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五开

明天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五开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5:53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五五开

第一百一十一章五五开

汪直对这一件事情显然是准备已久。将南京城中各方势力分析的头头是道。如掌观纹。

太子说道:“好,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汪直指着紫禁城的位置,说道:“这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多枝枝蔓蔓的,只要冲入紫禁城,掌控陛下,就大事可成。所以我的计划也很简单,就是从西华门冲入,攻破西安门,直入三大殿,掌控陛下。”

“但是计划虽然简单,但并不容易做的。”

“南京紫禁城与北京紫禁城是完全不一样的,北京紫禁城在京师之中,而南京紫禁城在南京之南,两侧有与外城墙相连。”

“紫禁城中,三个营人马,分为三班,日夜守护。戒备森严,想要潜入什么的,根本不用想,只能强攻。紫禁城三个方向与外城相望,南京城墙,可以说是固如金汤,根本不可撼动。所以能做的,只能隐藏在街巷之中。突然袭击,才有可能建功,但是这一点,我有两个担心。”

“一个担心,三千士卒隐藏在南京城之中,很难不被发现。”

太子说道:“这一点你放心,南京留守王恕已经不在南京,他不在了,南京留守衙门就效率就没有那么高了,孤还有一点小手段,保证南京留守衙门,不会提前发现。”

“至于锦衣卫,孤也有安排。”

太子各项准备都在推进之中,虽然汪直所部是他依仗的绝对主力。但是并不是说。太子就没有在其他方面有缩布置了,只是不管太子在其他方面布置再多,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这一支私军。

这才太子这么重视汪直的原因。

太子对王恕如此卑躬屈膝,就是要调虎离山。

王恕在南京已经有几年,虽然他在南京与地方士绅闹得很不愉快,但是如果仅仅这样,就觉得王恕能力就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凡是称为名臣的大臣,从来不容小窥,别的不说,王恕在南京,南京府中三千巡检,就是太子的大难题。

但是王恕一去,就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惧。

太子在暗中也有一支人马,此刻正是要他们与锦衣卫对决的时候,只是暗中的交手,此刻却要到了明面之上。

汪直也知道,不该问的不问。只说自己的事情。继续说道:“在南京城中隐藏踪迹,需要安排地点。”

太子说道:“立即安排。今夜地址就送到你手中。武器盔甲各种火器,一应俱全。”

太子掌控冼家,冼家本身在南京就有仓库,有明面的,也有暗地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太子不能查,不敢查冼家的原因,在很多地方都要与冼家打交通。王恕一查,自然什么都露出来了。

汪直说道:“攻紫禁城,也有两个担心,第一个担心,攻破紫禁城两道门,有些困难。”

太子直接说道:“外面的西华门,我会安排人的,你要攻的仅仅是西安门。宫中的地图,现在就给你。”太子将一副地图放在桌子上。

正是视为绝密的南京紫禁城内部的地图。

汪直此刻哪里不知道,太子为这一件事情不知道准备了多少。他也不客气,而今也不是客气的时候。说道:“第二个担心,却是担心久攻不下,南京驻军,会沿着城墙来援。”、

城墙是防守工事,同时也是一条紧急的调兵路线。

南京城中人口密集,一支军队如果想要横穿整个南京城,不知道要遇见多少阻碍,还不如直接沿着城墙行动,反而畅通无阻,直接到达目的地。

太子沉吟片刻,说道:“这说到底还是看魏国公怎么办?我会想办法的,却不能保证。最好是速战速决。”

魏国公是什么人?

是中山王徐达之后,世袭罔顾的国公。当年魏国公一脉就支持建文一脉,至死不改,以至于迁徙到北京多年,直到正统一朝,才放回南京。让魏国公倒向太子,不大可能。

想想就明白。

魏国公家族富贵已极。

即便有扶住太子登基之功,又有什么用处啊?难不倒封王吗?在臣子封无可封的情况下,会有什么下场。就不用多说了。太子对魏国公也安排了人手,但是真正能不能起作用,却是一个问题。

汪直说道:“臣明白。”

太子说道:“我将王恕骗出南京,要他先去江南查案,并且从两省市舶司查起,想他要查的必定先是松江,后是宁波。我不知道他多久能查出这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你觉得什么时候发动最好。”

汪直说道:“最好是明日。”

太子大吃一惊,说道:“明日?怎么可能?”

