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

明天子 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四十九章 京仓大火

第四十九章京仓大火

朱勇自然是不敢将这十万元纳入自己的腰包之中。

他带着这十万元,来到军前,先是杀了几个贪污的军官,以震军心。随即叫收上了账款与这十万元一起发了下去。

说是陛下的赏赐。

一时间下面欢声雷动。

下面的战事也就顺利多了。

大明军队,那么是到了明末也保持这一个规律,那就是只要给足了钱,大明的军队还是很能打的。

当然了,这钱是要能落到最下层的士卒手中,而不是别将领私吞了。

于是乎,虽然整个秋冬大明从辽东,到大同的边境,都谈不上多平静,但是总体来说,兀良哈的投名状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只是整体战略上,还是朝廷占据被动,虽然将辽东,宣府,大同三镇的骑兵聚集起来,未必弱了兀良哈。

但是这么多骑兵分布在千里战线之上,就显得薄弱多了。

兀良哈也不想与明军硬碰硬,故而他分兵数队,分别突入边墙,是抢一把就走。虽然对与大明来说,九边的经济凋零之极,根本是朝廷的负担,但是对兀良哈来说,即便是抢过来一袋粮食,一口铁锅,一个女人,就是赚的。

于是乎,面对这样局面。

朱勇也很难将骑兵聚集起来,毕竟每一个军镇都是守土有责的。骑兵都调到朱勇麾下,等兀良哈骑兵到了,各镇的步卒根本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各地损失大了,他们要吃朝廷的排头的。

所以朱勇只能,让各镇各守其地,将骑兵都分配下去。

总体来说,就变成这样的局面了。

兀良哈一来,遍地燃起烽火,百姓,其实边地也没有什么百姓,即便有百姓,也是军户。躲进各个千户所百户所之中。

如果有人逃跑不及时,就被兀良哈追上了,下场就不用说了。

然后兀良哈看看有没有没有城墙保护的村落,大概是没有的。反正大明一直在边地不注重边墙的建设,也就是后世看起来蜿蜒盘旋的明长城,他们的功夫都下在城池上,几乎几十里就有座大城,而几里之间就有一座小堡。

只要不是倒霉到极点,是足够逃进城池之中。

如果兀良哈觉得赚了,他们就会退回去,如果领队的蒙古贵族,贪心不足,就会选一两座看上去好攻的城池进攻。

蒙古人攻城技术虽然还有一点,但是退化多了。而且大明军队守城技术却没有退化,特别是从太宗朝特别强调火器守城。

虽然在火器在列阵而战的时候,发挥能力并不是太大,但是在守城的时候,却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蒙古人大半是攻不下的。

而这个时候,附近的骑兵就来了,少则几百骑,多则几千骑。

如果几千骑就不说,直接过去暴揍就行了。但是如果仅仅有几百骑,将领勇敢的话,未必不敢直冲城下。

与城中守军取得联系。

而这个时候,蒙古人就开始撤退了。

等大队步卒来的时候,蒙古人就已经拍拍屁股走了。

最多聚集的骑兵与蒙古人殿后的马队打上几仗。

明军骑兵少,不敢追太狠了。虽然而今蒙古人不多当初了,但是曼歹古战术,大名鼎鼎,大明边将都是与蒙古打老仗了。

自然是知道了。

蒙古人这个战术,总体来说,可以说是后退决战。利用骑兵机动性,让对手不断的追击,当他们军力消耗到了临界点之后,蒙古骑兵才忽然转向决战,或者截断后援,包围起来,慢慢的困死。

故而追击蒙古人是一项很考验将领经验的事情,特别是在手中骑兵数量不足的情况下。

即便是中山王徐达大战王保保的时候,就吃过这样的亏。不过徐达就是徐达,追击的时候,被王保保伏兵夹击之后,居然能稳住阵脚,层层后退,虽然损兵折将,但是王保保面对的始终是严整的军阵。

让这个天下奇男子,无可奈何。

算起来大明对蒙古最大的败仗,也就是丘福全军覆没之战,其实也是太宗皇帝千叮嘱万嘱咐,持重用兵,不要追击,如果蒙古人逃的太远,就回军。

但是丘福不听,最后就是追着追着,被蒙古人大军给包围了。

所以后来的明军将领,面对蒙古撤退,追击的时候,都小心再小心的。很多时候,这种小心谨慎,就会变成送客式追击。

总体来说,这个秋天的战事,各处倒也报捷,但是不过斩首几十几百而已,大战是没有的,小战不断。

朱祁镇刚刚开始,对军报还是很注意,每一分军报,都要细细品读。但是后来发现这事情根本没有意义。

他只是归档,让锦衣卫与兵部核实。确定不要有一些谎报,或者夺功这些龌龊事就行了。

而朱祁镇的心思全部被一场大火牵扯进去了。

周忱跪在地面之上,好久不敢抬头。

朱祁镇批阅一封有一封奏折,淡淡的问道:“朕从来不怕下面人做错事,但是朕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傻子。爱卿觉得朕是傻子吗?”

周忱说道:“陛下英明神武,远朝历代明君。”

朱祁镇说道:“既然你也这样觉得,那么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京城一月之内,两场大火。难道今年北京城命犯祝融,偏偏是朕想核实粮仓的时候。难道你真不觉得朕不是傻子,连骗朕都不找一个好借口。”

朱祁镇说话越平淡。周忱脸色就越难看,冷汗直流。

山西案后,查山西官仓大多是空的,朱祁镇自然要摸下底了,不要户部帐上是有一两千万石粮食,到用的时候,却没有这么多,到了打仗的时候,这种结果是灾难性的。

其实大明对仓库管理是有例行检查的。但是朱祁镇要做一次清查,杨溥决计是没有意见,他而今正瞪大眼睛,盯着所有人的蛛丝马迹,要揪出大明官员之中的害群之马。

巡抚大规模调换被定在明年,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京城就出事了。

就是户部负责的京仓。

先是有一个仓库起火,烧毁大概万石粮食。

朱祁镇也没有太在意,让人去核查而已,一来数目太少,二来,冬天从来火灾高发期,特别是在古代,很多木制的建筑。在其中用明火的,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是常用的。

但是紧接着通州仓库之中,又出一把火。

这一次烧了三万石粮食。

朱祁镇立即感到不对了。

这简直是挑战朱祁镇的智商下限。

故而朱祁镇直接将周忱给拎过来,先晾在哪里小半个时辰。然后再问话。

其实周忱也恨死下面的人。

周忱做人很圆滑周到,也就是说。照顾各方面利益,他虽然入主户部,但是却并没有与户部的老油条多争斗,而是将户部的常规业务,放在侍郎李暹下面。他主要是负责很多非常规的业务,比如推行钱法,盐法,最近他在筹划,不,已经是上奏朝廷得到批准,就是重开浙江福建的银矿。

预计可以每年有十万两的收入,经过铸币之后,可以有十几万元的银元。

周忱很清楚自己的担负的使命,他是朱祁镇拿来开源的,不是来守成的。即便是调整京城仓库体系,形成太仓银库,京仓粮库,内承运库,三大体系,已经各衙门的杂项库,这个过程之中。他调整的更多是仓库的上下隶属,已经银钱,粮食周转流程,而没有直接动每一个仓库内部的问题。

因为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