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

明天子 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

明天子第四十五章大捷传来第四十五章大捷传来

乾清宫中。

朱祁镇面传来的消息,根本不能自持,少有的失态了。

“好,好,好。”朱祁镇的手指深深的捏在捷报之上,恨不得将捷报捏出一个窟窿。

对于朝鲜战事的顺利,这个是在朱祁镇的预料之中。但是对于瓦刺作战的顺利,朱祁镇却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朝鲜不堪战,在开战之前,朱祁镇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瓦刺大败,到底是瓦刺这几年内战,兵力损耗严重,而是大明军队清除积弊,战斗力大有攀升,乃至于石亨乃是大将之才。

这种种原因,朱祁镇还要细细分析。但是这个消息的本身,就足够朱祁镇快慰平生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朱祁镇都可以确信一件事情,自从朱祁镇继位以来,张辅一直强调的不可出关作战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

朱祁镇的军事改革,让大明军队再次有了关外作战的能力。

特别是朱仪留守肇州,彻底扭转了,明军有瓦刺之间战略格局,肇州确立,不仅仅屏蔽海西与辽东,更是成为大明直属领土最北的城市。

更是大明秉承太祖太宗之风,再次确立大明对边墙之外土地所属权。

“肇州已经有了,开平,大宁,全宁,东胜卫,这些地方,还会远吗?”朱祁镇一想到这一点。心中的欢喜几乎无法抑制。

他本以为,这样的战事要在一两年之后,才能展开,而今看来,只有有足够的钱粮,明年大明就可以北伐。重建开平,大宁。

只是一提到钱粮,朱祁镇就感到头疼。

正统十九年,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太安稳的一年,一年的气候可以用前旱后捞来形容。在三四五月,举国都是旱情,在河南还有蝗虫复起。

总之,虽然情况比前半年,江南雪灾,江西旱灾情况要好一些,但是朝廷在赈灾上的花费依然不少。

也幸亏有河北。

旱涝对河北粮食生产虽然有些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朝廷花了数千万两白银的三湖五河水利工程,如果没有用的话,朱祁镇的银子岂不是砸到水里了。

所以,不管南方如何受灾。

河北粮食支撑起北京粮食半壁江山,再加上京仓充足,朝廷库银虽然快要见底了,但是大体能过得去。

毕竟河北粮食丰收,京仓粮食就可以酌情少储备一点了。也可以用粮食直接折算成百官的俸禄,毕竟百官俸禄才种乱七八糟的折现

统一称为银元,还没有多少天,换成粮食还是能够接受的。

即便将太仓,内承运库的的银子,全部弄出来,大概能够这一次犒劳军队,但是,朝廷就不过日子了。

也是幸好,徐有贞在朝鲜狠狠的捞了一笔。这一笔银子大概有三百万两上下,此刻还在辽东。由陆路运到北京。

而今朱祁镇也不用将这些粮食运到北京了,直接在辽东就犒劳三军吧。

不过,这一切都不可轻率决定。

朱祁镇随即召集内阁商议。

首先,定下来的就是犒劳大军。

朱祁镇决定内阁派出人员,在辽东犒赏大军。不论杨洪,石亨,郭登等人,还是征东军也要犒赏。

朱祁镇决定派李贤去主持此事。

李贤是内阁之中资历最浅显的,跑腿的事情,自然要李贤来办了。

朱祁镇一定要内阁出面,也是要确立内阁对于大明军队的绝对领导。

虽然朱祁镇觉得文官大过压榨武将,是不对的,文官视武将为奴仆,简直是畸形的状态,但是这绝对不是,让勋贵成为大明的统治阶级,只能是大明统治阶级的一角,所以,内阁之中虽有有一个勋贵出身的存在。但是整体来说,朝廷大权依旧在文官手中。这个政治结构,朱祁镇不准备变动。

所以,两场大胜仗之后,要有内阁大臣出面封赏,也就是怕有些人尾巴翘起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不过,下面的封赏,倒是好办法,有一定之规。

但是领头几个大将的封赏,就非朱祁镇点头不可了。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曹义封丰国公,石亨封忠国公,各加万石年俸。”

曹义封国公这是在朱祁镇预料之内,但是石亨封国公,却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朱祁镇有心想压一下石亨,但是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放弃了。

曹义年纪大了,他其实与孟瑛年纪差不多,都是六十多岁,今后非有必要,朱祁镇不打算让这些老将出战了。

在京师安享晚年,调教后辈便是了。

石亨,杨洪,郭登,他们都是当打之年,其中杨洪年纪最长,五十多岁了。他们三个人,在朱祁镇心中是放在一起比较的。

毕竟当这些老将老去之后,这三个人总有人会进入内阁,担当起国家军事大权。

所以,朱祁镇不想某一个人太过耀眼,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瑜亮才是最好的。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的威信在军中一家独大。

所以,朱祁镇想

等着杨洪与郭登等人立下什么功劳,一起封公爵也不迟。

只是想想,如果仅仅为了这个,就有一点太小家子气了。

说起来,皇帝一定要大气,虽然大明异性爵位最高的不过公爵,如果石亨真立下灭国之功,封他一个郡王有怎么样?甚至给他一个亲王又怎么样?

朱祁镇不觉得自己压不住。

一些担心,不能没有,但是而今与瓦刺大战就近在眼前了。正是要激励将士的时候,即便有平衡的心思,也不该在这个时候显露出来。

所以,朱祁镇才下定决心,封了石亨。不过,他心中也暗道:“下一次大战的主将,最好是杨洪。”

两个大功臣都安置好了,下面诸将,王英封航海伯,金凡察封建州伯,至于其他各将,顶多加俸禄,并没有封爵。

议定封赏事宜之后。

朱祁镇才将话题转向正题,在这一战之后,东北的战略格局,变动特别大。大明方面很多政策都需要调整。

这是所有人都要商议的。

朱祁镇先将徐有贞的奏折拿出来,让诸位大臣传阅一番,其实徐有贞这个奏折,大家都已经看过了。

而今不过是重温而已。

王骥说道:“陛下,臣以为徐有贞所言,放在肇州大胜之前,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而今,却有些偏颇了。”

“言朝鲜,不能不言,辽东与海西,言海西不能不言肇州,这都是一体而论之。”

“徐有贞有徐徐图之之意,将朝鲜北方两道划给海西,固然是要维护海西后路,但是而今海西不是困在海西城附近地域,有肇州在前,长白山以东,乃至兴凯湖附近,都可以开垦良田,而这两道与海西群山相隔,联系不便,不如直接划给辽东,也能达到分鸭绿江之险的作用,以辽东制衡海西后路,也不至于让海西孤悬于外。与中原不连通。”

朱祁镇想了想,说道:“先生所言极是,这边就这么定了,不过朝鲜两道都改为府县,归辽东巡抚管辖,也不至于辽东巡抚一直管辖一个县了。”

朱祁镇估计,现任辽东巡抚都有将治所安排到安州的想法了。原因无他,辽东虽然设省,但是卫所太少,辽东巡抚虽然也有很多军务要处理,但是下辖府县太少了。

而今将朝廷两个道划给辽东省。这两个府恐怕是辽东巡抚能管辖最大的地盘。这或许是一个讽刺的结果。

陈循说道:“臣等遵旨。”

一边立即有人记下来。等会议结束之后,就会发出圣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