汪直说道:“殿下,我打仗从来是兵贵神速,今日之事,对殿下来说是压上身家性命一场赌博,但是在我看来,本质上还是不超过万人的一场战斗而已,这样的战事,我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了。”

“也没有什么好犹豫。”

“在战场之上,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犹豫就是败兆,只要准备好就开始。”

“殿下,说什么时间最好,在我看来,最好的时间是现在,但是我们一定准备不好,所以最好的时间,就是我们准备好的那一刻。立即发动。”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暗自惭愧。对于这一件事情,他哪里是犹豫再三,犹豫再三十也是有的。如果说没有冼家事发,逼着他不得不为,他或许还在犹豫之中。这其实也是太子的缺陷,太子在南洋战事的种种,都是按部就班。说好听的是持重,说不好听的,是缺少决断。

不过,作为一个将帅,没有决断力是大忌。但是作为一个皇帝,被朱祁镇视为守成之君,缺少决断力,虽然有些问题,但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治国不是打仗,没有时间的紧迫性。

太子说道:“那就后日,后日清晨,我会将一切安排好的。在父皇大寿之前,给父皇送一分大礼。”

汪直说道:“臣知道了。”

太子犹豫了一会儿,说道:“你觉得这一次成算多少?”

汪直说道:“五五开。”

“殿下休要小看马永。臣查过马永履历,实在是军中后起之秀,是我的学弟。他能力相当出众,远出同辈之上,否则也不会被委派护卫陛下的任务,而且这一路从漠南而东北,从东北而漠北,从漠北而西域,从西域而西北,从西北到中原,从中原到江汉,从江汉到南京,接着巡游江南,这一路上,马永都安排的滴水不漏。没有丝毫差错。”

“殿下,很多事情,就是见微知著的,一路行军,军中不仅仅有陛下,还有各色人等,乃至宫中的厨子,但马永就带着这一批人在大半年之内,绕了这么大一个大圈,除却一些体弱生病的人,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这已经见马永带兵之能。”

“很多人军事能力,不是上了战场才能知道。”

“而今护卫陛下的人马,也是京营之中精锐马队。”

“陛下,在正统之前,军中马贵,太祖制定下来选马队章程,都是步战是勇士,才能选为马队,而今朝廷马多了起来,但是这种潜规则一直存在,大明最精锐敢战之士,一定在马队之中。马队之中的勇士,绝对不是单单骑马作战厉害,步战也同样厉害。”

“臣麾下将士,是优中选优,乃是南洋各路人马之中挑选出来的,但是未必一定能胜过京营精锐。”

“而且陛下以为你的那些布置,能成几分?”

“臣不知道陛下布置了什么。但是臣以为有一半成功就是不错了。各种因素计算下来,包括陛下弃紫禁城而逃的可能,五五开已经相当大了,足够一战。”

太子听了。摇摇头说道:“你不了解父皇,他只是是我,决计不会弃紫禁城而逃的。”

他能想象,一旦朱祁镇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会是多么的气愤。他或许会在别人之前先退一步,但是绝对接受不了被自己儿子逼着退步。所以,放弃紫禁城逃出南京城外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很少。

当然了,太子在此还安排了一路人马。

毕竟这是城外,比城外好安排一些。而且他那为父皇真要到逃出城外的时候,定然是山穷水尽的时候,身边的人也不会太多的。并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只是,太子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

那就是即便如此,他也似乎将所有能安排的人都安排了。能做的事情都做了。但是真的能成功吗?

他心中也不是多有底的。

这或许是他这一辈子第一次冒险行事。

五五开,或许已经是很好几率了。

太子与汪直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太子就匆匆离去了,太子不可能离开大队人马太久时间,而敢肯定大队人马之中定然有东厂与锦衣卫的眼线。在太子走后,汪直换了一身樵夫的衣服,扛着一捆柴火,缓缓的下了紫金山。

唯有紫金山下两座陵墓,一座是太祖陵墓,一座是懿文太子的陵墓,默默的看着这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