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

明天子 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

明天子第七十二章瓦刺可伐第七十二章瓦刺可伐

朱祁镇参与的会议,也慢慢分出了等级。

只有内阁成员,或者一两相关人员参加的是内阁会议。内阁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或有或没有九卿。

毕竟九卿之中有些根本就是虚职。

这就是御前会议。

再有就大明高官一般都在,那就是大朝会。

只是会议的重要性,与会议参与人员没有关系,大朝会一般都是走形式。

但是内阁会议有时候特别重要,有时候就是每日的例行会议。

唯独御前会议没有什么大事不会召开。一件事情要到了召开御前会议的时候,就说明这一件事情特别重大,但又不够重大。

真正重要的事情,根本不会开会决定。

只是即便如此,参与这一场会议的人员也分外之多。

无他,大家都听到了风声,而孟瑛的奏折也都基本传阅了。

征伐瓦刺乃是这么多年来一直秉性的国策,这样大事很多人都想参与进去。

最后只能人越来越多,最后武英殿大殿几乎容纳不住了。有内阁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九卿,还有一些在京勋贵等,再加上翰林院很多人过来做会议记录,大殿之中有百余人之多。

人一多,他们之间关系就复杂起来,彼此之间窃窃私语,一时间宫殿之中有一片嗡嗡的声音。

“陛下驾到。”随着一声公鸭嗓子长扯。

这声音才压住其他的声音。

朱祁镇坐定之后,一番行礼如仪,朱祁镇说道:“滕国公,你来说说吧。”

“是。”孟瑛满头白发微微咳嗽两声,说道:“瓦刺自从脱欢之后,窥视本朝,屡屡犯边,乃有巳已之难。陛下下罪己诏,此诚本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为臣子,宁不日日牢记于心,思灭此朝食,解国家之难,君父之忧?”

“而今数年以来,一战于兴凯湖,二战于肇州。两者皆捷。这正是陛下领导有方,我朝日兴,而瓦刺日衰。”

“正是当大军北上,逐敌于漠北,灭此朝食的时候。”

“滕国公。”王文说道:“军国大事,关乎天下之命脉,不可不慎。你说瓦刺日衰,我朝日兴,为何不稍作等待?朝廷最近并不富裕。”

孟瑛说道:“王尚书所言差矣。我今日在这里提这一件事情,又不是今年就要出塞,最早也都是明年的事情了,今年户部开支我也知道的,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要比去年好多了。只是凡是预则立,不预

则废,难道王大人觉得,我们在这里什么也不做,也先就能自己死了,瓦刺就能自己败了不成?”

“岂不可笑?”

王文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滕国公。”刘球说道:“你说的姑且都对,但是大举出塞非同小可,你如果保证必胜?”

孟瑛说道:“战场之上兵危战急,没有人能保证必胜。”

刘球说道:“没有人能保证必胜,那就再等一等。到了必胜的时候再打不迟,老夫老胳膊老腿,是经受不起再一次大败了。”

虽然刘球所言,根本毫无道理可言。

谁能在上战场之前,就能保证必胜?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刘球所言却被很多文武大臣赞同。

这就是很文官不愿意打仗的原因。

出征的话,如果大败,他们也要承受后果,但是如果打赢了,他们又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让勋贵们话语权更高。

这种事情,在政治上怎么看怎么赔本。

很多人都要秉承这个态度,除非必胜之战,就不要打。

朱祁镇听了,心中反而偏向了孟瑛。

无他,他召开这一次御前会议,其实他自己拿不定注意,想听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而今刘球的话,近乎于胡搅蛮缠的角度。

似乎刘球也知道自己所说有些过于无理,他向朱祁镇一行礼,说道:“陛下,非是臣要刁难滕国公,只是正统十四年一战,朝廷用了五六年来恢复元气,最危急的时候,兵锋距离北京不过二百多里。”

“天下震动。”

“臣而今思之,依然汗流浃背,一旦敌锋破了居庸关,列代先帝寝陵被骚扰,老臣就不知道如何见先帝于地下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请陛下三思。”

刘球如此一说,自然有几个官员一并出列说道:“请陛下三思。”

朱祁镇对他们所想,未必不明白,但是更知道,这不是刘球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很多文官的想法。

什么皇帝有罪己诏在太庙,他自己想放,那就放着吧,关我们有什么事情?

就好像我们历史课本上,将南宋主战派都列入正面角色,但是实际上,南宋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想北伐。

与国家利益相比,自己的利益更加重要。

当然了,完全恶意揣摩刘球所想,也有一些偏差。刘球说的也对,大明不想在承受一次猫儿庄之战了。

朱祁镇心中不满,但一点也不表露出

来,所以他看向滕国公。

滕国公孟瑛咳嗽两声,说道:“刘大人所言差矣。猫儿庄一战,固然是国朝奇耻大辱,但是此事因何而起,完全是永乐之后,朝廷对草原上的事情,不管不顾,才造成了瓦刺坐大,方有数十万骑扣边之事,以至于惊动京师。”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陛下痛定思痛,才屡屡出兵东北,与瓦刺相争,步步紧逼,方有今日时势,瓦刺之日衰,朝廷之日兴,正是陛下苦心经营所致。”

“欲求边关安定,岂是闭关自守就可以的,务必长驱于草原之上,大战于漠北荒原,才可后求安。”

“至于刘大人所言之必胜?自然是没有的。”

“我将门世家,子弟出征,家中常安排同房,何也?无非是因为战场之上,立尸之地,出征之日,身许国家,不留私情,家中只希望求一血脉延子嗣而已。”

“但是,因为出战有失败的可能,这仗就不打了,自古以来,何尝有未战就能胜的战事,只是战于草原,则九边不被兵祸,战于九边,九边百姓受此荼毒不说,一旦有失,殃及京师。”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且而今形势,我强敌弱,而今还不肯出塞一战,什么时候出塞,难道闭关自守,重蹈覆辙?”

“臣以为切切不可,请陛下明鉴。”

朱祁镇心中叹息一声,这就是他越来越不喜欢开大会了。越来越喜欢只将商议范围限制于内阁之中的原因。

跑题了。

朱祁镇想商议的是,而今,或者是却今明两年就出塞大举进攻合适不合适。但是被他们歪楼成要不要出塞作战,甚至隐含一股见好就收,结束于瓦刺战事的意思。

简直是偏了十万八千里。

朱祁镇自然不能容许下去了,说道:“好。滕国公所言正合朕意。除恶务尽,乃朕之意。”

滕国公孟瑛立即说道:“陛下英明。”

孟瑛是时时刻刻不能忘记拍马屁,他这么一说,其他大臣自然不好不跟上,于是他们也说道:“陛下英明。”

“陛下,滕国公自然是对的,瓦刺一日不灭,本朝一日不安。”刘定之说道:“只是,朝廷用度有限,如果滕国公想大举出塞,却要细细思量,今明两年间,恐怕不行。”

就刘定之来说,他想在这个场合于朱祁镇唱反调,但是不说又不行。

万一滕国公一口气几十万大军北上,他倒是舒服了,刘定之就要哭死了。难不倒真要让朝廷砸锅卖铁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