朱祁镇七十万两的收益,再加上其他几处金矿,特别是东北地区,在夹金沟之后陆陆续续发现几处金矿。

甚至朱祁镇为了引诱百姓迁居东北,专门放出了东北黄金的传说。

再加上少府作为进项的大宗,而今是内承运库之中,也有千万两左右。

朱祁镇觉得也是财大气粗了。

因为朱祁镇第一次超过了太皇太后留给他的那一笔钱。

朱祁镇说道:“既然如此,你单独列支一笔钱,随时准备动用。以备安南。”

“是。”刘定之说道。

朱祁镇随即对李贤说道:“先生继续讲。”

李贤说道:“除了钱粮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得人,永乐年间有黄福在安南,安南也不会有复失之祸了。”

“故,非贤臣不得定安南。”

朱祁镇心领神会,说道:“先生可有人选?”

李贤说道:“有,刑部尚书徐有贞,前定朝鲜,对这样的事情是非常有经验,陛下何不加徐有贞为总督安南之事。”

朱祁镇听了,他明知道李贤是想将徐有贞给踢出北京,但是依旧有一些心动。

徐有贞与李贤不对付,不是一日两日了。

问题是修以来,刑部的权威大增。

也是朱祁镇暗中帮了刑部一把,朱祁镇认为这种法条,应该与刑部商议,于是,刑部在很多具体的法条之上有了发言权。

其实刑部尚书本来就有这样的发言权,但问题是一般刑部尚书不敢与首辅大臣硬顶,但是徐有贞不是一般人。

他已经决心当孤臣。自然是皇帝有令,从来不折不扣的执行。

也就说,李贤明里在与徐有贞打官司,其实是朱祁镇在徐有贞身后,支着徐有贞去与李贤争很多法条。

李贤知道吗?

当然知道。

只是这样的事情,李贤从来是装着不知道。

不过徐有贞手段还是有的,否则纵然有皇帝的支持,他也不可能几次将李贤呛的不轻。

让李贤安生恼怒,想要将徐有贞给踹出北京城中。

而今这个机会,在李贤看来自然是绝好的。

徐有贞之所以能升入刑部尚书,就是因为他将朝鲜平稳的过度到大明的国土。不管徐有贞中间闹出多大的风波。

但是结果是好,这就是他的功劳。

用生不如用熟,将徐有贞用在安南上面,李贤总体上是公心大于私心,或者说再为朝廷办事的时候,顺便恶心一下徐有贞。

这就是让朱祁镇差点心动的原因。

在皇帝面前的人,那一个不是别有有心,有没有什么用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出的方案能不能解决问题。对朝廷有没有好处。

如果能解决问题,对朝廷也有好处,即便是这些官员初心有什么阴私之事,朱祁镇也就不计较了。

而李贤这个方案,的确是让朱祁镇很放心的选择的。一时间朱祁镇就要权衡了,徐有贞是放在中枢好,还是放在安南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