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

明天子 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九十七章 谁是小人

明天子第九十七章谁是小人第九十七章谁为小人

朱祁镇很明白,他所做所为,其实与仁宗宣宗以来的政策,并没有什么两样,其实是放弃了之前大明在**地区的威信。

虽然有万千不得已,可以宽慰自己。但实际上,朱祁镇心中还是很不舒服,只能安慰自己,来日方长。在解决瓦刺之前,再任何其他地方,大规模用兵,都是不理智的。

更不要说,缅甸北部是什么鬼样子。看远征军就知道了。

这个时代只会更恶劣。

轻率动兵,恐怕还未及交战,就有折损不少人手了。

朱祁镇又与王骥谈了其他什么的。

比如让湖广为云贵协饷多少,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

看样子,王骥接受他将来与云贵绑在一起了。自然要向朱祁镇多要一些条件。朱祁镇也是满口答应,让他与内阁六部谈。

很多细节,朱祁镇不用多说,细节都是下面人谈的。

朱祁镇最后挽留王骥说道:“今年又有大旱的征兆。等一会儿,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在文华殿议事,卿在这里旁听吧。”

朱祁镇也是对王骥的补偿之一。但是在王骥听来,心中却一分苦涩。

之前他也是这种御前会议的一员,却不想,而今仅仅变成的旁听。这是给他再多俸禄,也换不回来的政治地位。

时间一到,二十几个大臣,就陆陆续续到了。

内阁七个人,六部七个尚书,其中吴中以尚书衔领都水司。所以也在。五军都督也是以成国公,魏国公,保定侯,西宁侯都公侯来了。

都察院左右都察御史也到了。

可以说是满殿朱紫之色。

其实朱祁镇到想将人数缩小一点,就好像是五军都督府,来这里也没有什么用处,朱祁镇本意是内阁七个人就行了。

但是朱祁镇放权内阁的行为,也遇见了一些反弹。

实际地位上,内阁虽然在六部之上了,甚至朱祁镇明确了内阁对六部的领导责任,也就是内阁大臣每一人负责批阅某部奏折。

但是在六部尚书这边很多人心中不舒服。

为什么?因为在大明律法之中规定,六部才是大明文官最高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的。

所以他们要求皇帝召开会议的时候,不能仅仅限于内阁,要决于众意,甚至有很多人要恢复早中晚朝决议。

朱祁镇当然不答应了。

不是朱祁镇觉得早朝累,而是他觉得没有效率。

早朝京城四品官以上都在,每遇见一见事情,固然可以让大多数人列席发言,如果真有胆量,下层官员未必不能直接与皇帝奏对。

但是想想就知道,这么多人开会,能有什么效率。如果事情多了,一个上午处理不完,朱元璋就做过,早朝与午朝连在一起。

大部分官员不做事,陪着皇帝。这效率太低效了。

所以,朱祁镇不想在早朝上议事,当然了,这个形式还是要有的,大家每天早上,签签到,碰碰头,也让下面低级官员,有一个发声的渠道。

如果有人觉得太冤屈,未必不能在早朝上,直接越次上奏,就好像是李时勉一样。

当然了,这样不讲规矩,越过自己顶头上司的人,一般不受待见,朱祁镇除却李时勉还真没有见过。

但是这个通道却是要保留的。

不过下面大臣的说法也不能说错。

朱祁镇与内阁七个人商议之后,决定下来。其实加大了内阁的权力。一个权力太大的内阁,其实也不是朱祁镇想要的。

所以,朱祁镇干脆决定了。

定下了御前会议基调。只有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诸位大臣能在,遇见什么事情,可以召集下面低级官员上来禀报情况。

这一次,商议旱情。

其实与五军都督府关系不大,但是他们还要列席,只需带一个耳朵就行了。

时间还没有到,内阁七个人就到了。

这大概是因为内阁所在的文渊阁距离文华殿最近,从文华殿院子的后门进来,不过几百步而已。

朱祁镇让七位落座,随口问杨士奇,说道:“先生,之前朕让胡先生带给先生的话,先生以为如何?”朱祁镇怕杨士奇想不起来了,说道:“就是关于解除钦天监官员禁令之事。”

杨士奇说道:“臣以为不可。”

朱祁镇皱眉说道:“为何?”

杨士奇说道:“天文历法之数,博大精深,浩如烟海,非穷尽一生之力,难抵天人之境,陛下欲求历法之精,当求人才之盛,诚为金玉良言,然求人才之盛,自然当启之唯诚唯精之道,何委之以俗务?”

“祖宗之设禁,正为此也。”

“陛下以为钦天监官员待遇不高,不足以揽国士之才,臣以为当加官,加俸,荫其子孙,却不能废此禁令。”

“一来,禁术有外流之嫌,二来,弟子有慕功名之心,而禁术谁传之?”

朱祁镇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反驳的道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杨士奇说得未必没有道理,让后世的天家去当官,未必是一个好选择的。

但是朱祁镇所想的,却是杨士奇难道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朱祁镇嘴角微微一抽,见人都来得差不多了,说道:“此事等一会儿再说吧。”他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先行搁置了。使一太监将文华殿外面大臣引了进来。

“臣等拜见陛下,我等来迟,请陛下恕罪。”以吏部尚书郭进为首,一起向朱祁镇行礼告罪。

却是他们来得稍稍迟了一点,见朱祁镇正在与杨士奇说话,他们就立在门外不敢进来,等朱祁镇派人引他们进来。

当然了,朱祁镇与杨士奇之间的谈话,他们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朱祁镇说道:“诸位何罪之有,是朕来早了,坐吧。”

紫禁城之中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但是文华殿与武英殿却不一样,他们中间隔着三大殿遥遥相对。

文华殿在东,武英殿在西,于是文华殿就是坐东朝西。

朱祁镇坐在主位之上,五军都督府最最北一排,坐北朝南而坐,六部尚书在最南一排,坐南朝北而坐。中间却是内阁七人与两个都察院御史。他们九个人也是相对而坐,最上首的就是杨士奇,他对面是一个空位,表示他首辅的身份。王骥就六部尚书之中加了一个位置。

这九个人中间,却有一条容三四人并肩而行的路,铺着从西域而来的羊毛地毯。直接通向了大门之处。

朱祁镇等大家坐定,说道:“今日召集诸位臣工,就是因为直隶巡抚于谦传来消息,今年直隶有大旱的苗头,各地都有蝗蝻的踪迹,而朕听山东,河南,等地官员奏报,与直隶相差不大,去岁冬日到今,不见雨雪,当如何对之?”

朱祁镇话音刚刚落下,忽然有一人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天降灾异,以警朝廷,是有小人在朝,陛下当退小人,而修内德。”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刘球。

上一任左都御史王文还在外面巡视各地藩王不法事,将藩王折腾的不清,倒是处置不少宗室不孝子弟,声名大振,大家都以为是王青天。但是他想回来却也不能了。

陈球就是又提拔上来的。朱祁镇也看过履历,具体实务不知道行不行,却是一个道德君子。

朱祁镇听了,顿时心中暗生恼怒之意,一来,他从来不信这一套,二来,他觉得此人是不是在说他无德。一时间恼怒之极,说道:“以刘卿之见,谁为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