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

明天子 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十八章 瓦刺内乱的可能

明天子第十八章瓦刺内乱的可能第十八章瓦刺内乱的可能

朱祁镇对王骥这个观点,也是有所感悟的。

当然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局势判断的理由,但是局势会向那一个方向走,却充满了未知。

也先称汗,而今正是他的威风不可一世的时候。

但是这个时候,与大明私下沟通的人,却多了不少,除却王骥所言的女真卫所兀者卫,兀良哈之外,还有关西的部落,乃至哈密王。

乍一看,也先好像是众叛亲离之状。

也无怪乎草原各部落人人自危。

其实也先也是骑虎难下,这是也先让绰罗斯家族代替孛儿只斤家族最关键的一步。

对于蒙古人来说,成吉思汗的重要性,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甚至可以说在成吉思汗之前,在蒙古草原上存在的种种部落都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只有成吉思汗敲定了蒙古的基本制度,蒙古的文字以及等等。

而草原上几乎所有部落向上面数,都是与成吉思汗有关系的。

也先如果不将这些旧势力全部清理一空,他是不能放心的。毕竟草原上叛伏不定,唯力是图。

不要看绰罗斯家族而今如此之兴旺,但是也先能保证绰罗斯家族今后一直如此吗?如果不能将孛儿只斤赶尽杀绝,等绰罗斯家族衰落的时候,孛儿只斤家族的报复定然是残酷无比的。

硬生生的将孛儿只斤家族的影响力,从蒙古人的心中拔除,也先遇见的困难,是超前的。

杀人容易,服人心难。

如果也先只想做一个所有人臣服蒙古大汗,他是能够做到的,但是他要近一步成为如大明一般的帝国皇帝,却要面对更多的反对者。

但是也先自信,他可以做到这一切的。

故而他非但没有将手段放缓,而是更加酷烈起来。

似乎将所有政敌给杀尽了,将来就没有敌人了。

这样的局面只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也先用屠刀将铁木真的影响力从蒙古部落之中斩断,另外一个结果,就是被逼到绝境的孛儿只斤各部决死反扑。

也先称汗,倒是一切的结束,而是战斗转入下半场了?

谁也说不清楚。

毕竟瓦刺权力斗争这几年变化频繁,锦衣卫的情报网只能将结果传来,对各种暗流却未必能够了解。

毕竟这些暗流除非深入其中之人,才能知道内情。

锦衣卫又能怎么可能深入到这种地步?

所以在局外人

看来,一片混沌。

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王骥要保留兵力,如果有变的话,可以插手期间。

只是朱祁镇却不想要这样的胜利。

因为这样的胜利,不过是一场不彻底的胜利。大明还是不能直接统治漠北,一日不能列郡漠北,大明北方边患就一日没有息止的可能。

除非加大干涉势力,但是与朝鲜动兵,与瓦刺动兵消耗是两个不同的级别的,别的不说,朝鲜也算是海东强国,可以因粮于敌,但是打瓦刺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而打朝鲜辽东方面还可以支应粮草,粮草转运难度,与草原征战,是完全不一样的。

即便财政很困难,朱祁镇咬着牙还能挤出来一两百万两银子。

再凑一点粮草,取朝鲜财货犒赏全军,这战事还是能打起来的,只是名声有一点不好,刘定之所言的一千万两,未必不对,但是有些夸大却难免的,在刘定之计算之中,却是全部开支都由户部支出的结果。

不过,朱祁镇此刻并没有力主与朝鲜开战的意思,艰难的财政状况与复杂的局势,让朱祁镇有些犹疑。其次就是朱祁镇敢肯定,李瑈不会改变主意。因为他没有退路。

朱祁镇说道:“众卿之意,朕知道了,让礼部遣使朝鲜,如果逆贼李瑈肯赴京请罪,念在庄宪王的面子上,未必不能网开一面,但是他执迷不悟,就勿谓言之不预了。”

朱祁镇这样做,就是想让满朝文武没有话说。

一次使者不成,再派一次,如果还不行,再派第三次,三次之后,依旧不行,到时候动武,满朝文武自然没有话说。

而且也要给李瑈一点时间准备,不管是清理政敌,还是团结朝鲜两班贵族。完成徐有贞一战将朝鲜的脊梁打折的设想。

一举而两得。

朱祁镇这一句话,让众人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人未必不知道朱祁镇是缓兵之计,但是很多人对打朝鲜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朱祁镇的内阁大臣,大多是主战派,如王骥,与刘定之,他们在乎的是现在的条件并不成熟,并不是对打朝鲜本身有什么反感。

反正朝鲜又不可能长腿跑了,等国内外环境好转一点,再拿朝鲜开刀,岂不是正好?

这一件事情就这样先按下来了。随即朱祁镇又将五军都督府的五位留了下来。顺便也将王骥给留了下来了。

却是要商议进攻朝鲜的方略。

无他。

战事或许要拖着几个月,

但是预案不能不先准备好。

这毕竟不是后世,总参谋部的抽屉里,估计有厚厚一叠作战计划,打谁的都有,估计打外星人的预案都会因为不同外星人,分为aBc。

朱祁镇说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朝鲜向来是朝廷恭顺藩属,朕无意加之刀兵,只是李逆如果多行不义,朕就不得不代天惩戒之,总不能事到临头慌了手脚。”

“如果,朕说如何,朝廷要对朝鲜动兵,该怎么打?”

朱祁镇目光扫过几个人。

王骥当任不让,他一直想让兵部压过五军都督府,在这样重大战略发言上,总是要先声夺人。

王骥说道:“攻朝鲜,无非是三路人马。”

“第一路,从凤凰卫过鸭绿江,沿着义州,平壤,汉城,一路打下去,这一条路虽然有鸭绿江天险,却可以通行大军。纵然是十万人马,也可以通行,这必然是主力。”

“第二路,就是从海西,攻会宁,下咸兴,或直接南下朝鲜南三道,或攻汉城。这一路山路比较多,只是是偏师。”

“第三路,就是水师直接攻江华道,自从开海以来,本朝客商来往于汉城与天津之间数不胜数,可谓轻车熟路了。”

朱祁镇想了想,估计大明攻朝鲜,也就这三条路了。

“王大学士所言极是。”孟瑛说道:“以臣所知,朝鲜兵马分为五卫,仿造朝廷五军都督府,分别是前卫。分别是忠佐卫,忠武卫,龙骧卫,虎贲卫,义兴卫。还有汉城的内禁卫,羽林卫。虽然号称几十万之数,但是实际上不过十万人马,其中也只有两支军队有战斗力,就是负责朝鲜西北的忠武卫,已经汉城本部人马内禁卫与羽林卫,其余各卫,比本朝南方各卫所好不了多少。”

“南方或许有一点水师,因为打击倭寇的原因有一点战斗力,但是与我朝的水师相比,却是相差太远了。”

“固然,臣以为只需出动京城五军之一,合辽东,海西两镇,再令海运总兵官王英协本部人马助战,最多再加上一点山东卫所军,就足以破敌了。”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那么以谁为帅?”

朱祁镇此言一出,下面大将领纷纷请战,说道:“末将愿往。”

朱祁镇目光扫过这几个人,最后将目光落在曹义身上。

在孟瑛,石亨,曹义,郭登,杨洪之中,朱祁镇更属意曹义,倒不是其他将领都不能打,而是曹义在辽东镇守多年,辽东将领都是他的旧部,配合起来才更加默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