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

明天子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五年正旦诏

明天子第一百七十五章正统五年正旦诏第一百七十五章正统五年正旦诏

朱祁镇虽然按时上朝,但是他花在批阅奏折上面的精力,却大大减少了。

甚至列出标准,很多事情有前例可循。或者是常规事务,都以内阁为准。王振直接披红,用印就行了。

凡是下面有争议,或者说没有先例。而且有一方重臣觉得特别重要的。朱祁镇才看。

其余的奏疏,大多都由王振处置了。

如此一来,王振的权力大增。

这样做,并非朱祁镇懈怠了。

恰恰相反。朱祁镇比之前更忙了。

他忙着召见大臣,与他见过客的讲官,他从头到尾都召见了遍,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五军都督府各都督,乃至边关将领,比如杨洪。如北京附近的县令,甚至百姓。

朱祁镇甚至亲自去过一次仁寿皇庄。

不要小看,这个仁寿皇庄,这才是皇家第一个皇庄。后世北直隶这里,不管是皇庄,还是勋贵的庄园占据了北直隶大部分的土地。

成为大明兼并最厉害的区域,没有之一。

召见最多的还是于谦。

于谦似乎回到了当初刚刚来到京师的时候,与皇帝简直是形影不离。很多时候,都宿在宫中。

这也是杨士奇提醒他的。

治理朝政,决计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朱祁镇这一段是频繁的召见大臣,甚至微服出京,视察黄庄,研究北京土地的兼并情况。

就是为了今后一段时间,制定一个总计划。就如同后世的五年计划一般。

当然了,这个计划到底要执行几年,就真不好说了。

眨眼之间,两个月的时间在朱祁镇忙碌之间过去了。

卢沟河工程已经开工了,孟瑛已经与沐昂会师了,兀良哈也被杨洪大败,夹着尾巴逃回去了。

朱祁镇数月的辛苦,终于出炉了。

在正旦朝会之上,朱祁镇正襟危坐。王振站在百官之前,阴阳顿挫的将一封诏书读了出来。、

这封诏书,后世称为正统五年正旦诏。

被称为朱祁镇正式亲政的纲领性文件。

这一封诏书,首先开宗明义的将行在改为北京,确定了北京乃是国家首都,而南京乃是国家陪都的地位。

这一点百官其实都有预料。

前文也说过,北京的地位,其实乃是三代皇帝不同意见的表达。太宗想让立北京,后来因为三大殿被焚,就改为行在,但是太宗皇帝从来没有回南京的意思。

但是太宗去了。仁宗想要迁都南京,这假行

在,眼看就成为真行在了。但是仁宗短命,宣宗继位。

但是宣宗却不想去南京,但又不好打父亲的脸,于是乎北京就名为京师,写做行在。

谁都知道,这种状态不能长久。大明京师已经迁不回去了。

朱祁镇亲政,又下令重修三大殿,将行在改为北京,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下面的情况,却不一样了。

下面几条可以归纳为京师根本策。

首先要将北京城修完工,各城楼,乃是城中的钟鼓楼一并动工。随即说明北京依靠漕运支撑,其中风险巨大。

而一国之都,不能自给。更不能支撑边关。隐患巨大。

所以,、确立北京为根本。

下面一系列行政手段。都围绕着这一点来行进的。

首先,北直隶建省,名为直隶省,治天津。于谦为直隶巡抚。至于直隶省与顺天府的划分,却没有细说。

总体来说,大直隶小顺天府。

不能让顺天占据太多,将会从顺天府划分出几个县城,再从其他府中划分出几个县,建立天津府。

要知道,而今的天津还是卫所。

又牵涉到,废卫改县。

不过,在上面并没有细谈。

并公开说明,一系列治水规划。于谦这直隶巡抚一上任就是死磕河北水系治理了。而且宣布了吏部选官的新原则。那就是凡是治行好的地方官,在调入中枢之前,都必须在直隶省任职,并增加直隶省进士录取名额。

要知道,分学区录取,乃是太祖皇帝的办法,先是将天下分为南北榜,后来又分为南北中三榜。

如此一来,直隶省在朝廷的力量大增。想想就知道,今后朝中大臣,大多都是有直隶担任地方官的履历,甚至直隶本身的进士也不少。

这关系下来,将来朝廷之中,有一个直隶派,朱祁镇都不奇怪。

不过,这些政策,是朱祁镇与很多人讨论过的结果。甚至直隶派的出现,朱祁镇也是有意为之。

即便北京是大明的首都,那么将来出现一个直隶派,最少比一个江南党好多了吧。

因为在很多问题上,直隶人是与皇帝站在一起的。

就好像是西汉的关中本位一般。

随即设立辽东巡抚。

要竭力在辽东屯田,并下令天下所有流放,都只能流放到辽东。并修缮辽东水利,准备将辽东建立出一粮仓,作为北京的候补。

因为辽东大木为修三大殿所用,这些辽东大木都要通过海运到京师,所以有增设了辽东水师。

当然了,这些细节仅仅是提了一

句。

甚至还有很多没有提的。

甚至对外政策,也有说明。

就是一个安字,当然这个安,是怎么安?就要看具体分析了,最少麓川决计会打的。至于松潘。朱祁镇暂时放弃了对松潘的封建。不要在次要事情上消耗力量。

此诏书一出,下面的人轩然大波。

很多都食不知味,接下来的正旦大宴都不香了。

纷纷找自己上司打听。

不过,他们打听也没有用。

这个决策,朱祁镇早已统一了六部,内阁,至于五军都督府,抱歉他们不在乎,因为这些事情关系到他们的不多。

大部分大臣之前都仅仅知道一部分而已。

就在今日才知道全部。

但是朱祁镇精心的打造,王直拟诏的圣旨,根本无懈可击。

对定都北京的种种不合适,很多人都知道,花这么大力气下手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也无话可说。

但是大部分朝臣还是不满意的。

因为大部分朝臣都是南方人。一度号称满朝半江西,到了严嵩之后,这样的情况才算有了变化。

但是而今这却是再正确不过了。

连杨士奇都是江西人。

直隶的政治地位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江西人的利益。不管什么时候,古代都是同乡抱团,甚至现在也有这样情况。

他们自然想要问清楚。

他们也知道,再如此情况下颁布的诏令,想有收回成命,不大可能。

正旦宴之后,朱祁镇观察各方反应,发现没有人反对,心中却是松了一口气。

这京师根本策。

看上去是解决京师一系列问题,但却也是朱祁镇稳扎稳打的第一步。

他要将直隶打造出自己的根本盘,将来好影响全国。

其实除却直隶,放在别的地方,朱祁镇也不放心,天高皇帝远这五个字,再明白不过了。不放在其他省份,不管朝廷拔了多少款项,下面的人能做成什么样子,那只有天知道的。

而直隶不一样。

而今大明的皇帝出京,还是不被限制的。

河北治水的总枢纽,就在天津,朱祁镇想去视察,几天就能有一个来回。

只要直隶兴旺发达之后,朱祁镇对其他省份也下手了。最少不用在钱粮之上看南京方面的脸色了。

这就是一大利好。

而随着一封诏书传播到整个天下,整个天下都沸腾了。各种各样的反应,自然不用多说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反应,都无法阻挡,整个天下进入正统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