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

明天子 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

明天子第八章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八章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

估计瓦刺甚至乐见其成。

朱祁镇想明白之后,对这一场战事,心中就同意了大半。

他甚至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这也是朱祁镇对大明军方一种感觉。

朱祁镇不想对大明军队进行改革吗?不是不想,他一直在想,但是他怎么折腾文官,即便出了事情,朱祁镇也能承受。

但是对军队的改革,一旦搞不好,估计就是政变。朱祁镇自然要谨慎。

他军方改革,从两个方向深入,一方面是提拔自己的人。孟瑛,郭登,等诸将的结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制度上的改革,就是武学。

但是他觉得两方面都推进不下去了。

制度方面暂且不说,这里牵扯太大。自然是不能轻举妄动。但是在提拔亲信方面为什么推进下去。

朱祁镇思考过,那就是军队太过稳定了。

朱祁镇虽然要提拔人,但是前提是要提拔能打仗的人,而不是随随便便提拔一个人。但是怎么知道一个人能不能打仗?

朱祁镇又没有火眼金睛,自然是打仗了。

西北之乱,朱祁镇发现了蒋贵。麓川之战,朱祁镇确定了孟瑛等人。他心中模模糊糊有一种感觉,对军事改革,很多时候是需要外力的。

他宁可打一打,只要打仗才能看出军队的战斗力,也只有打仗,才能大浪淘金,朱祁镇可以将底层能打的将领,一一的提拔出来,完成大明军方的换代。

所以,朱祁镇心中已经同意了,但是嘴上却不说,而是说道:“此事太过重大,不可不查,你上一个题本,先在内阁之中商议一下。”

张辅说道:“臣明白。”

朱祁镇送走了张辅,只觉的心结解开了。对于杨溥放弃哈密卫折子,也看顺眼。上面杨溥拟出来的意见,那就是如果关西七卫终于朝廷,令蒋贵在嘉峪关接应,安置在关内,如果关西七卫依附瓦刺,则朝廷宽大为政,不罪也。甚至允许朝贡如旧。

这也是杨溥为政老道的地方。

虽然关西七卫依附瓦刺是背叛了大明,但是因为经济上的关联性,关西七卫天然想依附朝廷。

而且看瓦刺的举动,瓦刺想与哈密王联姻,想来并没有将本地势力一网打尽的意思。

那么继续维系与关西七卫经济上的联系,等将来瓦刺主力不在了,甚至派一个使臣就能将关西七卫拉回来。

毕竟瓦刺会在关西七卫吸血,而大明却是在送

钱。这种利益倾向,足以让瓦刺与关西七卫之间的联系不会紧密。

瓦刺维护统治,也是需要成本的。

与大明相比,瓦刺也是如此的,他维持一个战略方向,就多一分开支,与大明比家底,杨溥却是不怕的。

朱祁镇叹息一声,虽然还觉得不舒服,但是在上面圈点了一下,扔在一边,也就是表示看过了。

不过,朱祁镇随即传令道:“令辽东总兵官曹义,辽东镇守太监亦失哈来京。”

朱祁镇从来是对辽东有想法的。

之前各种政策推进不太好,虽然亦失哈也在推进辽东屯田种稻上很有力度,但是要知道大明从太祖皇帝开始,对辽东屯田之事,从来是很重视的。

朱祁镇的重视,不过是一直以来政策的延续。甚至在永乐年间,就有流放罪犯到辽东屯田的,这种长态关注之下,辽东官员在屯田上面,可以说能想到办法,都想过了。但是辽东人口有限,屯田的面积也是有限的。

甚至这一两年以来,辽东屯田最大的亮点,不是别的,就是凤凰卫屯田,因为吸引了很多朝鲜百姓,这种额外的人口流入,反而成为屯田最大的动力。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太大的进展。

甚至朱祁镇将精兵强将都调遣到辽东,比如现任辽东巡抚乃是王翱。就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大臣。

朱祁镇心中酝酿很久的规划,想知道能不能在借助这一战推进朝廷在东北扩展,最少重新建立起流官在奴儿干都司存在。

朱祁镇快马急召辽东军事首脑入京的时候。成国公朱勇也来拜访张辅了。

成国公与英国公都是靖难勋贵出身,与宫中的关系硬得很。张辅在武英殿召对的事情,成国公朱勇心中就有揣测。

既然成国公朱勇上门来问,张辅也没有多隐瞒,将他的规划说了出来。

成国公朱勇眼睛发光,说道:“好,聚集宣府,大同,辽东三镇之力,给兀良哈一击狠的。早该如此了。”成国公朱勇的语气忽然一变,说道:“张兄,对于人选你有什么想法吗?”

张辅听了,立即会意,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成国公说道:“我明白,你既然将这个事说给我听,想来你心中统兵的大将,就是我了。”

张辅听了,也没有反驳。

张辅推荐朱勇,虽然未必没有照顾自己人的意思,但是却真没有多少私心。首先统合三镇,这一件事情,为将之人,非要资历深厚,能摆平各部不可。

一点,朱祁镇的爱将孟瑛就不合适。

孟瑛毕竟流放十年之久,在宣府,大同,辽东,乃至京营之中,除却跟随他南征的旧部之外,根基浅薄的很。

他坐上这个位置,未必是一个好选择。

成国公朱勇继续说道:“下面各将,我想选一些自己人。”

张辅叹息一声,说道:“其实我想多用一些新人,陛下之意你不明白吗?”

成国公说道:“明白,但是我家这么多年的努力,总不能真靠边站吧,我也看出来了,陛下未必是要新人,而是要能打仗的人。”

“只要能打仗,陛下未必在意是谁的人?”

“如果陛下提拔出来的人对陛下忠心耿耿,难道我等与国同休的国公之家,难道对朝廷就不忠心了。”

“再者了,谁能打,谁不能打,那是要打过才知道的。不让下辈打一打,如何知道能不能打?”

“我这位置是要传给儿子的,我也老了,即便在家赋闲,也没有什么,但是总要给我家那些臭小子铺一些人脉吧。”

张辅听了,顿时心中软了不少。

毕竟他的儿子也出生了。一想到自己那个臭小子,他心中就一叹,他已经六十多了,而今这小子还在襁褓之中。很有可能孩子还没有长大,他就先去了。

即便河间王救驾而死,他东征西讨,立下赫赫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中人脉,等小儿子长大之后,只能守一个空头英国公?

这是他担心的。

养儿九十九,常怀百岁忧。

而今张辅更是如此。所以张辅对成国公的意见,说不出拒绝的话了,因为成国公朱勇比他小,而且朱勇的儿子侄子一大把。

两家又是世交,一旦他有一个万一,他是需要成国公朱勇照顾自己儿子。

再者张辅觉得,成国公朱勇所言未必不对。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少年天子,自然用他们这些老东西不大顺手,想要提拔年轻人,但是他这些人是可以退下来的,只是他们的子侄难道也要打入另册吗?

真要说起来,他们这些靖难勋贵之后,才是真正的苗根正红。与大明一损具损一荣具荣的。

英国公张辅说道:“这事情不要声张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不过你也要好好挑挑,毕竟是要上战场的。以我们的家境,养几个败家子也无所谓,真不行,就不要送到战场之上,弄得下面也不舒服,你们也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朱勇满口答应。也不知道有没有真听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