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

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

第一百一十四章各方云动

朱祁镇校阅三军之后,就回宫了。

他已经习惯了,他在的很多场合。下面的人都放不开了。

孟瑛此刻正与杨洪说话。

孟瑛就在道路边一个小亭子里面。

这个亭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的,早就残破之极了。

不过孟瑛与杨洪要在这里谈话,自然有人将这里先性打扫一遍,将各自的亲兵放在外面。孟瑛咳嗽两声说道:“我老了。”

杨洪说道:“国公正是老骥伏枥之时,何必言老。”

孟瑛猛地一笑说道:“你啊,我情况怎么样?我不知道吗?这一场大战如果大胜,我这一把交椅,就是你的了。”

杨洪大吃一惊,说道:“下管岂敢?”

孟瑛说道:“有什么敢不敢的?我可不想落个成国公的下场。”

一说到成国公的下场,杨洪顿时倏然一惊,不敢轻易答话了。因为这个问题,太过敏感了。

无他,朱祁镇将这一战定在国耻上面,以此为基点,确定了与瓦刺势不两立的路线。

要知道也先最近也是一次又一次遣使求和,什么派遣质子,称臣纳贡等等的。但是都被朱祁镇用猫儿庄之仇拒绝了。

让很多人都不大满意。

在很多人看来,太宗皇帝北伐也没有彻底解决草原问题,即便是太宗皇帝晚年,也未必没有与草原上以瀚海为界的意思。

只是没有达成而已。

而今朝廷的实际控制地区,已经到了瀚海。

几乎整个漠南蒙古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如果也先称臣,两国和睦,大明边境又恢复到了洪宣之间。

那中持续几十年的和平,还是被很多文官怀念。

毕竟随着陈循上位,内阁看似在很多事情上的话语权很重,其实比三杨时代已经消弱了不知道多少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怀念当时大体和平的环境,还是怀念三杨秉政文官集团权力膨胀的正时代。

而且靖难勋贵们也未必愿意继续打下去了。

无他,这一场大战斗是由正统勋贵主持下的,他们这一边只能喝一些汤汤水水,比如柳溥,从广西调回来,只能去训练新兵了。

朝廷要事先准备一批新兵,不管是未来在漠北驻兵,还是填补缺额。

朱仪倒是跟随杨洪出征,作为后营主将。但也是靖难勋贵之中能参与其中的,还有一个孙镗,担任开平守备。

其余各家就没有什么出头的人了。

猫儿庄之战中最惨的是他们,按理说他们应该被朝廷补偿,但是靖难勋贵之后,更是每况愈下,最惨的是镇远侯顾家,已经从大明勋贵之中除名了。

顾成在西南建立了多少功勋,而今却绝嗣了。

顾兴祖固然该死,但是如此不留情面的手段,也让他们有兔死狐悲之感。

于是乎,对于猫儿庄之战,很多不靠谱的流言就传播出来了,比如朱祁镇与也先勾结,葬送朝廷大军之类。

杨洪自然知道这是假的。

毕竟他是当事人。而且他也了解当今陛下,当今或许骨子里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但是决计不会做出自折羽翼的事情。

当今只是一个狠人,不是一个蠢人。

但是这样政治谣言,是很难辟谣的,甚至越辟谣,传播就越厉害。

锦衣卫已经将这些上报给朱祁镇,甚至东厂也准备也大不敬,或者诽谤君上之罪,处置一批人。

但是朱祁镇却不让,不能因为这样的小事,而损害了大明的政治环境。

朱祁镇登基以来,虽然屡有大案,但是大体来说,朱祁镇从来没有在法度之外取人性命,除却当初杀王振的时候,迁怒王振的手下,不问罪名,杀了不少太监。

除此之外,即便杀一个人,也要通过刑部,或者三法司,确定罪名。

这样宽松的政治环境,对很多事情都有帮助。

当时,朱祁镇不杀人,并不代表他没有表现出倾向性,好几个勋贵,莫名其妙去天南地北为大明守边了。

虽然他管辖的地方,或许仅仅有一个卫所,或者千户所。

杨洪这样的谨慎人,自然不敢就这件事情,多说一个字。

孟瑛就喜欢杨洪这样的谨慎。

毕竟在朝廷之上,乃是一个无形的斗兽场。虽然当今也算是明君,但是身处内阁之中,那个不是四面八方受敌,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

孟瑛所说的是实话。

孟瑛年纪的确大了,现在算来张辅去了也快十年了,孟瑛不过比张辅小上几岁,都是一辈人。孟瑛不觉得自己能活多长时间。

他而今退下来,还能安排一下身后事,毕竟孟瑛一日在内阁之中,他就要避嫌,不好安排孟家子弟。

但是他如果退下来。他甚至能名正言顺对皇帝说这一件事情的。

所谓封妻荫子,这都是政治上的惯例了,即便是在现代,很多时候还有这样的遗风,所谓安排子女工作,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孟瑛看杨洪不说话,微微一叹说道:“我等都是世臣,与国同休,在做事上就越发知道分寸,知进知退,才是长久之道。其实我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你与石亨,曹义三个人有资格,但是曹义老了,估计这一两年也要告老了,而石亨,”他微微摇摇头,说道:“让石亨坐上这个位置,那是害了他,石亨最好做一辈子外臣,才是君臣善始善终之道。所以这北伐大事,你一定要慎重。”

“记住一句话,大军万万不可有失。”

“只要大军能全头全尾的回来,就是大功一件。记住胜不可待,不可求。”

孟瑛说这一番话,就是给杨洪一颗定心丸,也就是说,不管你打的怎么样,内阁的那个位置都是你的。万万不能如成国公朱勇一般求胜。

孙子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也就是孟瑛所言的胜可待,而不可求。

做好一切准备,在战机来到的时候抓住他,而在各种条件并不成熟的时候,一心求胜,恐怕适得其反。

杨洪自然明白,说道:“末将受教。”

孟瑛再说自己在这一战之后就会退下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在说这样的事情,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王骥。

说起来,而今朝廷之中,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就是朝中重臣的大臣,只有胡濙与王骥了。

而胡濙而今是太子的老师,已经不干涉政务了。而是一心一意教授太子。

也算是一个好差事。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放心胡濙,也是知道胡濙的年纪,胡濙年纪也大了,纵然他养生有道,等太子长成的时候,胡濙也就不在了。

故而不担心胡濙能影响太子什么的。

而王骥与胡濙年纪差不多,但是劳累上却胜过胡濙不知道多少。

毕竟太子的老师不可能只有胡濙一个人,胡濙不过是一个掌总的,而内阁在朱祁镇的监督之下,几乎上是所有朝廷所以部门之中最繁忙的。

即便有什么假期,内阁也是要有人值班的,一旦出了大事,内阁忙得通宵达旦,也是自然的。

王骥这样的老臣哪里经得起如此折腾。

虽然他已经将很多事情分摊给别人,但是当内阁之中每一个人都忙得四脚朝天,连每一个中书舍人,都连滚带爬,脚不点地的,王骥忍心自己在内阁之中什么事情都不做的。

其实王骥心中早就有退意了,只是挂念北伐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